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39.8
本研究首先从社会交换理论出发,根据风险投资是一种关系型投资的特点,将风险投资家(Venture capitalist,VC)与创业企业家(Entrepreneur,E)的关系界定为社会交易关系且两者间互动遵循的规则是互惠性与承诺。其次,借助网络治理理论,认为风险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VC-E)合作关系的好坏取决于双方对关系的治理。由此演绎出合作关系治理的视角,将VC-E合作治理机制作为前置影响因子,重新审视VC投资后管理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的学术价值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方法
1.3.2 结构安排
1.4 本章小结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VC-E合作关系治理的理论基础
2.1.1 交易成本理论
2.1.2 资源基础理论
2.1.3 委托-代理理论
2.1.4 社会交换理论
2.2 VC-E合作关系问题研究
2.2.1 基于传统委托一代理理论研究VC-E合作关系的局限
2.2.2 基于组织间关系的VC-E合作关系的多元化研究
2.3 VC-E合作关系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2.4 VC投资后管理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2.4.1 VC投资后管理的内容
2.4.2 VC监控行为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2.4.3 VC增值行为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2.5 国内外研究简评
2.6 本章小结
3 VC-E合作治理机制影响因素的数理模型分析
3.1 VC-E合作关系的建立
3.1.1 VC-E合作关系建立的条件识别模型:技术能力为视角
3.1.2 VC-E合作关系的形成
3.2 VC-E合作关系治理的影响因素
3.2.1 VC-E合作关系治理的对象——交易成本
3.2.2 VC-E合作关系治理的影响因素
3.3 VC-E合作关系治理实现条件的分析模型
3.3.1 基本模型
3.3.2 模型均衡分析
3.3.3 VC-E合作关系延续的实现条件
3.3.4 结论
3.4 本章小结
4 VC-E合作治理机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4.1 VC-E合作关系治理
4.1.1 VC-E合作关系的契约治理(Contractual governance
4.1.2 VC-E合作关系的关系治理(Relational governanee)
4.2 VC-E合作治理机制的影响因素
4.2.1 资产专用性(Asset specificity)
4.2.2 不确定性(Uncertainty)
4.2.3 投资吸引力(Investment attraction)
4.2.4 文化契合度(Cultural fit)
4.2.5 控制变量
4.3 VC-E合作关系治理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4.3.1 数据收集
4.3.2 变量测度
4.3.3 效度和信度分析
4.3.4 多元回归分析
4.4 结果讨论
4.4.1 实证结果汇总
4.4.2 进一步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VC-E合作治理机制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5.1 研究基础
5.2 理论基础
5.2.1 VC-E合作治理机制(VC-E cooperative governance mechanism)
5.2.2 投资后管理(Post-investment activities)
5.2.3 过程公平(Procedural justice)
5.2.4 冲突(Conflict)
5.2.5 技术创新绩效(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5.3 研究假设
5.3.1 VC-E合作治理机制与VC投资后管理
5.3.2 VC投资后管理与技术创新绩效
5.3.3 VC-E合作治理机制与技术创新绩效
5.3.4 调节变量
5.4 本章小结
6 VC-E合作治理机制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方法
6.1 问卷设计
6.2 变量测度
6.2.1 被解释变量
6.2.2 解释变量
6.2.3 中介变量
6.2.4 调节变量
6.2.5 控制变量
6.3 数据收集
6.3.1 数据的收集
6.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6.4 研究方法
6.5 本章小结
7 VC-E合作治理机制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7.1 信度和效度检验
7.1.1 被解释变量
7.1.2 解释变量
7.1.3 中介变量
7.1.4 调节变量
7.2 相关分析
7.3 层级回归分析
7.3.1 VC-E合作治理机制对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层级回归分析
7.3.2 VC投资后管理对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检验
7.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7.3.4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理论创新与实践意义
8.2.1 理论创新
8.2.2 实践意义
8.3 研究局限与后续研究方向
8.3.1 研究局限
8.3.2 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A.企业与风险投资合作关系调查问卷
B.科技型创业企业访谈提纲
风险投资作为扶持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融资模式,日益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尽管人们普遍认为风险投资家(Ven-ture Capitalist,简称VC)的投资后管理可帮助企业实现资本增值,但是学术界对于VC投资后管理与技术创新关系问题尚未形成共识,并持续争论了二十多年。有些学者认为VC投资后管理对于技术创新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其中以VC增值服务尤显突出。有些学者却认为VC投资后管理对技术创新的正向作用不明显甚至会阻碍技术创新进程。由此可知,VC投资后管理的增值过程仍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问题。
《重庆工商大学财经文库:VC-E合作治理机制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认为,造成VC投资后管理与技术创新绩效差异性研究结论的原因是,学者们仅依赖双变量模型来诠释VC投资后管理与技术创新绩效的直接因果效应,难以获得全面和准确的认识。这种分析方法缺乏对多变量和动态性模型的考虑,最终产生VC投资后管理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问题的分歧性研究结果。
鉴于此,《重庆工商大学财经文库:VC-E合作治理机制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首先从社会交换理论出发,根据风险投资是一种关系型投资的特点,将风险投资家(VentureCapitalist,VC)与创业企业家(Entrepre Deur,E)的关系界定为社会交易关系且两者间互动遵循的规则是互惠性与承诺。其次,借助网络治理理论,认为风险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VC-E)合作关系的好坏取决于双方对关系的治理。由此演绎出合作关系治理的视角,将VC-E合作治理机制作为前置影响因子,重新审视VC投资后管理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重庆工商大学财经文库:VC-E合作治理机制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创新性地展开工作:
①以交易成本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从创业企业所属投资项目的交易属性和关系属性出发,提炼出VC-E合作治理机制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VC-E合作治理机制形成与演变的一般规律。
②以委托-代理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构筑VC-E合作治理机制、VC投资后管理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多变量概念模型,将VC投资后管理视为VC-E合作关系的行为表现且作为中介变量,研究VC-E合作治理机制通过影响VC投资后管理进而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与路径选择。
③调节变量的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将过程公平、关系冲突和任务冲突视为调节变量引入VC-E合作治理机制、VC投资后管理与技术创新关系的概念模型,进而分析其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的调节效应。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VC-E合作治理机制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50411036 如需购买下载《VC-E合作治理机制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成都 | 出版单位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9.8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18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30 | 印数 |
VC-E合作治理机制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是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于2013.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830.59 ,F272.5 的主题关于 风险投资机制-关系-技术革新-企业绩效-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