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98.0
本书为我国李杏专家张加延所著,书中有作者从事杏李研究工作40余年来的科研论文精选,也真实、客观地记录了作者及其科研团队在李杏资源产业发展的40年历程中拼搏的足迹、经验及其教训,既有很强的学术参考价值,又有很强的可读性。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第1部分 我国李、杏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建议
1.从巨鹿杏良种示范基地看果业如何创高效益
2.巨鹿杏示范基地建设之始末与失败的原因
3.试论我国杏业的起步与前景
4.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的呼吁书
5.我们呼吁的起因与结果
6.农业部刘培植部长一封来信的摘要
7.关于建设“三北杏树带”的建议
8.农业部关于建设“三北杏树带”的意见
9.国务院扶贫办致国务委员陈俊生汇总各有关部门的回复意见
10.关于建设“三北杏树带”的再建议
11.西部大开发应首选既治荒又治穷的杏产业
12.把新疆建设成世界最大特色果品生产基地的建议
13.我国“三北”杏树产业带的发展现状
14.我国杏壳活性炭的产销现状与应用前景
15.利用荒漠化土地开发木本油料作物
16.学习大师理论开发人机两用“油田”
第2部分 李、杏种质资源考察与收集
17.关于我国李与杏分布南界的考察报告
18.滇西考察历险与傈僳族见闻
19.全国李与杏资源考察报告
20.回顾当初我们是如何进行全国李杏资源考察收集的
21.赴澳大利亚杏树科研与生产考察的收获
22.全国李杏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的总结报告
23.濒危珍稀李杏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报告
24.寻找我国的‘无核李’
25.果树种质资源野外考察收集技术规程
26.仁用杏新品种‘围选一号’的考察报告
27.新疆栽培杏品种资源考察报告
28.环南疆杏资源考察的社会背景与见闻
29.李杏资源考察轶事回忆
第3部分 李杏资源鉴定和品种改良及开发利用
30.软核杏
31.李属与杏属新变种的鉴定
32.李、杏种质资源性状鉴定与优异资源筛选初报
33.杏属二新种
34.杏与李属间远缘杂交遗传性的研究初报
35.论李与杏的育种目标、遗传倾向及特异种质资源
36.杏属(蔷薇科)一新种
37.李新品种‘秋香李’的选育
38.杏属植物新种鉴定与利用的研究
39.李杏品种抗寒能力与栽培技术相关性的观察
40.仙居杏休眠需冷量的检测认定
41.我国李杏种质资源利用和产业开发
第4部分 观赏杏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42.谈“辽梅”山杏的开发价值
43.辽梅杏种质资源鉴定及其驯化栽培技术的研究
44.陕梅杏引种鉴定及其栽培技术的研究
45.建设北方梅园的希望
46.东北地区类梅花新品种选育进展
47.在东北地区建设梅园的可行性探讨、尝试与启示
第5部分 丰产栽培实用技术研究
48.提高‘大石早生’李坐果率的技术措施
49.仁用杏良种与丰产栽培技术
50.李与杏树无公害栽培技术
51.杏树抗旱抗晚霜丰产栽培十项新技术
第6部分 杏的营养与保健
52.库尔班·吐鲁木千里迢迢给毛主席送杏干
53.食杏与长寿
54.食杏是否有助于健康的考察报告
55.杏的营养成分与医疗保健作用
56.浅谈活性炭与人类的健康
第7部分 相关重要的社会活动
57.一封致赵紫阳总理“电报”的回忆
58.全国李杏协作组的成就与经验
59.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议暨环南疆果树资源与生产考察纪要
60.全国首次优质李杏加工品评选暨食品安全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61.首次全国鲜食李、杏良种评选活动述评
62.第二届全国优质鲜食李杏评选结果与述评
63.摘录农业部科技司前司长费开伟同志的一封来信
64.在第十次全国李杏学术交流会议上的开幕词
65.中国园艺学会李杏分会及其前身活动历程
66.黄河林果科学研究所的建制与十年发展规划
67.宁夏民营黄河果树研究所闪光始末
68.宁夏三沙园专家组第三次集体活动纪要
69.李杏分会近十年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70.第十一次全国李杏学术交流会纪要
71.促进我国果业发展暨调节剂与功能肥应用第二次高层联谊会议纪要
72.全国李杏抗旱防霜技术交流会议纪要
73.在中国园艺学会李杏分会第二届期满换届选举筹备会议上的讲话
74.中国园艺学会李杏分会第二届优秀会员业绩简介
75.在中国园艺学会李杏分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换届后的致词
后记我的前半生
《杏李飘香:资源与产业发展的40年历程》由中国园艺学会李杏分会前任理事长张加延所著。书中以他和分会骨干们的亲身经历,记载了他们从1979年至今开发李杏产业的战略与措施、资源考察与收集、性状鉴定与品种创新、观赏杏研发、丰产栽培技术、营养与保健、分会历次活动纪实等7部分的75篇文章,配有300余幅精美图片,文图并茂地展现了我国李杏产业开创的全过程,留下了众多精英们为之努力奋斗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