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
兔年封面图

兔年

(芬) 巴西林纳, 著

出版社:昆仑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18.0

书籍简介:

本书通过一家报纸记者护理收养一只被汽车压伤的兔子,反映了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和不和谐的关系,歌颂了忠于友谊,互帮互助,急人所难的高尚道德信条以及同严酷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勇敢抗争的精神。

书籍目录:

前言

在翻开本书之前,中国读者也许有必要对本书的主人公瓦特宁这类人物在世界文学图像中的“谱系”类型有所了解:在19世纪的德国,歌德让我们熟知了烦恼的少年维特;在20世纪,法国人加缪让我们见识到存在主义的“局外人”阿尔道夫,美国人塞林格则塑造出校园出离者霍顿,另一位美国人厄普代克,也曾让他的主人公哈里东奔西跑。现在,芬兰作家阿尔托.巴西林纳作品《兔年》中的逃离者瓦特宁又来到了中国。

作品的主人公瓦特宁,是赫尔辛基一家报纸记者,他在一次采访的路上护理、收养一只被汽车轧伤的兔子,并由此突发不归之念,开始了自己的逃离路。

在首都赫尔辛基,瓦特宁原本有一份相当不错的薪水。但即使如此,他也总是手头拮据,因为赫尔辛基的租金很贵,每个月的房租将近1000马克,瓦特宁永远也买不起房子。他买了一条船,但是那是靠借贷的。除了航海,瓦特宁没有其他的爱好。年轻时的瓦特宁,曾经满足于做一家著名报纸的记者。当他有机会采访某个受到诬告的人,或者是一个受到国家权力迫害的人时,他会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件好事,这样一来,至少有一个问题可以得到暴露并解决了。但是随着时光的消逝,他不再认为他能有所作为。他现在干的仅仅是那些非干不可的事情。在赫尔辛基,瓦特宁和他的同事们编辑的周刊对一些鸡毛蒜皮的不正之风大做文章,而对于芬兰社会所有的基本弊端却都保持着沉默。一周又一周,杂志封面上列登的全是不学无术的记者所报道的几种人的脸孔:选美小姐,时装模特,歌星们新添的孩子。他的同事也都是一些因工作受到过挫折而变得玩世不恭的人。而在报社内,即使是最无用的营销经理也知道如何支使他们这些记者。出版商要他们写什么样的东西,接着这样的文章就会出炉,报纸也就此在一段时间内声名鹊起。但报纸的成功不是靠传播真实的信息,而是靠掩盖真实的信息,他们所做的,就是把报纸办成一份充满空谈的娱乐性的读物。瓦特宁不禁愤懑地自问:这算是什么职业!

在整整一年时间南北穿越芬兰国土的旅程中,瓦特宁与形形色色的人物接触,和动物打交道,特别是与他的兔子朝夕相伴,在大自然中徜徉,践行更为真实自然的生活。瓦特宁和退休警察钓鱼,拆除木筏,参加森林灭火,在靠近北极圈的地方开垦森林,修缮简易木屋,到处干零工。这些活儿都很艰苦,但是他一却喜欢这样的工作。慢慢地,他培养出另一种感情,他认为这样的工作他必须干到他的生命结束为止。他并没有因此而被压弯了腰,相反,这样的不顾早晚的辛勤劳动,让他的身体更加强壮了。对于过去他在赫尔辛基所过的那种松松垮垮的生活,他想得越来越少。他再也没有因与新近改变政治立场的人讨论政治问题而引起的种种烦恼,欲望强烈的女人不会出现在他的眼前供他选择,例行公事式的性爱也早已经忘得一干二净。

最终,瓦特宁颖悟到:一个人只要知道如何放弃另一种生活方式,那么谁都能过他现在这样的生活。作为与瓦特宁的逃离过程逆向呈现的“反风景”,《兔年》则充分展示了20世纪70年代的芬兰丛林乡野生活,触及到了当时芬兰的社会现实,同时也绝妙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与不和谐的关系。

逃离主题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学现象,逃离者折射出的是他身处社会的荒谬,逃离者的绝望,让我们看到所谓正常生活枯燥乏味。不过,本书中的瓦特宁这个逃离者并不过分冷漠和愤怒,也非通常的旁观者、局外人,他在行动中印证出何为正确,何为人性的复归。

《兔年》初版于1975年,今天已经被译成了25种语言,其中包括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荷兰语、希伯来语和日语等。1977年这部作品在芬兰被拍成电影,2006年法国也将其搬上了银幕。

《兔年》的作者阿尔托.巴西林纳1942年出生于芬兰北部拉普兰地区的一个农村家庭。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曾在多家报纸担任记者。1964年出版第一部作品《猎熊人》(报告文学),1972年出版第一部小说《芬兰地亚行动》。巴西林纳现居住在赫尔辛基Espoo,是一位多产作家,从1972年至2007年他几乎是每年发表一部作品。巴西林纳作品的出版商说:“巴西林纳作品每年在芬兰的出版就像白桦树每年秋天落叶一样是构成芬兰秋天的一个重要元素。”巴西林纳的作品不仅在芬兰是家喻户晓,而且在国外也深受人们的喜爱。

位于北欧的芬兰有着独特和美丽的自然风光,素以千湖和森林之国著称于世。在那里,夏天的夜晚是明亮的,冬天则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严峻的气候条件,美丽的自然环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其他因素使芬兰人形成了极有特色的民族性格和文化。芬兰人善良诚实,遵纪守法,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他们身上有一种坚忍顽强的精神和异乎寻常的耐性。芬兰人为自己拥有洁净的大自然而感到骄傲,他们酷爱大自然,并且竭尽全力保护大自然。巴西林纳的《兔年》以文学作品的形式生动地反映了芬兰所具有的这些特点,通过瓦特宁与兔子的故事,读者得以更好地了解这颗宁静秀丽的北国明珠。

本书在翻译过程中,芬兰专家RistoKoivisto给了译者许多帮助,另外,本书的出版得到芬兰文学信息中心(FILI)的资助。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内容摘要:

  《兔年》的主人公瓦特宁,是赫尔辛基一家报社的记者,他在一次采访的路上收养一只被汽车压伤的兔子,由此突发不归之念,开始了自己的逃离之路。在整整一年穿越芬兰国土的旅程中,瓦特宁与形形色色的人物接触,和动物打交道,特别是与他的兔子朝夕相伴,在大自然中徜徉,践行更为真实自然的生活。在被一次次的意外打破的“正常”中,他观察着社会现状、人间百态,调整着自己探寻的方向,在行动中确认何为真实,何为人性的复归。最终,瓦特宁颖悟到:一个人只要知道如何放弃另一种生活方式,那么谁都能过他现在这样的生活。  《兔年》是芬兰当代著名幽默作家阿尔托.巴西林纳的代表作,初版于1975年。作品主人公瓦特宁是赫尔辛基一家报社记者,他在偶然的情况下开始护理,收养一只被汽车轧伤的兔子,从而开始了与各种人物接触、同大自然交流的漫游之旅。他的选择看似与社会现实步步脱节,实则渐渐走向真我。同时,他的行踪也刚好和芬兰的地理现实、社会百态及丛林乡野生活相连缀。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与不和谐的关系,人同严酷的自然与社会环境抗争的精神,是作品的着力点所在,而对人与自然统一的梦想,对人类社会中各式各样的虚伪、势利和欺诈行为的嘲讽,则是作者试图通过幽默笔法所要达到的目标。【作者简介】  阿尔托.巴西林纳1942年出生于芬兰北部拉普兰地区的一个农村家庭。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在多家报社担任记者。现居住在赫尔辛基Espoo,是一位多产作家,从1972年以来,他几乎每年发表一部作品,巴西林纳的作品在芬兰家喻户晓,在国外也深受人们的喜爱。截至2008年,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了至少45种语言。  《兔年》则被译成了25种语言,其中包括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荷兰语,希伯来语和日语等。《兔年》1977年在芬兰被拍成电影,2006年法国也将其搬上了银幕。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兔年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0409417
《兔年》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昆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8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兔年是昆仑出版社于2009.0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531.45 的主题关于 中篇小说-芬兰-现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