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25.0
咏春拳已有2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此过程中,后人不断丰富了咏春拳的理论与实战功能,本书突出讲解了二字箝羊马解析、长桥寸劲、肘底力、挑腕的力量、震荡力、锁肘、守中用中、不动肘原理、咏春拳与加速度、四门原理、朝面追形等30种技击原理,对打好学习咏春拳的基础功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章 咏春随笔
第一节 咏春拳是超时代的武术
第二节 咏春拳创立的初衷
第三节 咏春拳如书法
第四节 拳打卧牛之地
第五节 勤练出真知
第六节 博
第一章 咏春随笔
第一节 咏春拳是超时代的武术
第二节 咏春拳创立的初衷
第三节 咏春拳如书法
第四节 拳打卧牛之地
第五节 勤练出真知
第六节 博大精深的咏舂拳体系
一、徒手套路
二、搏击对抗
三、功力训练
四、器械套路
五、内功
六、医学
第二章 咏春拳基础理论解析
第一节 二字箝羊马解析
一、二字箝羊马的寓意
二、二字箝羊马的功用
三、二字箝羊马的独特技击优势
四、二字箝羊马对全身的要求
五、练习二字箝羊马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 长桥寸劲
一、寸劲不是为了表演
二、弹性与速度极为重要
三、肌肉的良好控制
四、拳面硬度的练习
五、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第三节 肘底力
一、肘部是寸劲发放的坚强后盾
二、肘底力的起源与发力要领
三、肘底力的发力原理
四、肘底力的注意事项
五、肘底力的辅助训练方法
第四节 挑腕的力量
一、不可忽视的向上挑腕力量
二、正确的出拳方法与接触点
三、内旋式出拳容易扭伤手腕
四、争议
第五节 震荡力
一、刚柔相济才是武术的极致
二、肢体的放松极为重要
三、震荡力与推力的区别
四、对拔力的作用
第六节 锁肘
一、锁肘的原理
二、留肘的缺陷
三、锁肘的优点
四、练习锁肘的方法
五、练习锁肘的注意事项
六、对锁肘的不同见解
第七节 守中用中(发拳肘在中)
一、守中用中的重要性
二、守中用中可有效打击对方的要害部位
三、守中用中可有效打击对方的重心线
四、守中用中有利于发起连续攻击
五、守中用中符合速战速决的原则
第八节 不动肘原理
一、不动肘的良好防护作用
二、不动肘的动作原理
三、不动肘致用
第九节 咏春拳与加速度
一、加速度是一个物理学现象
二、加速度出拳重击的原理
三、加速度出拳重击的基础
四、加速度出拳重击的注意事项
第十节 四门原理
一、“四门”的设定
二、四门的划分
三、四门的运用规律
四、四门运用的注意事项
第十一节 朝面追形
一、鼻对鼻是关键
二、必须“粘”住对手迅猛攻击
第十二节 “人走弓背、我走弦”
一、抢中门才可以做到后发先至
二、经济的打击路线做到临敌应变
第十三节 来留去送
一、顺势牵化破坏对方的强力攻击
二、借对方回防之势去顺势重击对方
第十四节 内门手与外门手
一、必须善用“内门”优势
二、由“内门”才可有效重击对手
第十五节 本能出招
一、极为简捷、直接的攻防模式
二、因敌之变而变的重要性
三、本能意识与反应的训练方法
第十六节 重心后置的独特身体架构
一、重心后置具有极强的科学性
二、侧身马利于寸劲的有效发放
三、“顶门柱”原理可保持良好的重心平衡
第十七节 咏春拳训练三阶段
一、舍力
二、卸力
三、借力
第十八节 以柔克刚、刚柔相济
一、以柔制刚最省力
二、刚与柔是互相转换的
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
第十九节 攻守同步(攻防合一)
一、攻守同步的优势
二、攻守同步的效率
三、发起攻击时也必须做到攻守同步
四、攻守同步的练习方法
第二十节 追形不追手
一、“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全凭本能而发
二、以自己独特的节奏感去控制对方
第二十一节 弹簧手
一、弹性的重要性
二、弹簧手
三、弹性才能保证自己的应变能力
第二十二节 消打合一
一、利用一个动作来达到两个目的
二、利用简捷的动作迅速挤占中线
三、连消带打是反击时的犀利武器
第二十三节 “三角形”架构在咏春拳中的应用
一、脚下的三角形
二、整个身体的三角形
三、手臂向前方攻击时的三角形关系分析
第二十四节 迫步连环密袭
一、连环冲拳特别适合于街头格斗
二、连环冲拳必须由中线打出并重击对方中线要害
三、连环冲拳必须在步法的有效配合下打出,加快冲击的惯性与力度
四、拳必须放松、快速地弹射而出
第二十五节 以攻为守
一、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二、以攻为守的适用机会
第二十六节 阳拳阴指
一、上下重叠的“阳拳”是对中线的最佳防护
二、“阴指”攻击的突发性极强
第二十七节 听劲
一、“听劲”并不神秘
二、粘手是练习听劲的关键
第二十八节 上下相随
第二十九节 无招胜有招
一、出手成招才是高招
二、真正的绝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三、大道无形
第三十节 练武先练气
后记
由于咏春拳有很多个流派,而且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独特的格斗心法与修炼心得,因此对同一个理念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有些流派里就没有这个或某一个理念,或者在叫法上不相同。对此,《咏春拳技击原理解析》中所介绍的这些核心武学理念,大多数是前辈们的心血结晶,也是笔者魏峰多年来的格斗实践与教学实践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