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9.0
本书不是简单地讨论罪刑法定,甚至也不是要去揭示罪刑法定背后的法治意蕴。她想要描述的是罪刑法定如何在中国实现本土化这样一个学术问题。劳东燕引用了大量政治哲学方面的资料,使本书对罪刑法定的思考达到了相当的深度与广度,这是超越前人与前著之所在。本书对罪刑法定本土化问题研究的广延度与厚重度在我所读到的同类著作中名列前茅。它的出版标志着国内学界对罪刑法定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北大法学院陈兴良教授推荐本作品并为本书作序。
导论 一、民族国家的研究进路 二、两种压制性的诠说 三、现代性、法治与罪刑法定 四、基本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刑法的现代性背景:从民族国家反思刑法 第一节 透视中国刑法体系中的压制性 第二节 压制性起源的分析进路:民族国家 第三节 压制性与民族国家的战争起源及民族主义 第四节 “现代性”中的压制性反思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法治:一种自由的技术 第一节 形式“法治国”与实质“法治国”的变奏曲 第二节 “法治国”:理性化治理方式的警钟 第三节 “法治国”与普通法法治之差异
导论 一、民族国家的研究进路 二、两种压制性的诠说 三、现代性、法治与罪刑法定 四、基本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刑法的现代性背景:从民族国家反思刑法 第一节 透视中国刑法体系中的压制性 第二节 压制性起源的分析进路:民族国家 第三节 压制性与民族国家的战争起源及民族主义 第四节 “现代性”中的压制性反思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法治:一种自由的技术 第一节 形式“法治国”与实质“法治国”的变奏曲 第二节 “法治国”:理性化治理方式的警钟 第三节 “法治国”与普通法法治之差异 第四节 作为自由技术的法治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罪刑法定:刑事领域的自由技术 第一节 罪刑法定传统的分野与融合 罪刑法定本土化的法治叙事 第二节 罪刑法定的宪政基础 第三节 罪刑法定的德性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罪刑法定本土化的历史与现实语境 第一节 罪刑法定本土化的历史追溯 第二节 罪刑法定本土化的历史语境 第三节 罪刑法定本土化的现实语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罪刑法定本土化的观念性困境 第一节 《刑法》第条的观念解读 第二节 社会危害性与犯罪的概念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罪刑法定本土化的规范性困境 第一节 罪刑法定的功能局限 第二节 传统犯罪构成体系的结构性缺陷 第三节 法的明确性“泥沼”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罪刑法定本土化困境之出路反思 第一节 罪刑法定的宪政诉求 第二节 犯罪构成的体系性重构 第三节 判例制度的功能与构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远未终结的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书以对现代性的反思作为论述基点,在法治的视野下对罪刑法定本上化的意义进行追问。通过考察罪刑法定的现代背景及其在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实语境,并由此展开其在本土化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本书揭示,罪刑法定自由保障功能在我国的实现,面临着语境层面、观念层面与规范层面的多重障碍。作为刑事领域自由之技术,罪刑法定本质上是一个宪政问题。罪刑法定本土化的真正实现,必定依赖于宪政秩序的建立,同时也须凭靠包括犯罪构成体系与判例制度在内的具体制度技术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