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48.0
《经典释文》是一部集大成的音义书,是研究古汉语语音不可或缺的文献材料。本书为之建立了字头、音义、经注原文相匹配的数据库,并从其帮组及来母异读字中抽取出具有一定音义配合规律字头,以去声读破和声母清浊交替为考察对象进行研究。
序
第一章 绪论
1.1 关于《经典释文》
1.1.1 对《切韵》和《切韵》音系研究的帮助
1.1.2 对魏晋音韵研究的帮助
1.1.3 对还原上古汉语形态的帮助
1.2 关于异读
1.2.1 异读概说
1.2.2 关于异读研究的回顾
1.3 上古汉语形态研究的意义
1.3.1 对上古音构拟的帮助
1.3.2 对古汉语语法学的帮助
1.3.3 对训诂学的帮助
1.3.4 对古文字学的帮助
1.3.5 对民族语的帮助
1.4 本顼研究的特色
1.4.1 基于异读的上古汉语形态研究
1.4.2 基于数据库的全面研究
1.4.3 基于《十三经》原句的真实语境研究
1.4.4 基于上古音构拟的上古形态研究
1.5 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二章 自动使动态
2.1 关于使动态
2.2 自动使动、主动被动、不及物及物的区分标准
2.2.1 自动使动与不及物及物的辨别
2.2.2 关于“使之被动”的辨别
2.3 词表
2.3.1 使动源词为动词的使动词
2.3.2 使动源词为形容词的使动词
第三章 主动被动态
3.1 关于被动态
3.2 词表
3.2.1 非去声去声交替
3.2.2 清浊交替
第四章 不及物及物范畴
4.1 关于不及物及物范畴
4.2 词表
4.2.1 非去声去声交替
4.2.2 声母清浊交替
第五章 自主非自主范畴
5.1 关于自主非自主范畴
5.2 词表
5.2.1 非自主动词为去声
5.2.2 非自主为浊声母
第六章 方向范畴
6.1 关于方向范畴
6.2 词表
第七章 谦敬语范畴
7.1 关于谦敬语
7.1.1 谦敬语的概念
7.1.2 谦敬语范畴和方向范畴、非自主自主范畴的关系
7.1.3 谦敬语范畴的两种模式
7.2 词表
7.2.1 模式一
7.2.2 模式二
第八章 完成体
8.1 关于完成体
8.2 词表
8.2.1 完成体为名词
8.2.2 完成体为形容词
8.2.3 完成体为副词
第九章 名词化
9.1 关于名词化
9.1.1 名词化的定义
9.1.2 前人的研究概况
9.2 词表
9.2.1 自指
9.2.2 转指
第十章 名谓化
10.1 关于名谓化
10.2 词表
10.2.1 名词的名谓化
10.2.2 形容词的名谓化
第十一章 相关问题的讨论
11.1 上古汉语是否存在异读
11.1.1 清儒否定异读不可信
11.1.2 异读词和同族词是等价的
11.1.3 汉语方言中的异读别义例证
11.2 《经典释文》异读的成因
11.2.1 叶韵与异读
11.2.2 讹误与异读
11.2.3 方言与异读
11.2.4 历史音变与异读
11.2.5 假借与异读
11.2.6 形态与异读
11.3 《经典释文》同条异读和异条异读的性质区别
11.3.1 异条异读
11.3.2 同条异读
11.3.3 总结
11.4 关于形态
11.4.1 形态概说
11.4.2 上古汉语有无形态
11.4.3 上古汉语形态的特点
11.4.4 《释文》中所见的古汉语形态手段
11.5 关于去声化
11.5.1 去声的上古来源只有一类
11.5.2 “去声化”是上古汉语形态衰落的表现
11.6 《经典释文》声母异读的语音类型
一、关于异读和异读的语音类型
二、《经典释文》声母异读的声母类型
三、总结
参考文献
一、古籍和工具书类
二、今人论着类
论文类
附录
后记
《经典释文》是一部集大成的音义书,是研究古汉语语音不可或缺的文献材料。《异读之形态研究:以去声读破和声母清浊交替为考察对象》为之建立了字头、音义、经注原文相匹配的数据库,并从其帮组及来母异读字中抽取出具有一定音义配合规律字头,以去声读破和声母清浊交替为考察对象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