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45.0
本文集为作者近十年在比较诗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等领域研究的新成果。
上篇 比较文学
比较诗学
道与逻各斯/3
庄子与叔本华生命悲剧意识比较/18
中国的“文学自觉”与西方的“文艺复兴”/28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构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41
比较文学定义与可比性的反思与探索/55
从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史看文化软实力/67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80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渊源/98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三十年/113
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
把握世界学术基本动向与学术前沿:跨文明研究/127
“文明冲突”与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137
跨文化:21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主潮/142
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
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重大突破/145
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158
失语症与现代性变异/168
下篇 文论话语
文论失语症
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181
替换中的失落/195
文化经典、文论话语与比较文学/213
重建中国文论话语
中国文学理论的世纪转折与建构/224
中国文论话语及中西文论对话/232
重写文学概论/243
西方文论中国化
文学理论的他国化与西方文论的中国化/252
中国文论的西化历程/259
论中国古代文论的中国化道路/276
少数民族文学
三重话语霸权下的少数民族文学/296
多民族文学史的编写问题/307
重谈“重写中国文学史”/314
文化经典与大学教育
“没有学术大师时代”的反思/323
中外打通培养高素质学生/330
我们为什么要读《十三经>>/336
后记
道与逻各斯、庄子与叔本华生命悲剧意识比较、中国的“文学自觉”与西方的“文艺复兴”、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比较文学定义与可比性的反思与探索、从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史看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