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先秦两汉音乐美学思想研究封面图

先秦两汉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轩小杨,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2.0

书籍简介:

音乐因和而生。原始图腾观念的核心即是以一个共同起源来造成族群的和合,原始图腾歌舞以其特有的情感功能现实地实现着这个目的。原始歌舞所体现出的人与自然(图腾)合一的形态特征、“神人以和”的功能目的、众志成诚的情感意志、感性与理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统一的文化效用成为了华夏音乐“和”之魂的最早源头。农耕自然经济与宗法社会政治结构使得原始歌舞中的“和”意识在华夏大地落地生根。

书籍目录:

论从史出的开拓之作

素心沉稳融会贯通

绪论

第一章 乐之源

一 图腾观念下的原始歌舞

二 阴阳五行观念下的原始歌舞

第二章 乐之本

一 音乐与情欲关系的最初自觉

二 恶的时代与苦难人生的理性反思

(一)音乐本于自然与情感之“和”

(二)道德情感与自然性情两“和”争鸣

(三)在礼乐中道德情感逼退自然情感

三 大一统的时代召唤

(一)外在自然与内在情感和合于乐

(二)音乐与情感的文、质关系

(三)音乐本质的情感模式

第三章 乐之用

一 以乐致和溯源

(一)人伦之“和”质

(二)人伦之“和”有待于教

(三)以乐施教成就人伦

二 西周以“中”德、“和”德为礼乐教化之首举

三 春秋时期“中音”“和”声与“中德”“和”德的内在连接

四 孔子开创的“仁”、“礼”和谐统一的儒家乐教传统

五 礼乐批判思潮

(一)道家的礼乐批判

(二)墨家的礼乐批判

(三)法家的礼乐批判

(四)“和”目标的殊途同归

六 荀子以礼、乐中和为旨的儒家乐教传统的再发扬

(一)“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二)“化性起伪”的原则在于“性伪合”

(三)“化性起伪”的关键在于导情节欲

(四)礼、乐中和的人格要求与社会理想

七 《吕氏春秋》以“适”“全性”“化民”的音乐功能论

八 《淮南子》的“无为”新乐教

(一)与世推移的礼乐观

(二)因而无为的乐教论

(三)“无为”新说

九 董仲舒“宜于世”的乐教论

(一)“性待教而为善”

(二)“入成之以礼乐”

(三)“乐为应人作之”

十 《乐记》的情感乐教论

(一)感物生情、情动生乐

(二)情和而德,因德制情

(三)乐以和情、礼以律行,礼乐之“情”同

(四)人伦体验与体验人伦

(五)礼乐应天而制、乐教法天而行

第四章 乐之美

一 春秋时期关于“乐从和”的大讨论

二 儒家的礼、乐中和之美

(一)孔子奠定美善统一的中和审美范式

(二)荀子高扬美善相乐的中和之乐

三 道家的自然天和之美

(一)老子“大音希声”的乐妙之门

(二)庄子自然朴素的美学崇尚

四 《淮南子》的儒道和美

五 《乐记》的“大乐”之美

(一)乐之真

(二)乐之善

(三)乐之美

结束语:先秦两汉音乐美学思想历史发展的总体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先秦两汉音乐美学思想研究》以“和”作为核心与主脉,论证先秦两汉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阐述其“源和而生”、“体和而立”、“致和而用”、“比和而美”的总体特征国,揭示“和”的思想在不同观念中的共通性和历史发展的承继性,并在阐释过程中挖掘其中所蕴藏的当代文化意义。《先秦两汉音乐美学思想研究》拓展、深化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理论意义。

编辑推荐:

《先秦两汉音乐美学思想研究》对于先秦两汉音乐美学的研究,紧紧把握了这一具体历史过程,并在研究表述中显示了系统性、深刻性和开创性的特点。以“乐之源”、“乐之本”、“乐之用”和“乐之美”为章,概纳内容表现各自不同的诸家乐论见解,这里既有历时的各家乐论的概观,也有对于同一范畴下的各种乐论主张的理性的分析,这两者各成系统又组合为一,共显于同一范畴的论析之中。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先秦两汉音乐美学思想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0497073
如需购买下载《先秦两汉音乐美学思想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先秦两汉音乐美学思想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1.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J601 的主题关于 音乐美学-美学思想-研究-中国-先秦时代 ,音乐美学-美学思想-研究-中国-两汉时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