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安全制度中的同盟主义与多边主义
东北亚安全制度中的同盟主义与多边主义封面图

东北亚安全制度中的同盟主义与多边主义

许亮, 著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36.0

书籍简介:

本书是国际政治制度的研究著作,全书从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历史发展为背景进行研究。作者认为东北亚关系存在两种安全路径:同盟主义与多边主义。多边安全模式是摆脱安全困境的最佳出路,通过谈判解决国际问题是在东北亚建立多边安全机制的有益尝试。主导权的搁置、利益的可塑性、集体身份的建构和制裁权的转移,这些制度有利于建立东北亚地区的安全模式。

作者介绍:

许亮,1981年出生,山东昌乐人。2009年获国际政治专业博士学位。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工作,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为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与国际关系理论,朝鲜半岛对外关系与现代化问题等。曾承担和参与多项研究课题,发表多篇论文。

书籍目录:

内容摘要

导论

第一章 国际制度主义理论

第一节 制度主义的源流

第二节 国际政治中的制度主义

第三节 国际制度的变迁

第四节 制度间联系

小结

第二章 同盟安全与多边安全:一种制度主义视角

第一节 制度主义视角下的同盟安全

第二节 多边主义理论与多边安全

第三节 制度兼容:同盟安全与多边安全

小结

第三章 美韩同盟的转型

第一节 美韩同盟的历史

第二节 地区“警察”:美国定义下的美韩同盟

第三节 半岛“门卫”:韩国定义下的韩美同盟

小结

第四章 东北亚多边安全制度的雏形——六方会谈

第一节 东北亚的安全结构与困境

第二节 东北亚安全模式及评价

第三节 六方会谈——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的雏形

小结

第五章 变迁中兼容:美韩同盟与六方会谈

第一节 朝核问题的考验

第二节 六方会谈下的美韩同盟

第三节 变迁中的机遇与挑战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冷战后,东北亚存在两种安全路径:同盟主义与多边主义。是同盟体系主导多边机制,还是多边机制替代同盟体系?这将决定东北亚安全模式的未来走向。朝鲜核危机的爆发让这两种安全制度不期而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二者联系互动的视角。《东北亚安全制度中的同盟主义与多边主义:理论与历史》采用制度主义理论作为分析工具,选取美韩同盟与六方会谈为研究对象。
  国际关系中的制度主义理论认为:国际制度能够有效弥补国际政治无政府状态中的治理缺位。权力不是制度建立的必要条件,但却是制度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共同利益是形成制度合作的基础,而外部性收益会导致制度失衡;观念塑造国家的偏好,制度离不开观念的指导;制度建立后具有自我维续的惯性逻辑,即“路径依赖”。因此,权力分配、利益分配、观念分配和路径依赖是影响国际制度的四个因素。反之,制度也可以分配权力、塑造利益和建构观念。同盟和多边机制虽然是两种不同的安全制度,但在一定条件下,二者是可以兼容的。
  美韩同盟是冷战的产物,进入后冷战时期美韩之间权力、利益和观念重新分配,同盟难以适应东北亚新的安全形势,陷入失衡状态,需要重新定义。然而,美、韩对新时期两国同盟的定义是有分歧的:美方主张同盟能够扮演地区“警察”,管理东亚安全;而韩方希望同盟只是朝鲜半岛的“门卫”,保护韩国安全。多边安全模式是摆脱安全困境的最佳出路,但在东北亚却一直处于空白。朝核危机爆发后,六方会谈成为各方所能接受的最佳方案,也是在东北亚建立多边安全机制的一次有益尝试。
  在朝核危机中,同盟主义与多边主义发生制度碰撞,六方会谈地位提升,美韩同盟呈弱化趋势。主导权的搁置、利益的可塑性、集体身份的建构和制裁权的转移,这为六方会谈兼容美韩同盟提供了空间。当然,也存在一些变数,国内政治的反复与制度自身的脆弱成为影响二者兼容的最大挑战。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多边安全机制尚不能完全取代美国的同盟体系,二者将共存共容。未来东北亚的安全制度既不会适用“北约模式”,也不会采取“东盟模式”,而是一种嵌套式制度联系模式。中国奉行多边外交,要积极参与到东北亚多边安全制度建设中去,同时也要谨慎应对美韩同盟的转型。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东北亚安全制度中的同盟主义与多边主义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62056416
如需购买下载《东北亚安全制度中的同盟主义与多边主义》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东北亚安全制度中的同盟主义与多边主义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于2014.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731.035 的主题关于 国家安全-研究-东亚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