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典
美典封面图

美典

高友工,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年代:2007

定价:36.0

书籍简介:

本书是关于中国文学理论和美学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是作者近二十年来最重要论文的结集,这些论文在海外相关研究中被视为典范之作,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书籍目录:

自序

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试论“知”与“言”

文学研究的美学问题(上):美感经验的定义与结构

文学研究的美学问题(下):经验材料的意义与解释

中国文化史中的抒情传统

试论中国艺术精神

海外中国艺术家的抒情精神访巴黎朱德群先生追记

中国语言文字对诗歌的影响

律诗的美学

小令在诗传统中的地位

词体之美典(演讲节要)

中国叙述传统中的抒情境界《红楼梦》与《儒林外史》读法

中国之戏曲美典

中国戏曲美典初论兼谈“昆剧”

从《絮阁》、《惊变》、《弹词》说起艺术评价问题之探讨

中外戏剧的传统与革新

附录:

王士祯七绝结句:清诗之通变

前言

当纽约“中国风”书店负责人高中对我说:他可以设法将我这部书送到中国大陆出版时,我当然是十分高兴。俗话说“落叶归根”,“狐死首丘”,在海外漂流了半生,这份书稿终于能回到自幼生长的地方面世,心里自然是觉得了却一段心愿。在这百感交集的时刻,似乎心里一些话该交代一下。

这本书的稿子大部分是我自美返台之际写的,因此其间有些事不得不交代一下。我在美国读书教书二十四年的时候,老朋友侯健做了台湾大学文学院长,曾来一信说:你在美国待了将近四分之一的世纪,总该回来报效一下吧。这封信令我感慨万分,马上回信,我愿意回来一年,不知有没有机会?他立刻决定让我去台大客座一年。在台大,我的母校,担任了两门课。这时外文系的助教杨泽(名宪卿)正在负责《中外文学》的编务,自然就向我约稿。我只好硬了头皮写了本集中所收的“知与言”的一篇文章。谁知这一发不可收拾,随后又接着写了一系列的文章都在《中外文学》上发表。

这种文字,首先是我首次用中文写些学术性的文章,自然别扭之极。其次是这些题材又都是枯燥无味的,我自然预料不会有什么读者。却没有想到,发表后,立刻有当时台大的同事柯庆明教授来向我问难。这也是我会继续写下去的主要原因。柯教授不但对我讨论的问题掌握得非常深刻,而且给我很大的鼓励。他后来全力主持我这份书稿在台湾出版的事。他们负责了一切收集、按稿校对、编排的事。本书中大部分文章首次结集在台湾出版,即《中国美典与文学研究论集》(台湾大学出版中心,二○○四),我只是挂名,其他是他全部负责。我在此不能不对他和他的妻子兼同事张淑香致我衷心的谢意。没有他们,我在台湾那一年的生活就会黯然。当然最初杨泽不断地催稿,也是不可以不感激的。他后来来美进修,我们成了朋友,这都是题外话,在此就不必多赘了。

对于这次在中国大陆出简体字版,我要由衷感谢三联书店的汪家明、曾诚两位先生,他们为这部书的出版给予了热忱的帮助。

当然最初我写这些文章是导源于我与梅祖麟教授的合作。祖麟虽比我小很多岁,而且他所学又跟我不同,但他对中国文学的兴趣一直很高。因此我们一块时,常常和当时他学文学的夫人陈幼石,讨论中国诗词,而且经常抬杠。后来他发动,我附和,我们就一块写了几篇研究唐诗的文字。他在欧伯林(Oberlin)受的是严格的理科教育,因此不但思想敏锐,而且纪律严谨。我俩合作对我这半路出家的中国文学(我在哈佛是学历史的)学生是求之不得的机会,后来他转向语言学,这也造成我不得不自力更生,也就是写这本书所收这一系列文章的导因。因此回想起来我不得不感谢他们夫妇当年对我的照应和帮助。

写到这里不仅回忆到当年从重庆南开中学,转学北平育英,次年(一九四七)毕业进入北大读法律系。那时也许还有一些雄心,想要在未来法治的中国做一点贡献。但在一九四八年十月,东北首先解放,父亲带了我们一家人,直飞台湾。从此就远离故土,直到一九八四年才重返北京,但也只是匆匆作客,这时只能说自己是个反把他乡作故乡的游子了。但在一九四九年冬以借读生名义入台湾大学特别班时,我已经下了决心由法律系转入中国文学系。一方面是因为自己觉得以法治救国这条路恐怕是今后无用武之地,不如转学文学在古文纸堆中讨生活(这自然对一个尚未满二十岁的人来说,是太颓唐了一些)。另一方面则是我虽然从没有深入研究过文学,但读了四学期的大一国文(台大特别班重读大一的课),却碰到四位一流的文学语言学的教授。北大两学期首先是我最敬仰的文学家冯文炳,他以废名笔名写的小说,直到今天我还以为是中国最有诗意的小说,而记得冯先生以一堂课的时间来发挥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一章,真是令人咀嚼一生还未能尽兴,更不用说他的小说的抒情诗意及哲理的深度了。

此后北大的周祖谟师和台大的王叔岷师都分别是声韵学、校勘学方面的大师,讲起课来自然是有深度(只是我当时只能倾慕并不能真正领悟)。而对我转入中文系影响最大的是在台大的董同稣老师。那时大概是他首次从研究工作转兼教师。他那自然潇洒的风度,至今还保留在我的记忆中。最重要的是他对我们这些大一学生,完全当作是他的同辈人对待,上课时鼓励学生发问、论辩,也因此激发了我对中国文学的兴趣,而决心转入中文系。其后,我到美国读书那年,他正巧被哈佛燕京学社邀请,作为第一届的访问学人,因此我与董老师同机来美,而且在第二年和他及他的真正高足张光直,在一起做饭,三人居然在剑桥的牧人街,做了一年的邻居。那时他对光直是认定了将来会有大成就的,所以也特别地督促他,往往与之论辩;而我,他大概是觉得不过尔尔,所以倒跟我时常在一起聊天、看戏。(这些分心的杂事,他是不愿意找光直参加的。)不久董先生返台,带学生上山调查方言,而不幸染病不治而逝。这对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因为此后,我就失去了一位我最尊敬的老师,也是一位对我最宽容、最了解的前辈。

现在回想起来,我这一生所遇的恩师真是不少。在台大的沈刚伯师的英国史,台静农师的中国文学史,戴君仁的诗选,郑骞师的词选、小说戏曲选,方豪师的宋史,方东美师的人生哲学,美不胜收。后来在哈佛从杨联■读中国史,并写了论文。但惭愧的是我都没有承继他们的事业,而现在写的这些文章,恐怕他们都要摇头叹气。可是我若没有他们给我的教诲、训练,可能我这些粗疏的文字也无法落笔,我只能在惭愧之外再道一声感激。

现在从教书岗位上退下来,将近八年了,今日学术上的进步是一日千里,我这些旧文,大约只有一点个人的纪念性了。不但我自己的学生,早已超过了我这个愧为人师的老师,仅就抒情传统这一方面,台湾的蔡英俊、吕正惠和新加坡的萧驰,早就后来居上,我只能远远地赞叹和欣赏。

虽然如此,“中国风”的负责人高中仍然积极奔走,让我这份旧稿在中国大陆出版,我自然是感激万分。退休以来,我在学术上的联系,是全靠他们这个书店来维系,因此到今天我的书能重返故国,不能不感激高中夫妇对我的关怀和厚爱。

记得幼时曾经看到过一幅漫画,画中为谭派祖孙三代并立,谭小培居中面对其父谭鑫培说:“你的儿子没有我的好!”次帧则转向其子谭富英说:“你的爸爸没有我的好!”

诚哉斯言,我反思一辈子只能跟我的年轻朋友夸口说:“你们的老师不如我的好!”当然对我的前辈也可以夸耀:“你们的弟子比不上我的。”这也是唯一可以欣慰的事了。

内容摘要:

  这本书的稿子大部分是作者自美返台之际写的,收录了《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试论“知”与“言”》、《中国戏曲美典初论兼谈“昆剧”》、《从、、说起艺术评价问题之探讨》、《中国语言文字对诗歌的影响》等文章。本书中大部分文章首次结集在台湾出版,即《中国美典与文学研究论集》(台湾大学出版中心,二○○四)。  这是高友工关于文学与美典诸多重要论述的结集。本书一方面对文学,以至人文研究的本质作了深入的考察,尤其对于其中所蕴含的美感经验与诠释过程作了周至、细密的分析;另一方面提出“美典”的观念,针对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现象,作了体大思精的勾勒,是从文艺的角度认识中国文化的经典著述。【作者简介】  高友工,1929年生。1952年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赴美,1962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同年9月起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学系,至1999年6月荣休。著作还有《唐诗的魅力》(合著)、《分析杜甫的》(合著)。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美典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108028730
如需购买下载《美典》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美典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于2008.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83-53 ,I206-53 的主题关于 文学理论-中国-文集 ,美学理论-中国-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