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0.0
本书为《辽宁日报》“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专栏的合集。著名批评家王晓明、雷达、南帆、丁帆、王彬彬、陈晓明、孙郁、郜元宝、陈众议、林贤治、肖鹰、张光芒等,编辑家林建法、方宁以及著名作家阎连科、陆天明等先后接受辽宁日报的专访,对当代文学批评重建所面临的困惑和路径做了充分的交流和争论。
序一 坚守文化使命 推动文艺创新/张江·001序二 大众传媒有份文化责任/孙刚·004为什么真正的批评总难出现(2011年1月10日~3月11日)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003真正透彻的批评为什么总难出现·005当下的文学批评并非真正的多元化·010中国批评家为什么不敢大声说“不”·016闭上眼睛或泯灭良心说话这样的批评家越来越多·022必须建构第三种批评模式·028今天的批评缺乏生命的体温·033建构中国文学批评理论体系的时机到了·039“裁判员也应该下场摸摸球”·046批评家不应该为了名利而争吵·052一些人只把批评当成建构文坛地位的手段·057胡乱吹捧最终伤害的是文学本身·063调查与反馈(一)(2011年3月14日~3月28日)热望“重估”之后降临一个文学新时代·069本报“重估批评”系列文章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075批评对创作启示不大更谈不上什么引领·077当下没有真正意义的职业批评家·082有良知和正义感的中国人都应该珍视批评·086批评正在给文学帮倒忙(2011年4月1日~4月25日)过度学术化的批评本质上是放弃文学·095很多批评不是为学术只是想投机·100批评正在给文学帮倒忙给商业帮大忙·106今天的批评界欲望太多思想太少·111学习西方文论并非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117理论必须批评化批评应该理论化·123小结(2011年5月9日)文学批评:建构理论更要高扬理想·129本报“重估”重要观点回顾·133调查与反馈(二)(2011年5月10日~5月23日)近八成人认为当下批评没有呈现价值标准·13974%受访者认为批评家进高校是好事儿·143八成受访对象直言批评家的理论准备不充分·14773%的受访者认为文学评奖做不到基本共识·151批评的重建(2011年6月20日~7月8日)不坚持标准会导致文化堕落·159杂志如何成为真正的批评平台·166批评的重建应当从回归作品入手·171没有理论勇气一切都免谈·176文学批评环境问题是首要的·182中国一定要有新的文学·187总结(2011年7月22日)重估文学批评更要审视环境·195附录日本《火锅子》杂志推介本报“重估中国当代文学价值”大型系列策划·203日本《火锅子》杂志再次推介本报“重估文学批评”策划·206从“人文精神讨论”到“文学批评重估”——何唤起文学的尊严·208后记·212
丁宗皓主编的《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集合了当今中国最优秀的批评家、作家、学者,全景式考察文学批评现状。汇编了《辽宁日报》于2011年推出的大型策划“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中的主要文章,对分析文学批评病症与发展路径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 本书是由丁宗皓主编的《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内容提要如下: 文学批评的现状,是中国文化的寓言,这个寓言包含了以下三层含义:一、存中同文化转型过程中,文学批评面临着理论创新和话语重构,只有文化自觉,才能缩短这个历史进程;二、中国的知识阶层,特别是文学批评队伍和广大理论工作者,如果放弃文化责任,如果存学术操守上突破了道德底线,则中国文化建设毫无希望;三、包括文学批评这个小众化的工作,也是广阔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必然受制于种种环境因素,因此,文学的生成,还需要丰厚的社会土壤。而土壤何来?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205072582 《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沈阳 | 出版单位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5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是辽宁人民出版社于2012.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6.7 的主题关于 中国文学:当代文学-文学评论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