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格勒的圣母像
列宁格勒的圣母像封面图

列宁格勒的圣母像

(美) 迪安, 著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0.0

书籍简介:

1941年秋天,爱尔米塔什博物馆讲解员玛丽娜与其他员工一起,为了保护藏品,撤下了博物馆展出的那些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品。一个个空框架仍留在墙上……这是一部以二战为背景,以博物馆艺术为线索的长篇小说。

书籍目录:

前言

小说背后的故事

一九九五年,我收看了美国公共广播公司一档关于圣彼得堡爱尔米塔什博物馆的系列节目。第二天我在日记中写道:“特别打动我的是一件事,那件事可以写成短篇(若不是手头的研究项目,甚至可以写成长篇小说)。”纳粹围困列宁格勒的第一个冬天,爱尔米塔什博物馆的员工及其家属近两千人住在博物馆的地下室里。在战争爆发的最初几天里,他们整理打包并疏散了所有的藏品共一百一十多万件但他们仍把空画框挂在博物馆的墙上,作为一种誓约:那些艺术品会回来的。有个故事讲的是一名员工,当时住在地下室的一名讲解员,他带领人们参观空无一物的博物馆。据说他将那些画描述得细致人微,画面几乎呈现在参观者眼前。

这一情景深深吸引了我。但我是写短篇小说的,就连我的那些短篇小说,通常也带有诗歌的简短特性,因此,想到要写一部长篇小说那么大篇幅的东西,不由令我不寒而栗。更不要说是一部以一个我从未造访过的国家、一段我几乎一无所知的动荡岁月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何况还得先学门外语,学点艺术史,我自知力所不逮,只得放弃这个念头。我试图把它写成短篇,可是,其背景太广大,小小的短篇难以涵盖。于是搁笔。但我不时地回过去,重新开写,写上几页,把故事略微发展。

与此同时,我祖母被诊断出患有早老性痴呆症。一位顽强奋斗了整整一生的女人,在迟暮之年,开始回忆起青春岁月。她对我讲述我闻所未闻的往事,不少故事开头还颇为真实,逐渐地就隐隐呈现出魔幻现实主义的氛围。(侄孙女喜欢的一枚精致黄玉挂饰大大升值,成为珍贵的传家之宝,有时外人来须付费瞻仰。)我开始写她的故事,没多久,她就演变为一个虚构的人物,一位从列宁格勒围困中幸存下来的俄罗斯妇女。不经意间,我们俩就又回到了二战时期的爱尔米塔什博物馆。

《列宁格勒的圣母像》的素材收集及写作是利用数学之余的几个暑假完成的。那段时间里,我和丈夫,一位诗人,住在一个能俯瞰全城和湖景的温馨小公寓里,但公寓不够大,没有工作室。于是,在与邻居合用的没有窗的洗衣房里,我们搭了个工作间,在垃圾桶和锅炉之间挤了张书桌也许与二战时期爱尔米塔什博物馆的地下室有几分类似,干衣机发着声响,暖和肯定是要暖和多了。他上午工作,我下午工作。这部长篇写得很慢,时断时续,也没有多少期待。早餐,散一大圈步,写一两页,做饭,看一部片子。循环往复。

后记

不堪回首与刻骨铭心有选择的遗忘与记忆

圣彼得堡,美丽如童话,浪漫如情歌,辉煌如史诗。彼得大帝的理念与欧洲出类拔萃的建筑师的构想筑就了这座帝国京城无与伦比的美丽。春天,遍及全城的天然河流与运河碧水粼粼;冬天,冰雪将这座雪国巴比伦装扮得晶莹剔透。每年五月到八月,圣彼得堡成为真正的不夜城白夜时分,蔚蓝的天空中北极光奇异瑰丽,年轻人柔情依依,富丽奢华的宫殿与精美典雅的教堂给整座城市带来一派壮丽辉煌。涅瓦河哺育了灿烂辉煌的俄罗斯文化,柴可夫斯基、穆索尔斯基、肖斯塔科维奇、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大、陀思妥耶夫斯基、亚历山大.勃洛克、安娜.阿赫玛托娃……这些响亮的名字如同一座座丰碑,给这座艺术之城带来无上的荣耀。

然而,曾几何时,人类历史上一幕惨烈的悲剧在这座城市上演。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纳粹德国入侵苏维埃。同年九月二十九日,来自希特勒最高统帅部的命令写道:

“……元首已决定将圣彼得堡城从地球表面抹去。我们无意保留城内哪怕部分居民的生命。

“……建议严密封锁该城,用各种口径的大炮炮轰,长期进行空袭、直至将其夷为平地……”

从一九四一年九月八日到一九四四年一月二十七日,圣彼得堡当时的列宁格勒被德国入围困了整整二十九个月。德军对该城狂轰滥炸,共发射了约十五万发炮弹,空投了约十万枚炸弹。三年间,该城的三百多万居民中有一百二十万死于轰炸、饥饿、疾病。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二年那个阴沉残忍的冬天,城内绝大多数的食品储备毁于德军的炮火,仅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就有约五万三千居民死于饥馑。城内饿殍处处,城市面目全非,街道变成瓦砾堆,美轮美奂的宫殿之城成为一座空寂的鬼城。

战争。俄罗斯的冰雪如天然屏障,拿破仑无法跨越,希特勒也同样无法跨越这样的比喻听起来固然充满浪漫的英雄色彩,但战争本身却充满丁血腥。枪林弹雨,尸横遍野,这是一种残酷,一种充满悲壮的残酷,这种残酷因其强烈的冲突而具有可观性、刺激性,于是有《拯救大兵雷恩》,于是有《兄弟连》,向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提供有关战争的二手甚或三手信息。而《列宁格勒的圣母像》的作者向我们展示的却是另一种残酷,那个严酷肃杀的冬天,被围困的列宁格勒城弥漫着一种因其平淡、无声而更凄厉、更惨绝人寰的残酷,一种围城内一筹莫展、听任命运摆布的残酷。这种残酷太琐碎、太细小,又太沉重、太折磨人。生命在冰雪与饥饿中委顿、阒无声息地消殒。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死亡会激起幸存者的热血,战死沙场是一种壮烈,一种热血激荡无论死者还是幸存者;而在围城里,死亡如同秋叶凋零,幸存者的血冰冷凝滞他们只是冷风中战栗枝头的片片秋叶。那是世界末日的景象。

但生活之外的美好却肆意存在,比如艺术,比如自然。玛丽娜不停地记忆着空荡荡的展室里原本悬挂着的那些艺术瑰宝,这种记忆成为一种执著,甚至偏执,使她的心灵远离严酷肃杀、凄惨阴霾的现实,远离尸身横陈的列宁格勒街头美丽与神圣长留在了记忆之中……岁月流逝,刻骨铭心的记忆与有选择的遗忘庇护着她,伴随了她整个人生。

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然而,对历经苦难的幸存者而言,他们或许宁肯选择遗忘。一位参加过越战的美国退休职业军人曾来到我的课堂,当学生请他讲述在越南的经历时,他沉默许久之后说道,我宁肯忘了那一切。只是无法忘却,因为那样一种过去已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就像你的手,你的脚,无所谓遗忘,也不会妄加谈论。于是只对遥远的过去保持生动记忆的玛丽娜轻描淡写地提及当年的艰难岁月。不堪回首面对这些有选择的遗忘,我掂出了这四个字的凝重与惨痛。

所以,这并不是一本关于战争的书,而是一部关于美之不朽的书:对美的向往,对美的欣赏;美无所不在,哪怕生命消殒。美永存,人性永存,即使人世间干戈不断,烽火频仍。

去年初秋开始翻译《列宁格勒的圣母像》,在教课和家务之间,没人催,也不用赶,在一种心无旁骛而又放松的情绪里,一个场景一个场景慢慢地译……大年初一清晨,家人还在睡梦中,初稿终于完成了。整个寒假一直在反复浏览爱尔米塔什博物馆的网站,跟随着玛丽娜,徜徉在展室、画廊间,流连在画作、塑像前。修改初稿时,花费了许多精力对艺术家、艺术作品作注解,同时一遍遍重温那些艺术作品。爱尔米塔什博物馆令人深深沉醉。无论是浏览其珍贵藏画,还是徜徉在华丽的建筑中,都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狂喜,整个身心沉溺其中,尘世间仿佛真的没有什么可值得留恋。所以玛丽娜的最后结局如此完美:一位面容憔悴、身穿脏污睡衣的老妇人,拉着年轻人的手,目光炯炯地向年轻人指点着意象中的艺术瑰宝,展示着艺术的美。玛丽娜垂垂老去,心中却充满了绚丽的色彩,绝妙的构图,艺术巨匠的笔触,她的眼中闪耀着圣母般的圣洁之光,并在圣母的光辉中结束了尘世间的生命。

二○○七年十一月

内容摘要:

  小说《列宁格勒的圣母像》自如地穿越在前苏联和当代美国两个不同的时空中,这是一幅关于战争与记忆的烙印画,描绘的是爱、记忆、艺术给绝望生活所带来的美、尊严、希望。所以,我同意译者姚燕瑾老师的话:这并不是一本关于战争的书,而是一部关于美之不朽的书:对美的向往,对美的欣赏;美无所不在,哪怕生命消陨。美永存,人性永存,即使人世间干戈不断,烽火频仍。  如吉光片羽,岁月侵蚀了玛丽娜对日常生活的记忆。风烛残年的俄罗斯裔老太太记不住新近发生的事件长大成人的儿女的生活细节。孙女临近的婚礼而对过去的遥远的记忆保留完好。那是她青春岁月中,有关饱受战争蹂躏的列宁格勒城的生动图像。  1941年秋天,爱尔米塔什博物馆讲解员玛丽娜与其他员工一起,为了保护藏品,撤下了博物馆展出的那些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品。一个个空框架仍留在墙上那是艺术品终将回来的标记。纳粹德国空军开始轰炸,为了不至于丧失理智,年轻的姑娘用记忆之笔将这些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一笔笔刻印在脑海中:裸体的女子,天使,还有安详平静的圣母像。她用这种种形象搭建了一座“记忆宫殿”,她心中属于自己的爱尔米塔什博物馆。她安憩其中,借以逃避恐惧、饥馑以及出没不定的死神。那是埋葬在内心深处的避难所,直到她再次寻求其庇护……【作者简介】  黛博拉.迪安(DebraDean)在纽约戏剧界从事舞台演出近10年,后转为写作。现定居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在大学教授文学与写作课程。本书获2007年纽约时报图书奖之新锐小说作家奖。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列宁格勒的圣母像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2254381
如需购买下载《列宁格勒的圣母像》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新星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 224 印数 10000

书籍信息归属:

列宁格勒的圣母像是新星出版社于2008.0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712.45 的主题关于 长篇小说-美国-现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