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客观性问题研究
裁判客观性问题研究封面图

裁判客观性问题研究

孙日华,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35.0

书籍简介:

本书从中国司法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两个方面切入,指出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对裁判客观性的挑战与冲击;整合法律、事实和社会因素,有针对性地对裁判客观性进行了维护。目的就是将司法裁判维持在一个法定的、程序化的、制度化的路径之内,防止法官任意为之。

书籍目录:

第一章裁判客观性的命题及其法治意义 一、裁判客观性的概念 二、不同角度的裁判客观性  (一)自然法学对客观性的认知  (二)实证主义法学对客观性的维护  (三)现实主义法学对客观性的质疑  (四)批判法学对客观性的解构 三、裁判客观性的特征及其对法治的意义  (一)裁判客观性的特征  (二)裁判客观性对法治的意义  (三)维护裁判客观性符合中国的法治现状 四、裁判客观性面临的冲击  (一)裁判客观性的理论挑战  (二)裁判客观性的现实危机第二章追求裁判客观性的法律因素 一、法律来源的客观性  (一)法律来源的理论与实践  (二)法律来源客观性的标准  (三)法律来源客观性的困境与出路 二、法律构造的精确与裁量基准的设置  (一)法律精确性的缘起  (二)法律精确性的设计与操作  (三)法律精确性对客观性的贡献与反思 三、法律语言的确定与模糊的释明  (一)法律和语言的关系  (二)法律语言中的不确定性因素  (三)法律语言不确定性的防治  (四)对法律确定性理想的反思第三章达至裁判客观性的事实因素 一、事实的理论界定  (一)事实的概念  (二)事实的分类  (三)事实与法律的关系 二、事实真实的标准  (一)客观真实  (二)法律真实  (三)交流共识  (四)事实真实标准的安置 三、裁判事实的形成  (一)客观事实的发生  (二)客观事实被陈述为案件事实  (三)案件事实被建构成裁判事实 四、事实认定的趋势和制度保障  (一)事实认定的科学化  (二)事实认定模式的制度完善  (三)事实认定机制的改革第四章影响裁判客观性的社会因素 一、裁判的现实困境与社会因素的引入  (一)社会转型与司法目标的多元  (二)司法职业化与司法民主化的争论  (三)二元社会与规范的缝隙  (四)建立法官与社会的交流途径 二、吸纳习惯弥合法律规范的缝隙  (一)习惯在司法实践中的定位  (二)习惯适用的前提  (三)习惯适用的方法 三、引入社会知识补充法官司法知识的不足  (一)法官司法知识的划分  (二)法官的司法知识与纠纷解决的供需失衡  (三)法官司法知识的补给与融入 四、运用民意消除裁判与社会的背离  (一)裁判中民意的微观划分与作用  (二)民意的识别  (三)民意的回应结语:本书的能与不能参考文献  一、国内著作  二、国内译著  三、中文论文  四、英文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是关于社会转型期司法裁判问题的理论著作,尝试突破分析法学对于裁判客观性问题的局限与保守,将社会法学,尤其是法律经济分析的方法引入了客观性问题的研究。  本书是在客观性遭遇质疑和攻击的声浪中,结合中国的司法语境与法治脉象,坚持捍卫裁判客观性。对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各种因素交织纠缠在一起,人们对裁判客观性的界定也必将是多元的。在各种客观性界定的迷雾之中,“拨开云雾见青天”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有一种意义上的客观性,法律人都会达成“底线共识”,那就是裁判客观性要求司法过程尽量排除主观任意,限制法官的恣意,努力发现法官行为中的可预测因素。因此,从法律、事实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因素,对裁判客观性进行“整体性解释”,重点吸纳了波斯纳对客观性的认知,即交谈意义上的客观性。本书就是从这样的层面对裁判客观性展开论述。【作者简介】孙日华,现为石家庄经济学院法政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方法论、法律经济学、司法制度。主持部级课题3项,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法学教材1部、学术专著1部。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裁判客观性问题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法律方法文库
9787511861870
如需购买下载《裁判客观性问题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法律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5 × 21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裁判客观性问题研究是法律出版社于2014.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25.04 的主题关于 审判-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