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28.0
本书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传播社会学和媒介环境学的视角对媒介与人的关系进行历史的考察,并循着传播社会学的思路,侧重研究电子媒介诞生以来媒介与人关系的嬗变和传播在规模上的新特点,重点研究网络社会传播主体的生存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总体特征。
前言
第一章 传播学基本假设及人与媒介关系的早期历史
第一节 传播的生物进化意义
传播人假说一传播与大爆炸一传播学的新视野一传播冲动论一传
播的综合研究与“大传播学”
第二节 传播的社会整合作用
传播是人的本能一人类传播的媒介因素一作为文化的传播
第三节 传播革命及人与媒介的分化
社会分工、阶级分化与文字的发明一媒介的善用和滥用一第三次
传播革命与资本主义的诞生
第四节 大众传播的发展与功能异化
大众传播与拟态环境一传播功能的分化、强化和异化一大众传播
创造公众或者传播者沦为受众一传播焦虑与精神疾患
第二章 媒介化社会的肇始与电子媒介人的崛起
第一节 电子媒介的诞生
电讯传播:第四次传播革命一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理论一社会的
媒介化与人在传播中地位的变迁
第二节 电子空间与电子人的出现
互动传播:第五次传播革命一电子空间与人的虚拟生存
第三节 电子媒介的普及与电子媒介人的诞生
电子媒介在全球范围的普及一电子媒介人的诞生一人人皆媒体的时代
第四节 自媒体与大众传播机器的对话
自媒体传播的相对优势一新媒体与传统大众媒体的竞争与合作一
传统媒体的角色迷失与新媒体的把关人困境一自媒体与大众传播
机器的对话
第三章 电子媒介人的历史地位
第一节 电子媒介人的主体性重构
电子媒介人成为新的认识主体一电子媒介人成为新的实践主体
第二节 电子媒介人的政治经济影响
电子媒介人与商议民主一电子媒介人的政治参与与透明政府一电子媒介人与礼物经济
第三节 电子媒介人的传播社会学意义
电子媒介人成为有别于传统受众的传受合体一电子媒介人成为传
播新格局的构建者一电子媒介人与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课题
第四节 电子媒介人的文化身份
电子媒介人与表现文化一电子媒介人与游戏文化
……
第四章 电子媒介人的现实困境
第五章 电子媒介人与未来社会
◎大众传播媒介过去为传播学者所赞叹的,正是我们今天所应该批判和超越的。大众传媒在过去曾经造福于民众的地方同时也参与压迫和剥夺了民众不说,其最应该被批判和超越的,是它在强化了国家机器的传播机能的同时,削弱乃至完全剥夺了民众的传播权。传播机构成为异化的统治者,而民众则由平等的传播者,而沦为需要被关照的受众。这种关照除了教化之外,也包括作为研究和算计的对象,直至成为需要严加防备的隐患。
◎从某种意义上说,与自己身边的数字鸿沟另一边的人相比,一国的网民对异国他乡的网民也许更有认同感。因为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上,所有加入某一网络虚拟社区的电子媒介人之间,都有一种同伴和朋友的感觉,而身边那些与自己意见相左、趣味不合的非电子媒介人,则被视为异己。
◎在这个时代,无所不在的网络传播环境和虚拟实在技术,让任何人都可以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意内容的传播。人们第一次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以多重身份,几乎同时参与几乎所有需要的交流。
◎正如推特的英文原意——Twtter所示,人们上微博,并不是要达成什么经过慎思的理性目标,而是仅仅想跟小鸟一样啾啾叫几声而已。虽然并不排斥少数天才人物正是合理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冲动而达成了某些经济目标,譬如脸谱、推特等网站的创始人正是因为提供了这样的服务而成为了亿万富翁,但是,他们之所以能成功,正是顺应了人类的传播天性。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电子媒介人的崛起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309082555 《电子媒介人的崛起》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1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电子媒介人的崛起是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11.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206.2 的主题关于 电子设备-传播媒介-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