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25.0
陆渊雷(1894~1955),名彭年,以字行,江苏川沙(今上海市川沙县)人。十五六岁时,从朴学大师姚孟醺学习经学小学。青年时博览群书。他的另一位老师,便是著名的章太炎先生。民国甲子(1924)年,他正式开始披览医籍,研读岐黄。1928年,陆渊雷完成了他的代表作《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奠定了他此后的学术取向与在中医界的学术地位。陆渊雷先生的中医生涯,简而言之是“半路出家,中年开业”。 是中国近代医学史上颇具影响的医学家。 《陆渊雷医学论文集》收集了陆渊雷先生从1928----1949年间在二十余种期刊上发表的一百余篇论文(包括连载)。从这些论文中读者可看到那一时期中医发展概况,且从前面的生平介绍中也会感悟作者的大致学术倾向,这些论文大致分为三部分:一、研究性论文,基本内容为对中医药发展的展望,如“中医将取何途以改良”、“中医的前途”、“国医药学术整理大纲草案”等。二、临床性论文,这批论文中也名括了这样三部分内容:一则对在临床治疗上比较有认识的疾病,从实践和理论的不同角度来加以讨论;再有在医疗实践中对用药和方剂的体会、见闻、总结等;再一类是医案,以实录的方式展现作者对疾病的诊断、用药、预后处理意见等,值得今人借鉴。三、其他论文,这类论文包括问答(也多为医案)、通讯、序文及一些感想、回忆之类的文章,也有少量的非医学论文,如陆氏的“书法浅说”就展现了作者另一方面的爱好与特长。
内容提要
医家生平
研究性论文
1.中医将取何途以改良
2.中医苞桑之系
3.答某君中医科学化问题
4.中医的前途
5.国医药学术整理大纲草案
6.西医界之奴隶派
7.旧交替中西医学进步之比较
8.中西医学进步之比较(续)
9.中西医评议
10.与人论编制中医课本书
11.从根本上推翻气化
12.从根本上推翻气化(四续)
13.从根本上推翻气化(五续)
14.从根本上推翻气化(六续)
15.从根本上推翻气化(七续)
16.从根本上推翻气化(八续)
17.肝病传脾之研究
18.舌苔
19.中医之所谓湿
20.中医之所谓湿(续)
21.中医之所谓湿(续)
22.细菌常识(一)
23.细菌常识(二)
24.细菌常识(三)
25.细菌常识(四)
26.细菌常识(五)
27.细菌常识(六)
28.细菌常识(七)
29.避免病因百病不生(一)
30.避免病因百病不生(二)
31.避免病因百病不生(三)
32.避免病因百病不生(四)
33.古中医书之术语(一)
34.古中医书之术语(二)
35.古中医书之术语(三)
36.古中医书之术语(四)
37.寒与热
38.伤寒论概要
39.伤寒论概要(续)
40.伤寒论概要
41.伤寒论讲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42.金匮玉函要略方论今释之片断
临床性论文
43.怪病奇治
44.论黑热病
45.伤寒与温热
46.热病卮言
47.古无今有的几种发疹性热病
48.湿泥草果可治伤寒乎(上)
49.湿泥草果可治伤寒乎(下)
50.国药杂忆
51.用药标准
52.用药标准
53.用药标准(续第四号)
54.用药标准桂枝
55.用药标准
56.桂枝汤新解
57.治麻风有效之国药——苍耳草膏
58.医案
59.医案
60.医案
61.医案
62.医案
63.医案
64.医案
65.医案
66.医案
67.医案
68.医案
69.医案
70.医案(续)
71.医案(续)
72.医案(续)
73.医案(续)
74.医案(续)
其他论文
75.施惠民问渊雷夫子答
76.渊雷夫子答
77.渊雷夫子评
78.答问
79.林隐滨问渊雷夫子答
80.端木栋问渊雷夫子答
81.张公让问渊雷先生答
82.答段伯阳君
83.渊雷书后
84.渊雷书后
85.墨渖四则
86.读中医审查规则感言
87.陆渊雷先生讲演录
88.上中央国医馆书
89.发刊词
90.金匮发微序
91.珍本医书集成序
92.中医内科全书序
93.题文明书局影印兰亭十二种
94.太炎先生论医集序
95.金匮今释外序(续第六号)
96.金匮今释外序(续第七号)
97.金匮要略方论今释自序
98.流行病须知叙论
99.珍本医书集成序文之公案
100.辛未级毕业纪念刊序
101.叙记
102.我们的敝高徒
103.我们的敝高徒(续)
104.中医学几个难解问题
105.书法浅说
106.书法浅说(续)
107.旁观者言
108.日本人研究中医药之趋势
109.上海国医学院之回忆
110.中医系统学生命宇宙篇之疑问与批评
111.中医系统学生命宇宙篇之疑问与批评(续)
附录
名医小传(陆渊雷先生小传)
介绍立法委员候选人(陆渊雷先生小史)
论文选编索引
出版后记
《陆渊雷医学论文集》:陆渊雷名彭年,江苏川沙(今上海市川沙县)人。他的中医生涯,简而言之是“半路出家,中年开业”。陆氏十五六岁时,从朴学大师姚孟醺学习经学小学。并接触了《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中医经典名著。使他在日后学习中,具备很高的中医书籍鉴赏力。后陆氏投在恽铁樵门下,并深受恽氏以新学理解释旧学说的思想影响。一边从师于恽铁樵学医,一边参与中医教学,这自然加快了他学习理解中医的速度。陆氏的另一位老师,便是著名的章太炎先生。陆氏对中医学术,最推崇的就是张仲景之学。他的两部成名之作(《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都是他研究张仲景医书的心血凝聚而成。陆渊雷先生是中医界的知名前辈,他留下来的文集,既可以为当今中医治学、临证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研究民国时期的中医学发展状况,提供了大量的可靠材料。《陆渊雷医学论文集》收集了陆渊雷先生从1928~1949年间在二十余种期刊上发表的一百余篇论文(包括连载)。从《陆渊雷医学论文集》的论文中读者可看到那一时期中医发展概况,且从前面的生平介绍中也可感悟作者的基本学术思想,这些论文大致分为三部分:一、研究性论文基本内容为对中医药发展的展望,从中可看到作者即使在当时的情况下也对中医的发展充满信心,如《中医将取何途以改良》、《中医的前途》、《国医药学术整理大纲草案》等。对待当时西医已进入中国,且成为主流医学的现实,一方面运用自己对西医的认识站在中医的立场上对医学上之细菌,对中医所谓“气化”提出自己在学术上的意见,另一方面对中医基本理论,如古中医书之术语,从中医角度所涉及的生理,如《舌苔》、《肝病传脾之研究》、《伤寒与温热》等,提出了颇有新意的解释和阐发。对中医经典文献的介绍,如《伤寒论概要》,尤其对科普类的医学知识介绍,如对细菌的阐释,《避免病因,百病不生》等,陆先生均以很大精力用通俗和深入浅出的语言与实例向民众普及卫生常识,从各个侧面在舆论上为中医的改良发出呐喊。二、临床性论文这批论文中包括了这样三部分内容,一则对在临床治疗上比较有认识的疾病,从实践和理论的不同角度来加以讨论,如《论黑热病》、《热病卮言》等,再有在医疗实践中对用药和方剂的体会、见闻、总结等,文中连载的《用药标准》就是这一类文章,虽然文中的有些观点是与中医的常规认识相佐,但读起来也很耐人寻味。再一类是医案,以实录的方式展现作者对疾病的诊断、用药、预后处理意见等,值得今人借鉴。三、其他论文这类论文包括问答(也多为医案)、通讯、序文及一些感想、回忆之类的文章,也有少量的非医学论文,如陆氏的《书法浅说》等,展现了作者另一方面的爱好与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