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与集体行动的逻辑
公平与集体行动的逻辑封面图

公平与集体行动的逻辑

夏纪军, 著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20.0

书籍简介:

在经历了30多年经济高速发展之后,中国社会出现了种种社会失范现象,社会的不安、焦虑甚至有时是愤怒情绪不断滋长,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我们今天的问题可以看作是中国社会从一个封闭单一的社会走向一个开放多元化的社会过程中的社会规范转型问题。这个转型,不仅仅是需要建立一些新的社会规范,更重要的是指社会规范执行逻辑的转型。本书体现了作者过去十几年对公平与社会规范问题思考的一次梳理,在这一思考过程中,我一直在试图寻找道德或社会规范背后的理性基础。第一章是在行为经济学参照点理论框架下重新表述“何为公平”,并通过实验证据回答“为何公平”,从而为接下来的理论模型构建理清行为假设。第二章在公平互利偏好假设下构建了一个公平互利模型,第三章将该模型应用于信任问题的分析,通过引入利他与互利偏好区分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以此刻画一个社会的信任结构。第四章通过一组三重博弈实验度量和分析了人际信任水平以及结构特征。第五章在已有公共品实验文献基础上梳理公共品自愿供给行为背后的行为特征,尽管利他、奉献等因素在公共品供给中也存在影响,但是占主导性影响的还是人们的公平互利性。第六章根据自愿合作的不同行为基础,从互利均衡的协调与社会认可的供给与需求两个角度分析社会距离对自愿合作效率的影响。

书籍目录:

1 公平诉求 1.1 何为公平 1.2 为何公平2 公平互利: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2.1 公平互利模型 2.2 应用:最后通牒博弈 附录2.1 互利均衡存在性定理证明 附录2.2 定理2.2证明 附录2.3 定理2.3证明 附录2.4 投资博弈信任均衡证明3 公平与信任 3.1 何为信任 3.2 信任的行为基础 3.3 信任模型 3.4 信任行为特征分析 3.5 结论 附录3.1 定理3.1证明 附录3.2 定理3.2证明4 中国的信任结构及其决定 4.1 模型假设与研究方法 4.2 实验设计与程序 4.3 实验结果分析 4.4 结论5 公平互利与公共品的自愿供给 5.1 实验中的自愿供给行为:“失误”还是“爱心” 5.2 公共品自愿供给的机制设计 5.3 结论6 社会距离与自愿合作 6.1 社会距离与互利博弈协调 6.2 社会距离与社会规范的执行 6.3 结论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公平与集体行动的逻辑》的主要内容包括:第1章是在行为经济学参照点理论框架下重新表述“何为公平”,并通过实验证据回答“为何公平”,从而为接下来的理论模型构建理清行为假设。第2章在公平互利偏好假设下构建了一个公平互利模型。第3章将该模型应用于信任问题的分析,通过引入利他与互利偏好区分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以此刻画一个社会的信任结构。第4章通过一组三重博弈实验度量和分析了人际信任水平以及结构特征。第5章在已有公共品实验文献基础上梳理公共品自愿供给行为背后的行为特征,尽管利他、奉献等因素在公共品供给中也存在影响,但是占主导性影响的还是人们的公平互利性。第6章根据自愿合作的不同行为基础,从互利均衡的协调与社会认可的供给与需求两个角度分析社会距离对自愿合作效率的影响。【作者简介】  夏纪军,2003年获得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长期从事行为经济学、产业组织、公共经济学等领域研究。曾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公平与集体行动的逻辑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当代经济学文库
9787543221901
《公平与集体行动的逻辑》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格致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4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公平与集体行动的逻辑是格致出版社于20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20 的主题关于 公共物品-供给制-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