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私情
暂无封面,等待上传

儿女私情

(美) 张错, 著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14.0

书籍简介:

本书是著名诗人张错先生的美文小品合集。本书记下了张错先生关于亲情、友情等方面的亲切文字。

书籍目录:

>>> 《今日美国》2006年度好书 :不存在的女儿前言

第1辑

写给女儿的祷文

论难舍

论成长

十八弦

寻梦

第2辑

春深的城市

夏的原乡

悲怆奏鸣曲

失乐园

怀旧

剑问

第3辑

流浪者的夜歌

怨藕

伤汉章

有感三帖

秋魂

保罗.安格尔与火狐狸之声

第4辑

春望古意

梦遣情

前言

读完这本书,应该知道所谓儿女私情,其实也是家国大事,正如简?编散文选时对那篇《十八弦》的评注:“就文化归属而言,美国是张错的‘异国’;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女儿来说,中国却是她的异国。”由于这种文化换位,产生了极为错综复杂的感情,长居在外的我,对祖国家乡不断酝酿出边缘性的渴切情怀,而生长在海外的两个女儿,却以父亲的异国作为她们的家乡依归。

于是我开始发觉,儿女私情其实是我的家国倾诉,同时也是中西两极的矛盾与融洽。我是学比较文学的,也在美国南加州大学讲授中西文学比较及中国文学,上述的矛盾与融洽,其实也是一种学术性的历史话语;其中殊相是女儿与我之间的事件,但共相却是天下父母心,我借她们来倾诉,一浇自己心中的块垒。

到了第二辑,这种家国孺恋之情更为明显。本来我有意以春夏秋冬四季作为文学主旨,作循环复始的叙述,春深写台北,夏至述童年,秋魂怀汉章。另有一篇“冬旅”,本来准备写在华盛顿首府的国会图书馆,找寻梁宗岱遗作的,结果却不知为何,像其他许多散文一样,一直未写出来,但也不打紧,心中一直就怀有一种道家残缺之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种种事件难以成全,皆是正常。另一方面,我常觉中华民族从历史发展而言,能够成为一个伟大民族,不只因为它能兼容并蓄,更伟大的是这种理念胸襟,就像美国建国理想的熔炉,以及近年强调的“文化多元主义”,至于成败得失,自有青史留迹。尤其是语言,因为它是文化产物,不能独一而存,而文化更是日积月累的成果,无法更改,也无法代替,就像一个人的成长,他的过往,就是他的身份名分。

后面的两辑,虽是忆怀或悼亡之作,但对我的重要性一点不逊于前面两辑。梁宗岱是广东才子,但我对他与沉樱两人的兴趣不止于乡情。英人艾克敦(HaroldActon)(他是陈世骧先生的老师)的留华回忆录里,有对梁氏一口流利法语与倜傥神采的描述,令人钦慕不已。但汉章是我的好友,我也是他出道后筹拍种种电影时的“智囊”之一,一直到《怨女》为止,我都为他进露的才华不断欣喜赞叹,可惜他是一颗流星,一闪即逝,只能令人永远怀念。1988年我在台湾地区客座于政治大学与中山大学两校,适巧保罗.安格尔与聂华苓夫妇来台,与我故地相逢,倍添欢愉。那年刚巧是他俩结婚十八周年纪念,我写这篇忆怀之作与翻译保罗.安格尔的诗歌《火狐狸之声》时,心里充满欢欣喜悦。他们夫妻俩的恩爱鹣鲽之情,人间少见,自保罗逝世后,华苓的孤独悲苦亦令我神伤。保罗有如一面镜子,给她映照与支持,一旦镜子消失(这种比喻其实非常后弗洛伊德),她就显露出柔弱的一面。我常捧读她的传真书简黯然良久,甚至垂泪。我希望借上面这篇散文能收入集子的机会,可以让她重温一次旧日欢愉。她现在正努力整理保罗的回忆录以出版,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回忆中,我愿意奉上另一份回忆。

最后,师情浩荡,施友忠老师已九十多岁了,我和他在洛杉矶相处竟也近二十年了。虽说不是朝夕聚首,但我一直珍惜相聚的缘分,他闲云野鹤的性格,多少影响了我处世的心情。老师上课喜欢引用好友郑骞先生编选的《词选》和《曲选》,我特别喜欢元人沈和的一首《仙吕赏花时》,也许可以用来做这篇前言的结语休说功名皆是浪语,得失荣枯总是虚,便做到三公位待何如?如今这等时务,尽荆棘是迷途。

便握雾□云志已疏,咏月嘲风心愿足,我则待离尘世访江湖,寻几个知音伴侣,我则待林泉下作樵夫。

“我则待”三字可圈可点,大概亦是人世间一种希冀,一种期待罢了。

是为后话。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儿女私情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7534378435
《儿女私情》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南京出版单位江苏教育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4.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152 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儿女私情是江苏教育出版社于2006.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712.65 的主题关于 小品文-作品集-美国-现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