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48.0
本书是由五集电视纪录片《回到苏州河》集结而写成,共分三个部分:一是纪录片的主体文稿部分;二是记者采访后的札记;三是亲历者叙述的整理稿。这些内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详细讲述了苏州河的前世今生,通过“寻找”“问水”“脉动”“文脉”“人和”的纪录片主体部分,将苏州河在历史上承担的功能,对城市发展的贡献以及改造苏州河、让苏州河旧貌换新颜的种种历程鲜活地呈现出来,苏州河遭受的劫难和重生,以及上海人对苏州河怀有的特有情结在城市、河水、人的互动中一一展现,读来颇具历史沧桑感以及人文气息。充满了浓郁的上海味道同时折射了上海这座国际都市的发展变迁的历程。采访札记以及亲历者说则从另外的侧面展现了苏州河在当下人眼中的历史和现在。采访札记从电视纪录片背后制作者的心得体验反映了一条河流对一座城市的重要意义,也使广大新上海人通过认识一条河流爱上了上海这座城市。亲历者说则选录了20余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的文章作为第一在场人物,对苏州河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展开了丰富、深刻的论说和评述,让读者从更深一层次上了解了苏州河的内涵。此书对了解上海的城市史、经济发展史、文化演变史等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
序
回到苏州河
第一集:寻找
第二集:问水
第三集:脉动
第四集:文脉
第五集:人和
记者札记
寻找”祖母河”
苏州河上的桥
感谢,在“回到苏州河”之后
―个本本几代情结
亲历者说
李天纲: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韩妤齐:东方的塞纳左岸
阮仪三:城市记忆,让生活更美好
汤建中:历史文脉铸就城市辉煌
陆兴龙:苏州河百年变迁
郑祖安:苏州河――上海的城市风格
徐匡迪:苏州河治理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
朱石清:黑臭水怎样变成了景观河
曲格平:环境问题关键在于依法治理
诸大建:从单一功能到三位―体的可持续发展
夏丽卿:在苏州河边听城市的脚步
朱金伟:三次转型,上海向国际都市迈进
朱匡宇:上海纺织业调整的历程让我终身难忘
宋琴芳:将”纺织”二字载入史册
朱国建:苏州河――新的旅游集散地
熊月之:苏州河――海派文化之源
葛剑雄: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
邢同和:抹不去的苏州河情结
张兆安:苏州河的时代新功能
后记:苏州河的前世今生
《SMG新闻纪实书系·回到苏州河》是由五集电视纪录片《回到苏州河》集结而写成,共分三个部分:一是纪录片的主体文稿部分;二是记者采访后的札记;三是亲历者叙述的整理稿。这些内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详细讲述了苏州河的前世今生,通过“寻找”“问水”“脉动”“文脉”“人和”的纪录片主体部分,将苏州河在历史上承担的功能,对城市发展的贡献以及改造苏州河、让苏州河旧貌换新颜的种种历程鲜活地呈现出来,苏州河遭受的劫难和重生,以及上海人对苏州河怀有的特有情结在城市、河水、人的互动中一一展现,读来颇具历史沧桑感以及人文气息。充满了浓郁的上海味道同时折射了上海这座国际都市的发展变迁的历程。采访札记以及亲历者说则从另外的侧面展现了苏州河在当下人眼中的历史和现在。采访札记从电视纪录片背后制作者的心得体验反映了一条河流对一座城市的重要意义,也使广大新上海人通过认识一条河流爱上了上海这座城市。亲历者说则选录了20余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的文章作为第一在场人物,对苏州河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展开了丰富、深刻的论说和评述,让读者从更深一层次上了解了苏州河的内涵。《SMG新闻纪实书系·回到苏州河》对了解上海的城市史、经济发展史、文化演变史等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
《回到苏州河》为SMG新闻纪实书系之一种,根据同名纪录片整理而成。既有对苏州河历史的描述,也有对苏州河现在的展示和未来的规划,跨度较大,同时还收录了众多社会知名学者、专家、政府官员的文章,对于想了解上海母亲河及上海历史的读者来说是一本囊括内容很全面、剖析很到位的读本。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回到苏州河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SMG新闻纪实书系 | ||
9787532637775 《回到苏州河》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368 | 印数 | 1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