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隐藏在故事背后
谁隐藏在故事背后封面图

谁隐藏在故事背后

傅跃建, 著

出版社:群众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2.0

书籍简介:

本书叙述了世界法制史和中国法制史上的经典故事并进行评析,通过经典的法学故事架构了一个结构清晰的法学知识框架,同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有有益的帮助。

书籍目录:

一、西方法治的血腥之路

金字塔下农夫陈词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悲情安提戈涅

苏格拉底饮鸩服法

古罗马第一雄辩家

耶稣受难记

布鲁诺审判

刀剑保卫的大宪章

从“一国两法”到《权利法案》

“我真正的光荣”

不倒的老磨坊

为民请命的伏尔泰

为法律强国奠基

林肯的成功辩护

魔鬼岛上的冤屈上尉

“我有一个梦想”

莱比锡法庭审判

两大法系的实验

二、东方法治的坎坷与阵痛

水与中国法律的起源

子产铸刑书

一根木头两次变法

缇萦救父废肉刑

礼法共掌《唐律疏议》

北宋阿云杀夫案

青天大老爷的儒家本色

蓝鼎元判案

中华法系的掘墓人

孙中山“伦敦蒙难记”

秋菊的困惑

冤死的老党员

“四人帮”聘辩护律师

三、百川归海的共同法理

正义女神的传说

所罗门的智慧

自然正义的胜利

五月花号公约

国王与柯克大法官

马伯里诉麦迪逊

纳粹恶法也是法吗

纽伦堡审判

底线伦理与罪恶职责

妓女的权利

美国海军史上第一冤案

尸体争夺战

死亡的权利

烟草第一案:1450亿美元赔偿

我的卧室我的城堡

考夫兰的正当期待

夹在法律与道德之间的二奶

马英九“特别费”案沾了宋朝的光

拗出来的“乖”权利

被绯闻打败的法官

四、点滴汇成宪律权威

信仰无界行为有界

黑人白人都是人

一个小出版商和两项伟大原则

水门事件法大于权

得克萨斯诉约翰逊案

总统也不例外

网络投票的平等与不平等

私产保护的宪法技术

九年之痛

国旗的尊严

收容遣送制度的消亡

地域歧视第一案

中国新闻界的9.11

丢了饭碗的举报人

五、行政恶魔终将变天使

“中华第一楼”引发行政诉讼第一案

行政处罚要讲比例原则

证监会破天荒败诉

乔占祥状告铁道部

夫妻看黄碟妨害了公务

刘家海跟公务员法干上了

长得不高有错吗

脚踏两只船的工伤事故

刘燕文把司法带进高校管理

处女“嫖娼”案判赔74元

万元交通违章罚单

六、帝王条款的民法帝国

伟大的诺贝尔遗嘱

胎儿的生命权

死亡认定

男人是否有权不当父亲

性骚扰的难言之隐

死者也有名誉权

生命的代价

无形财产更需保护

国内首例网上著作权保护案

真假“老干妈”

历经300余年的官司

王志文打一元钱官司

“蓝色风暴”掀起的风波

“钉子户”与物权法

新劳动法制约资本强权

七、宽严相济的刑法之剑

现代刑法之父

波士顿鞋匠的爱心

倒霉的警官

黑客人生

承诺就要遵守

杀人犯只有10岁

好学的绑架者

贪婪的总统

恐怖之屋十年一觉

疑罪从无

见死不救是否有罪

恐吓的代价

对“经济毒瘤”说不

八、程序筑就司法之魂

指纹学之父

穷人更需要辩护

沉默是金

世纪审判

伪证的麻烦

总统出自裁决

“美国之音”的性别歧视

杨乃武与小白菜

不正当诱惑

有救济的权利才叫权利

迟来的正义

律师的尴尬

后记

前言

有位诗人说过:“法律的过去隐藏在原始的岩石里,是漫长的岁月一点点地将它造就。”这就意味着我们目前的法律背后还有不为人们所注意或重视的法律,我们对自己生活的时代中的法、对自己委身其下的法的理解,必须透过法律发展史、思想发展脉络才能深刻、才能正确。

理解法律的关键,时常在法律以外。“谁隐藏在故事背后”有两层意思,即历史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一是谁隐藏在故事背后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现在之法是过去之法的必然发展,是法史之链上的短暂一环,这不仅体现在前两章(讲述中外法制史和法理史),而且体现在其余各章中(讲述各个部门法理念的发展历程);二是谁隐藏在故事背后是全面的法理念,不仅是法制史法学思想史的理念的延伸,也是各个部门法、各个知识与生活领域的理念的延伸。正是基于上述两个原因,这些原本属于“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只供茶余饭后的谈资,才有了新的意义。

伴随着火的发明、语言的产生和家庭的出现,产生了人类社会最初的制度和习俗。在漫长的岁月里财产的概念发生着变化,最初的部落财产概念逐步被宗族财产、家庭财产、个人财产的概念所取代,于是形成了私有财产制度和所有权制度,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家庭婚姻继承制度,为解决争斗、伤害和杀人,社会群体创造了解决争端的习俗,于是产生了伤害赔偿制度。这是法律发展的一条主线,许多法律故事都由这条线编织而成。

文字是一种符号,它记载着法律演进的历史,并成为法律传播的一种方式。法律是由一系列事件所组成的鲜活、生动的画卷。因此,法律的历史充满了故事。法起源于人类的“行为习惯”,而法的本质就是“公平正义”。因此,一切法律的故事都是关于“公平正义”的故事,是,关于人类的“自由平等”的故事。自古以来,人类对“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的热切追求,已成了全人类共同的一个梦想,而那些世界各国世代流传的经典法律故事,就成为了一座座记录着人类文明足迹的里程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遗表不随诸葛死,《离骚》长伴屈原清”,说的就是这些经典的不可磨灭的生命力。人类之所以能进入当今这样一个基本理性而法制的时代,是因为他在不断反思和修正过去的各种“故事”。作者试图通过一个个经典法律故事的讲述,唤起我们对法律存在和法律意义的思考。

全书共八章,从中外法制史学、法理学到宪法学、行政法学、民法学、刑法学再到程序法学,通过最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法学故事架构了一个结构清晰的法学知识框架,深深烙上了社会发展的印记,同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有有益的指导和帮助。从法律发展的最初线索到法律发展的更高境界,作者引领我们拜谒了法律发展史的重大界碑,汉谟拉比从神手中接过的人类历史保留最完整的奴隶制成文法典、古希腊人的法律智慧、罗马帝国境内万民都适用的万民法、中世纪教会的火刑柱、英国的普通法和衡平法、美国的宪法、中国古代的唐律等,这些界碑展示了人类法律文明史艰苦跋涉的里程以及人类在各个时期取得的法律成就;子产铸刑书、缇萦救父废肉刑、国王与柯克大法官的争论、马伯里诉麦迪逊、纽伦堡审判、米兰达规则等,这些法制史上的创举,揭示了人类坚持不懈追求正义的努力,改变着历史。推动了世界法制朝着文明方向发展,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法制的发展和提升;为“四人帮”聘请律师、“老干妈”的商标权之争、王蒙等作家状告网上侵权、孙志刚的惨死案、齐玉苓诉求公民受教育权、蒋韬诉求平等权案、乔占祥状告铁道部等经典个案,均显现出个案推动制度变迁的轨迹,是司法制度改革的推手,推动了中国近年来的刑事司法制度改革和国家的法治化进程。正是这些案件展示了正义被玷污后的悲剧,暴露出我们在制度上存在的缺陷,引起了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这些故事都与某个人生死相关,更与人类的发展荣辱相关。此后在司法领域加速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或许就是这些案件发生影响力的初步见证。或许有了这些著名案件,法律才开始逐步健全和完善。随着时间的流逝,或许这些案件大多已离开了当下公众的视线,但无论如何,其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沉重而久远的。

庞大的法律体系,使我们无法毫无遗漏地尽情享受其全部的内容,只能“有所不为”,将一些在世界法制史上或者今天的中国具有重要和普遍意义的经典故事与读者分享,在每个故事之后都有关于故事的法学意义揭示。故事叙述流畅,故事点评简练。笔者希望读者在品读经典法学故事时,能通过一些人物和事件,直观、深入地了解一些法理及法律文化,清晰地知晓世界法制发展的脉络,了解一些法律的缘起,同时也理解法律的功能,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

轻松阅读法学经典故事,轻松掌握法律知识,这就是作者的初衷。

后记

时值此书付梓之际仿佛总有话要说,然而,提笔却不知从何说起:江郎才尽!

有些话尽管有落俗之嫌,但绝非矫情作态,我自认为是出自内心的,20世纪70年代末退役从警,我就与法律结下了不解之缘。1995年被授予“浙江省(首届)杰出法学青年”称号后,我深感名难副其实,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与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行家为伍,自惭形秽,有“混入革命队伍”的感觉。所以只有鞭策自己,克服眼高手低的恶习,奋起直追,以弥补先天的不足,为神圣的法律尽点绵薄之力。

本书的出版除了本人的努力之外,还凝聚了许多人的心血:在此书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诸位师长的指导教诲,这种感激无以言表。学友的宝贵意见,使我受益匪浅。德高望重的刑法学泰斗高铭暄教授拨冗赐序,刑法学一代宗师马克昌先生欣然为本书题写了书名,体现了前辈对后辈的提携奖掖和关爱之情。群众出版社编审张忠华大姐对该书倾注了大量心血,使拙作有与同仁交流的机会。

每年的学术年会及其他学术研讨活动,给我提供了极好的向师长、挚友讨教的平台和机会,每逢此时我与皮艺军、刘广三、康均心、张少军、王大为、武伯欣、郝宏奎、周良沱、肖建鸣、李玫瑾、陈雷、邱格屏、阮方民、孟昭武、于世忠、车承军、卜安淳、岳平、章剑、张昌荣、陈利、杜江、刘文成、张杰、周建军等良师益友便自发地相聚一堂,大伙谈笑风生,坐而论道,其乐融融、受益无穷,当然也少不了醉人的佳醇和清香的好茶,这时大伙都觉得相聚的机会太少,相处的时间过得太快。在这不经意间,我学到了许多,得到了许多。确切地说,本书中的许多观点或思想并非本人原创,原本就属于他(她)们。他们的给予都刻在我记忆的硬盘里,既不会被删除,也休想覆盖。他们的热心怂恿和煽动是我写作此书动因之一。

思辩是痛苦的,写作是快乐的,我也把此称为:痛苦并快乐着。

在写作过程中,有幸得到了众多挚友在诸多方面真诚无私的支持。没有他们的鼎力相助,此书是很难付梓出版的。本书的写作中,还借鉴、引用了许多他人的已有成果,参阅了教材、报刊、专著等诸多介质的资料和案例,为便于阅读及编辑体例,在书中未能一一提及,在此一并表示对编著者由衷的感谢,望见谅为幸。

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没有他们的鼓励、理解和支持并催我前行,我是不可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涉足“非正业”的法律学术研究,更不可能有拙作的问世。

用这种文体涉及如此重大的话题,对我来说是一种尝试。无论是理论的探讨还是司法实践,在许多问题上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达成一致,或许需要人们超越历史时限,从更久的时空来评价。按惯例,结尾处我应当说一些诸如“由于时间仓促,不当之处在所难免”的话。这确实是“不是理由的理由”。想出书,时间又太仓促,那不是忽悠读者吗?所以此时我更想说的是:本书中的许多观点,属本人的一管之见,定有偏激和不足之处。又鉴于本人孤陋寡闻,视野局限和学识之浅,本书的谬误及疏漏不当之处实难避免,将此书呈献给读者,算是投石问路,效果如何,恳切地静待智者的回应,恳求读者赐教和匡正。

是为后记。

傅跃建谨识

2008年春于婺州滴水斋

内容摘要:

  本书力图以通俗的语言阐述法律的精义,凝结着作者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历史性思考,而且,作者用文学化的语言酣畅淋漓地将这些思考充分表现出来,既生动形象,又寓意深刻,令人耳目一新。我们有理由相信,本书的出版发行将会有利于我国在法律宣传和法律教育方面研究的丰富和深化。这不是一本简单的法律故事集,这是作者试图建构自己理想中的法学大厦。所以,本书在正确地运用我国各个部门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来分析解决现实的突出问题外,十分注重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相对稳定性和时代特色,特别是为了适应国家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本书将重心放到了晚近人们较熟悉的案例上。案例都已成为历史,但是,对案例的解读却折射着当代的法律思想之光。  本书共八章,从中外法制史学、法理学到宪法学、行政法学、民法学、刑法学再到程序法学,通过最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法学故事架构了一个结构清晰的法学知识框架,深深烙上了社会发展的印记,同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有有益的指导和帮助。从法律发展的最初线索到法律发展的更高境界,作者引领我们拜谒了法律发展史的重大界碑,汉谟拉比从神手中接过的人类历史保留最完整的奴隶制成文法典、古希腊人的法律智慧、罗马帝国境内万民都适用的万民法、中世纪教会的火刑柱、英国的普通法和衡平法、美国的宪法、中国古代的唐律等,这些界碑展示了人类法律文明史艰苦跋涉的里程以及人类在各个时期取得的法律成就;子产铸刑书、缇萦救父废肉刑、国王与柯克大法官的争论、马伯里诉麦迪逊、纽伦堡审判、米兰达规则等,这些法制史上的创举,揭示了人类坚持不懈追求正义的努力,改变着历史。推动了世界法制朝着文明方向发展,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法制的发展和提升;为“四人帮”聘请律师、“老干妈”的商标权之争、王蒙等作家状告网上侵权、孙志刚的惨死案、齐玉苓诉求公民受教育权、蒋韬诉求平等权案、乔占祥状告铁道部等经典个案,均显现出个案推动制度变迁的轨迹,是司法制度改革的推手,推动了中国近年来的刑事司法制度改革和国家的法治化进程。正是这些案件展示了正义被玷污后的悲剧,暴露出我们在制度上存在的缺陷,引起了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这些故事都与某个人生死相关,更与人类的发展荣辱相关。此后在司法领域加速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或许就是这些案件发生影响力的初步见证。或许有了这些著名案件,法律才开始逐步健全和完善。随着时间的流逝,或许这些案件大多已离开了当下公众的视线,但无论如何,其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沉重而久远的。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谁隐藏在故事背后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1443239
如需购买下载《谁隐藏在故事背后》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群众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谁隐藏在故事背后是群众出版社于2008.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09.9-49 的主题关于 法制史-世界-通俗读物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