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年代:2016
定价:88.0
中国古玉器文明相当复杂,与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大背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中国古代玉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以伦比的造型,犹如群星灿烂,灿若星河,这些玉器既是神秘的礼器,又是日常生活用具,深受人们喜爱,“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无德故不佩玉”,有着“通天礼地”,象征着权力和地位,以及陈设装饰的功能,因此中国古代玉器受到了历代收藏者的青睐。本书论述了历代玉器特点,具体而细微地指导藏友由一件玉器的细部(玉质/造型/纹饰/光泽)去鉴别玉器之真假、评估玉器之价值,力求做到使藏友读后由外行变成内行,强调实战性、指导性、工具性。
第一章 古拙玉器文明
1 玉凿鉴定 005
2 玉猪龙鉴定 006
3 锥形器鉴定 008
4 玉铲鉴定 008
5 其他玉器造型鉴定 014
6 良渚文化玉器鉴定 018
【1】造型鉴定 019
【2】工艺鉴定 022
【3】功能鉴定 026
第二章 中原地区玉器文明
1 红山文化与中原地区玉器文明 031
2 良渚文化与中原地区玉器文明 034
第一节 玉礼器的发展
1 玉璜 045
2 七璜联珠组玉佩 049
【1】七璜联珠组玉佩尽显尊贵 049
【2】独具匠心之礼器 051
【3】工艺精湛显威严 052
【4】人龙合纹祭周王 054
【5】装饰物选料考究 055
【6】疑为朝珠之雏形 056
【7】稀世珍宝价更高 058
3 玉璋 060
4 人凤合纹璋 066
5 玉琮 068
6 玉戚 073
7 玉玦 076
8 玉茎铜芯柄铁剑 081
9 玉圭 083
10 组合发饰 091
11 玉戈 103
12 玉璧 110
13 大型玉组佩 117
第二节 玉器玉质
1 玉质鉴定 120
2 玉料之源 126
3 功能鉴定 135
第三节 玉礼器的衰落
第三章 陈设装饰玉器文明
1 春秋项饰 152
2 春秋龙形玉佩 155
3 春秋玉玦 157
4 春秋玉璧 161
5 春秋玉圭 167
6 战国玉璧 169
7 秦代玉戈 173
8 汉代玉璧 174
【1】从厚薄上看 178
【2】从内径上看 179
【3】从外径上看 180
【4】从内外径的比例上看 180
9 汉代水晶环 182
10 汉代玉佩 183
11 六朝玉璧 185
12 葬玉的消亡 186
13 唐代玉珠 187
【1】玛瑙珠 187
【2】水晶珠 188
14 五代玉“开元通宝” 189
15 宋代玉环 190
16 元代“渎山大玉海” 191
17 玛瑙童子 192
18 清代白玉挂件 193
19 玉带钩 196
【1】从玉质上鉴定 197
【2】从造型上鉴定 199
【3】从纹饰上鉴定 200
【4】从做工上鉴定 201
【5】从品相和作伪上鉴定 201
第四章 古玉辨伪
第一节 辨伪方法
1 玉质 204
【1】从产地上辨伪 204
【2】从羊脂玉上辨伪 204
【3】从和田青玉上辨伪 205
【4】从青白玉上辨伪 206
【5】从黄玉上辨伪 206
【6】从墨玉上辨伪 207
【7】从岫玉上辨伪 207
【8】从岫玉色彩上辨伪 207
【9】从软玉色彩上辨伪 208
【10】从中原玉器上辨伪 208
【11】从取材上辨伪 208
【12】从做工上辨伪 210
【13】从软玉上辨伪 210
【14】从玉琮上辨伪 210
【15】从玉戚上辨伪 210
【16】从玉戈上辨伪 210
【17】从玉礼器上辨伪 210
【18】从玉柄形器上辨伪 210
2 造型 211
【1】从7孔玉刀上辨伪 211
【2】从3孔玉刀上辨伪 211
【3】从圆雕作品上辨伪 211
【4】从组合发饰辨伪 211
【5】从七璜组玉佩上辨伪 212
【6】从玉圭上辨伪 212
【7】从玉璜上辨伪 212
【8】从规制上辨伪 212
【9】从五璜组玉佩上辨伪 212
【10】从玉蛙上辨伪 212
【11】从动感上辨伪 212
【12】从柄形器上辨伪 212
3 时代 212
【1】从古玉辨伪上鉴定 212
【2】从组合发饰上辨伪 212
【3】从玉柄形上辨伪 212
【4】从缀玉面罩上辨伪 212
【5】从玉瑗上辨伪 212
【6】从玉刀上辨伪 214
4 纹饰 214
【1】从玉工上辨伪 214
【2】从线条上辨伪 215
【3】从纹饰无双上辨伪 215
【4】从线条上辨伪 216
【5】从对称性上辨伪 216
【6】从完全对称上辨伪 217
【7】从人凤合纹上辨伪 217
5 做工 218
【1】从打磨上辨伪 218
【2】从玉礼器上辨伪 218
【3】从造型上辨伪 219
【4】从象征上辨伪 219
6 文化内涵 220
【1】从文化内涵上辨伪 220
【2】从神器上辨伪 220
【3】从礼制崩溃上辨伪 220
【4】从组合发饰辨伪 220
【5】从缀玉面罩上辨伪 220
【6】从玉组合的玛瑙珠上辨伪 221
7 辨伪方法 221
8 辨伪仪器检测 222
9 礼玉辨伪 222
10 陈设装饰玉辨伪 222
第二节 时代特征
1 红山文化玉器 223
【1】从三孔璧上辨伪 223
【2】从玉璋上辨伪 223
【3】从造型上辨伪 223
【4】从辨纹饰伪 223
【5】从纹饰上辨伪 224
【6】从粗糙上辨伪 224
【7】从仿生动物上辨伪 224
【8】从双联与三联璧上辨伪 224
【9】从璧孔上辨伪 224
【10】从龙形玦上辨伪 224
【11】从玉龙弯曲上辨伪 225
【12】从穿孔上辨伪 225
【13】从玉猪龙上辨伪 225
【14】从地域上辨伪 225
【15】从取材上辨伪 225
【16】从岫岩玉上辨伪 225
【17】从软玉上辨伪 225
【18】从功能上辨伪 225
【19】从工艺精湛程度上辨伪 225
【20】从自然崇拜上辨伪 226
【21】从饼形猪龙上辨伪 227
【22】从玉鹰上辨伪 228
【23】从马蹄形玉器上辨伪 228
【24】从勾云形器上辨伪 228
【25】从厚度上辨伪 228
【26】从勾云无双上辨伪 228
【27】从薄胎上辨伪 228
【28】从流畅上辨伪 228
【29】从镂空上辨伪 228
【30】从线条流畅上辨伪 228
【31】从玉鸟上辨伪 228
【32】从造型简洁上辨伪 228
【33】从展翅欲飞上辨伪 228
【34】从羽纹上辨伪 228
【35】从拟人化特征上辨伪 229
【36】从玉鸟上辨伪 229
【37】从玉龟上辨伪 229
【38】从姿态上辨伪 229
【39】从玉龟上辨伪 229
【40】从穿孔辨伪 229
【41】从半璧为璜上辨伪 230
【42】从较细体上辨伪 230
2 良渚文化玉器 230
【1】从玉璋上辨伪 230
【2】从玉圭上辨伪 230
【3】从以纹取胜上辨伪 230
【4】从取材上辨伪 230
【5】从“内圆外方”上辨伪 231
【6】从浓深上辨伪 231
【7】从造型上鉴定 232
【8】从无本而仿上鉴定 232
【9】从文献造型上鉴定 233
【10】从受沁上鉴定 233
3 中原地区玉器 234
【1】从玉质上辨伪 234
【2】从借鉴上辨伪 234
【3】从器形上辨伪 234
【4】从崇拜上辨伪 234
【5】从软玉上辨伪 234
【6】从取材上辨伪 236
【7】从玉质上辨伪 236
【8】从雕工上辨伪 236
【9】从玉质上鉴定 236
【10】从圆雕上鉴定 236
【11】从开端上鉴定 236
【12】从无本而仿上鉴定 238
【13】从文献造型上鉴定 238
4 夏代玉器 239
【1】从背景上辨伪 239
【2】从器形上辨伪 239
【3】从兵器上辨伪 239
【4】从类斧上辨伪 239
【5】从锯齿上辨伪 240
【6】从刀孔上辨伪 240
【7】从玉刀上辨伪 240
【8】从戚钺上辨伪 240
【9】从玉戚上辨伪 240
【10】从壁戚上辨伪 240
【11】从双面刃上辨伪 240
【12】从戈刃上辨伪 241
【13】从玉质上辨伪 241
【14】从玉戈上辨伪 242
【15】从简洁上辨伪 242
【16】从玉钺上辨伪 242
【17】从绿松石上辨伪 242
5 商代玉器 243
【1】从礼器上辨伪 243
【2】从玉料上辨伪 243
【3】从玉圭上辨伪 243
【4】从对比上辨伪 244
【5】从片雕上辨伪 244
【6】从小件上辨伪 244
【7】从龟鳖上辨伪 244
【8】从软玉上辨伪 245
【9】从产地上辨伪 245
【10】从“王征”上辨伪 245
【11】从铭文上辨伪 245
【12】从祖先崇拜上辨伪 245
【13】从规模化上辨伪 245
【14】从玉质观念上辨伪 246
【15】从礼器上辨伪 246
【16】从功能上辨伪 246
【17】从玉璧功能上辨伪 246
6 商周仿生动物玉雕 247
【1】从仿生玉雕上辨伪 247
【2】从神秘性上辨伪 247
【3】从超现实性上辨伪 247
【4】从狰狞上辨伪 247
【5】从逼真程度上辨伪 248
【6】从模糊程度上辨伪 248
【7】从形神兼备上辨伪 248
【8】从玉鹿上辨伪 249
【9】从玉马上辨伪 249
【10】从玉牛上辨伪 250
【11】从玉犬上辨伪 250
【12】从玉兔上辨伪 251
【13】从玉羊上辨伪 251
【14】从玉鹤上辨伪 251
【15】从玉鹰上辨伪 252
【16】从玉鸱鸮上辨伪 253
【17】从玉鹦鹉上辨伪 253
【18】从玉鸽上辨伪 253
【19】从玉燕上辨伪 254
【20】从天鹅上辨伪 254
【21】从玉鱼上辨伪 254
【22】从玉蛙上辨伪 256
【23】从玉鳖上辨伪 256
【24】从玉蝉上辨伪 256
【25】从玉蜻蜓上辨伪 257
【26】从玉蚕上辨伪 258
【27】从器形上辨伪 258
7 西周玉器 260
【1】从背景上辨伪 260
【2】从礼器上辨伪 260
【3】从巅峰状态上辨伪 261
【4】从器物造型上辨伪 261
【5】从标准上辨伪 262
【6】从玉铁结合上辨伪 262
【7】从玉质上辨伪 262
【8】从和田玉上辨伪 263
【9】从杂玉上辨伪 263
【10】从玉质优良上辨伪 263
【11】从“明尊卑,别上下”上辨伪 264
【12】从平民墓上辨伪 264
【13】从等级制度上辨伪 264
【14】从“内圆外方”上辨伪 264
【15】从玉琮数量上辨伪 264
【16】从集中出土辨伪 264
【17】从写实性上辨伪 264
【18】从玉戈数量上辨伪 265
【19】从玉戈玉质上辨伪 265
【20】从戈长上辨伪 266
【21】从外径大于内径上辨伪 266
【22】从旧玉上辨伪 267
【23】从玉璧功能上辨伪 267
【24】从玉组佩上辨伪 267
【25】从七璜联珠组玉佩上辨伪 268
【26】从五璜组玉佩上辨伪 268
【27】从大型玉组佩上辨伪 269
【28】从人龙合纹佩上辨伪 269
【29】从大型组玉佩的辨伪 269
【30】从发饰上辨伪 270
【31】从璜形上辨伪 271
【32】从窄璜上辨伪 272
【33】从旧玉改制上辨伪 272
【34】从精湛性上辨伪 272
【35】从礼制上辨伪 273
8 东周玉器 273
【1】从陈设装饰化上辨伪 273
【2】从组佩上辨伪 274
【3】从造型演变辨伪 274
【4】从器形上辨伪 274
【5】从新增造型上辨伪 274
【6】从葬玉上辨伪 274
【7】从缀玉面罩上辨伪 276
【8】从佩玉上辨伪 276
【9】从玉质上辨伪 276
【10】从实用上辨伪 276
【11】从器形上辨伪 276
【12】从玉璧功能上辨伪 277
【13】从玉铜结合上辨伪 278
9 秦代玉器 278
【1】从伪玉上辨伪 278
【2】从体积上辨伪 278
【3】从素面上辨伪 278
【4】从器物造型上辨伪 278
【5】从随葬上辨伪 278
【6】从工艺上辨伪 278
【7】从动物玉雕上辨伪 278
【8】从写实上辨伪 278
【9】从精雕细琢上辨伪 278
10 汉代玉器 278
【1】从造型上辨伪 278
【2】从装饰上辨伪 278
【3】从金缕玉衣上辨伪 278
【4】从玉质上辨伪 278
【5】从葬玉上辨伪 280
【6】从铭文上辨伪 280
【7】从雕工上辨伪 280
【8】从阴线勾勒上辨伪 281
【9】从优美上辨伪 281
【10】从写实上辨伪 282
【11】从动感上辨伪 282
11 六朝玉器 283
【1】从限玉上辨伪 283
【2】从品类上辨伪 283
【3】从线条上辨伪 283
12 隋唐五代玉器 283
【1】从造型上辨伪 283
【2】从精致器物上辨伪 283
【3】从丰满圆润上辨伪 284
【4】从玉质优良上辨伪 284
【5】从因材制玉上辨伪 284
【6】从抽象上辨伪 284
【7】从嵌玉上辨伪 284
13 宋代玉器 285
【1】从玉质上辨伪 285
【2】从因材制玉上辨伪 285
【3】从传承上辨伪 285
【4】从实用上辨伪 285
【5】从立体玉雕上辨伪 285
【6】从圆雕上辨伪 285
【7】从以瘦为美上辨伪 285
【8】从仿古玉上辨伪 285
【9】从葬玉上辨伪 286
【10】从龙爪上辨伪 286
14 元代玉器 286
【1】从大型玉雕上辨伪 286
【2】从大型器件上辨伪 286
【3】从形神兼备上辨伪 286
【4】从动物玉雕上辨伪 286
【5】从琢工上辨伪 287
【6】从海洋玉雕上辨伪 287
【7】从龙爪上辨伪 287
15 明代玉器 287
【1】从品类上辨伪 287
【2】从商品化上辨伪 288
【3】从陈设装饰化上辨伪 288
【4】从取材上辨伪 289
【5】从纹饰上辨伪 289
【6】从工艺上辨伪 289
【7】从优劣上辨伪 289
【8】从惜玉上辨伪 289
【9】从仿古玉上辨伪 289
【10】从金、银、珠镶玉上辨伪 289
16 清代玉器辨伪 289
【1】从明清对比辨伪 289
【2】从玉料稀少上辨伪 289
【3】从优质玉料上辨伪 289
【4】从做工辨伪 291
【5】从粗细转折上辨伪 291
【6】从仿古玉先纹饰上辨伪 291
【7】从纹饰新题材上辨伪 291
【8】从总量上辨伪 294
【9】从旧玉改制上辨伪 294
【10】从玉带钩上辨伪 294
【11】从使用阶层上辨伪 294
【12】从民族倾向上辨伪 294
【13】从通透性上辨伪 297
【14】从浮雕上辨伪 297
【15】从镂空上辨伪 297
【16】从油性光泽上辨伪 298
参考文献 300
本书论述了历代玉器特点,中国古玉器文明相当复杂,与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大背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中国古代玉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与伦比的造型,犹如群星灿烂,灿若星河,这些玉器既是神秘的礼器,又是日常生活用具,深受人们喜爱,“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无德故不佩玉”,有着“通天礼地”,象征着权力和地位,有着陈设装饰的功能,因此中国古代玉器受到了历代收藏者的青睐,是人们收藏的重点。本书旨在具体而细微地指导藏友由一件玉器的细部(玉质/造型/纹饰/光泽)去鉴别玉器之真假、评估玉器之价值,以直述鉴定要点为主,文字简练,一语中的,洞穿真伪;一幅幅细部图,纤毫毕现。力求使藏友读后有所增益,强调实战性、指导性、工具性,并具有一定的学术性。
每类玉器先作总的概述,简明扼要地陈述定义、产地、流变等,建立起基本概念和框架,选择图例尽量突出典型性,兼顾年代、器型的多样性。强调实用性与唯美性的结合,注重美感与品位。从纷繁复杂的器物特征中打开鉴定的法门——断时代、辨真伪、评价值、为收藏,使读者真正领悟收藏,从收藏中受益。
适读人群 :古玉收藏爱好者,文玩店经营者。
全书以直述鉴定要点为主,文字简练,一语中的,洞穿真伪。每类玉器先作总的概述,简明扼要地陈述定义、产地、流变等,建立起基本概念和框架,选择图例时,尽量突出典型性,也要兼顾年代、器型的多样性。强调实用性与指导性的结合,注重美感与品位。以及存世量评估、收藏到真品的可能性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