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9.0
本书主要介绍著名建筑,著名园林及传统民居四合院等。
前言
永定河边的小村庄
燕国故都蓟城
辽陪都南京城
金中都
元大都
明清故宫
故宫毗卢帽
故宫门匾
故宫殿前陈设
太和门
太和殿
午门
后三宫Ⅰ
后三宫Ⅱ
钦安殿
天安门
故宫的门
故宫全景
奉先殿
东西六宫
宁寿宫
乾隆花园
御花园
前门
宛平城
颐和园
昆明湖
南湖岛
十七孔桥
廓如亭
西堤六桥
耕织图
谐趣园
霁清轩
万寿山
佛香阁
排云殿
画中游
转轮藏
大戏楼
长廊
听鹂馆
苏州街
四大部洲
宝云阁
圆明园Ⅰ
圆明园Ⅱ
北海
静心斋
濠濮涧
琼华岛
永安寺
团城
极乐世界
西天梵境
九龙壁
天坛
祈年殿
皇穹宇
圜丘坛
先农坛
社稷坛
雍和宫
国子监
香山碧云寺
四合院
四合院的门
四合院砖石雕刻
太庙
文庙
历代帝王庙
戒台寺
潭柘寺
牛街清真寺
妙应寺
大觉寺
大觉寺望像
大钟寺
法海寺
智化寺
云居寺
慈善寺
万寿寺
银山塔林
田义墓
白云观
卢沟桥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定陵
明十三陵石像生
八达岭长城
东岳庙
卧佛寺
龙泉寺
大葆台汉墓
北京的街巷
西山八大处灵光寺
西山八大处香界寺
西山八大处龙泉庵
西山八大处大悲寺
后记
参考文献
前言
中国古代的城市选址往往都是将城市建立在一条河流的边上,北京城也是如此。北京城最早就是坐落在永定河边上的。别看永定河不大,但是坐落在这里的一个小渡口却是华北平原北上蒙古高原的最重要的关隘的前端,因而这个小渡口发展成为村庄,最后扩展为城市。北京城的西、北两面由燕山山脉围护,而南面和东面为华北平原,这一极佳的地理位置,使北京这个地方始终作为城市存在并一直延续了三千年。
北京城有过多次的辉煌时期。金朝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一把火将金朝原来的首都全部烧毁,率领文武大臣和家眷千里迢迢迁至新都燕京,也就是现在的北京。金朝曾在灭掉北宋后把北宋首都汴梁内的宫殿、花园给拆掉,将其建筑材料不远千里运到燕京,在燕京仿北宋首都的宫殿及皇家园林特色,建起了非常壮观的宫殿建筑群。尽管不久因火灾金朝宫殿基本被毁,北宋风格的木构架建筑无存。但是当时从汴梁运到北京的假山奇石却一直保存至今,在今天的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北海公园的琼华岛等处仍然可以以看到北宋“花岗石”从民间搜罗到的太湖石留给后人的遗存。
辽代时,其统治者设立了五个首都,其中之一是“南京”。当时的“南京”城就在今天北京的位置。现在北京宣武区的天宁寺塔就是辽代留存至今的建筑。尽管辽代的统治者是契丹人,但是和金朝一样,华北地区生活的民众仍然讲汉语,写汉字,保持汉文化。中原地区刚开始刊印一些文人的著作,譬如“大苏小苏集”等,在辽代南京这个地方的集市上就开始流行盗版。这也说明中华文化的延续性、包容性和影响力。
北京在元代作为一个统一的中国时期的首都,其城市的气势远大于金、辽。元代的一些城墙遗址留存至今,尤其是元代时建的妙应寺白塔,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白塔,也是中国尺度最大的一座白塔。
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尽管城市规模和宫殿占地面积都不及隋唐时期的长安城,但是城市建筑与宫殿建筑大量使用了砖和琉璃等建筑材料。皇宫内除少数两三个花园外,基本全被建筑及铺地的广场所覆盖。在建筑量上是相当巨大的。从这一点上看,明清皇家宫殿要远比隋唐的皇宫建筑的容积率要高。除了紫禁城。再加上一些清代所建的皇家园林也被保留至今天,因此现在的北京城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上最美丽的古代都城之一。
这本《北京的故事》通过细腻的文字、丰富的图片,平静地给读者讲述了北京城历史的一个个片段。通过这些故,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北京的城市发展,还可以增长一些诸如城市规划、陵寝选址、宫殿建设、苑囿布局等方面的知识。通过人文历史故事的讲述,我们不仅可以更多地了解民俗文化,而且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在借古观今的同时,还可以增加我们的爱国热情,加深对于社会与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认知。与此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激发我们在生活、学习与工作中的奋进精神。
现在的北京,不仅是一座历史古城,更是一座现代化的新型都市,在中国以飞快的步伐迈向现代社会的时候,让我们再回头来审视历史,这本《北京的故事》将给您带来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王谢燕
2008年于北京花家地
后记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网络、电视等新传媒给人们迅速带-来许多信息。但是,传统的纸质传媒出版物书籍,仍然以其特有的魅力占据着媒体市场的相当一部分领域。至少从目前来看,还没有一种利用电子数码传媒手段完全把书籍从媒体市场中挤出去的方法。
但是,时代在改变,人们的审美情趣在改变,人们的读书习惯也在改变,这也自然影响到人们对于书籍的期望与要求。让人静心坐下来,像半个世纪以前的读者那样,用两三个月的时间去读一本上百万字的小说的想法,只能在很小的一个读者群中起到作用。大部分的读者都想用较少的时间,在较轻松的气氛下,阅读一本图文并茂的书籍,并得到较为立体和丰富的信息。我们这本《北京的故事》就是基于这种市场背景和人们的心理预期下而编写的。
美术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艺术手段,早在文字出现之前,几乎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过用绘画记录事情的历史时期。即使历史发展到了今天,我们仍然喜欢欣赏图片,因为有时一幅图片所表达的内容是再多的文字都取代不了的。这也是美术的功能所在,同时也说明了文字与艺术之间的关联性。
这本书的编写创作过程,是我们对文字与图片两者质量共同追求的结果。我们的目的是以文字讲述故事,以图片传递视觉信息。假如您喜欢这本书的话,就是对我们辛勤劳动的最好褒奖。
在本书完成之际,我要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建筑分社杨少彤社长对我写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尤其要感谢赵荣编辑多年来与我们的愉快合作。
我还要感谢和我一起工作的学生。对这本书贡献最大的是张瑞清,从文字整理到插图的绘制她都付出最多。李文梅为了核对考证其中的一些历史故事,在图书资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吴亚君、王晓勤、暴彦丽都各自承担了不同的任务。当然,插图等的辅助工作量是相当巨大的,我要感谢刘景波、王丽霞、易萌、苏少英、朱春华、唐琼慧、胡永召、王荣、耿乔、刘雅、何晓丽、任超、焦林林、张俊霞、刘婧、郝喜娟、史文静、曹继辉、高艳培、陈琛、王俊杰、王国平、石雪、刘杰、王雪艳、邓小蕾同学付出的劳动。黄敏负责登记和组织插图绘制,黄宏英、陈奎负责扫图修图。李秀云和刘薇(刘桂华)负责电脑版式设计与制作。在此一并感谢!
王谢燕
2008年于北京朝阳区方舟苑
本书通过细腻的文字、丰富的图片,平静地给读者讲述了北京城历史的一个个片段。通过这些故,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北京的城市发展,还可以增长一些诸如城市规划、陵寝选址、宫殿建设、苑囿布局等方面的知识。通过人文历史故事的讲述,我们不仅可以更多地了解民俗文化,而且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在借古观今的同时,还可以增加我们的爱国热情,加深对于社会与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认知。与此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激发我们在生活、学习与工作中的奋进精神。 本书以细腻的文字、精美的图片,讲述了闻名中外的古都北京的源起及历史发展,并对北京的各个著名景点进行了剖析,包括著名建筑、著名园林及传统民居四合院等。书中不仅对这些景点当中精彩的古建筑艺术进行了讲解,还讲述了许多相关的历史人文故事及民俗文化。通过本书,读者不仅可以全面了解北京的历史与文化,页且可以学习有关城市规划,陵寝选址、宫殿建设、苑圃布局等方面的建筑知识。 本书读者为建筑专业相关人员及对北京历史及艺术感兴趣的广大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