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的汉学
漂泊的汉学封面图

漂泊的汉学

李诠林, 著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年代:2012

定价:48.0

书籍简介:

本书对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外华文、华人文学研究的学科发展、学科构建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论述。

书籍目录:

第1章 总论

第一节 台港澳地区暨海外华文、华人文学学科的发展脉络

第二节 形散神聚的学科性:研究理路与论述架构

第2章 学科本体论

第一节 世界华文文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扩展

第二节 “台湾‘回归原乡’写作”论题构想

第三节 七十年来的台湾现代文学史编纂史回顾

第四节 香港文学:汉学心态与国际视野

第五节 具体而微的澳门文学

第六节 加强第三世界国家地区华文文学的研究

第七节 加强世界华文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学科性

第3章 学科主体论

第一节 台湾作家吕赫若小说文本的文化隐喻功能

第二节 论台湾当代旅美作家陈若曦小说创作的现代派艺术

第三节 阐释学视野里的梁实秋

第四节 晚年林语堂文学的原乡文化修辞

第五节 旅英作家凌叔华的儿童题材小说透视

第六节 喧嚣都市中沉静的智慧

第七节 香港作家蔡丽双的丽质慧心

第4章 学科文本论

第一节 汉家丹青绘蓬瀛

第二节 台湾日据时期的民间方言歌谣

第三节 台湾早期闽南语流行歌的历史流变及其审美意蕴

第四节 台湾原住民作家的现代诗写作智慧

第五节 莫那能诗歌的新解读:台湾原住民进城务工者的血泪文学

第六节 旅美华文作家少君《网缘》略读

第5章 学科周边论

第一节 西川满台湾民俗题材文学

第二节 闽台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几个历史阶段及其未来走向

第三节 台湾文学:历史、政治、哲学的混响

第四节 南社交游台湾考

第五节 海外华文传媒与华文教育

第6章 学科现象论

第一节 近代以来台湾文学现代性发生过程中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

第二节 日据前台湾宦幕大陆诗人考论

第三节 台湾日据时期的岛外台湾人写作述论

第四节 两岸四地及海外华人文学中的“回归”写作

第五节 活跃于国际汉学界的华裔文学批评家

第六节 光复初期台湾的翻译文学

第七节 新世纪海外华文文学现象

第八节 海外华人文学回返中国传播现象

第7章 学科方法论

第一节 重修台湾现代文学史的几个新理路

第二节 “日本的‘台湾文学研究’”课题及其衍题述要

第三节 新移民华文、华人文学及其研究--在变与不变、隔与不隔的美丽间行走

第四节 另一种乡愁:外国汉学家的华文文学创作与华文文学研究

第8章 结论

第一节 台港澳地区暨海外华文、华人文学及其研究:漂泊的汉学

第二节 台港澳地区暨海外华文、华人文学学科的独立性--从现行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材出发

参考文献

后记并致谢

内容摘要:

《宝琛文库·漂泊的汉学:台港澳暨海外华文、华文文学学科论》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总论;第二章学科本体论,分为世界华文文学学科的研究范畴、“台湾‘回归原乡’写作”论题构想、七十年来的台湾现代文学史编纂史回顾等进行论述;第三章学科主体论,以陈若曦等作家为例进行个案分析;第四章学科文本论,以日本华文作家毛丹青等的作品为例进行文本细读;第五章学科周边论,以文化创意产业、历史、政治、哲学对于文学的影响,以及不适于列为台湾作家但却与台湾文学关系密切的来台日本作家西川满等为例,阐明台港澳暨海外华文、华人文学研究应该以开放性的眼光重视周边的文化现象,并由此反观自身的学术价值,提升自己的学术自信;第六章学科现象论,以台湾的岛外写作、华人作家的“回归写作”等为例,论述那些早已存在却还没有得到正名和应有重视的本学科领域的文学思潮和流派;第七章学科方法论,以重修台湾现代文学史的新理路、文学研究方法之研究、以“审美隔断”理论研究新移民华文文学等理论方法为例,期望对学科建设能够有理论系统方面的启示;第八章结论,归纳全篇论点,强调台港澳暨海外华文、华人文学(或世界华文、华人文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必要性。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漂泊的汉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42638700
如需购买下载《漂泊的汉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三联书店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漂泊的汉学是上海三联书店于2012.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106 的主题关于 华人文学-文学研究-世界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