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60.0
《反不正当竞争法》具有条文简略、言词宽泛的特点,使用了“正当”、“诚实”、“习惯”等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的“道德语言”。这些语词为法律实施提供了赖以进行的价值判断和思维方向,本身并无固定权利义务内容,必须借助司法的能动性,依靠法官的判断和甄别,在具体的情节中才能转化为一种真实、可救济的权利或义务。反不正当竞争法与法院的司法判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其起源看,外国不公平竞争法源于法院民事判决所形成的基本原则。我国反不正当竞争的司法审判已久有较长的历史,形成了大量的司法裁判文书。这些裁判文书不仅“物化”了当事人的利益冲突,记录了法院判断、衡平纠纷的过程和结果。同时,这些文书隐含着丰富的司法经验。
序/刘春田
致谢
第一章 立法目的的司法践行:以消费者保护为中心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目的
一、立法目的之确立
二、立法目的在司法中的功能
三、立法目的之尴尬境地
第二节 围绕“消费者”保护的争议
一、学术上的分歧
二、立法上的不同做法
三、分歧的原因
四、我国立法中的“消费者”
第三节 目的条款在司法中的运用
一、间接保护受到普遍重视
二、消费者直接保护的“春秋战国”
三、司法的保守与作为:“法释[2007]2号文”之检讨
四、进一步的思考:司法如何保护消费者
第二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
第一节 “经营者”之困
一、立法的谜面
二、司法中的不同做法
三、简短的评析
第二节 “竞争关系”的逻辑与经验
一、望文生义,可怕的望文生义
二、竞争关系的界定
三、有待深入的问题:“竞争关系”对案件的影响
第三节 不正当竞争案件的类推适用
一、类推的机理
二、示例式立法的漏洞填补:不正当竞争案件中类推为何重要
三、不正当竞争案件中类推的运用
四、类推适用与一般条款的关系
第四节 在规范的丛林中:竞合,抑或想象竞合
一、规范层面:竞合,抑或想象的竞合
二、请求权层面:择一行使,抑或同时行使
三、责任层面:在竞合与不竞合之间
第三章 一般条款的司法实现
第一节 一般条款的可诉性
一、一般条款为何具有可诉性
二、一般条款可诉性在司法中的运用
三、从可诉性检讨我国一般条款的立法技术
四、民事案由:一般条款可诉性的技术支持
五、一般条款的适用条件
第二节 一般条款案件的说理
一、概述
二、说理的路径:一般条款具体化
三、说理的逻辑方法:法律论证的运用
四、说理的“场景”:个案情节的构建
第三节 拓展一般条款适用的可能:以不道德的促销为例
一、滥用他人的同情心理和慈善心理促销
二、干扰性促销
三、低俗促销
第四节 一般条款案件的司法类型
一、概述
二、适用一般条款的主要案件类型
第四章 商业标识
第一节 作为法益的商业标识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为何是法益
三、法益如何保护
四、进一步的思考:商业标识消极防御权的抗辩理由
第二节 商标
一、商标无论注册与否,知名就保护
二、知名状态不以驰名为唯一条件
三、对不同知名度的商标采取不同程度和范围的保护
四、不同的知名度的商标救济方式不一致
第三节 企业名称
一、企业名称的知识产权属性
二、企业名称的范围
三、企业名称消极防御权的范围
四、境外企业名称“傍名牌”问题
第四节 域名
一、域名的权利属性
二、域名保护抑或商业标识在因特网上的保护
第五节 人格符号:商业利用的初步实践
一、概述
二、当事人的金钱请求与法院的支持
三、人格符号的财产属性
四、人格符号商业价值之体现
五、人格符号的保护模式
第六节 一地鸡毛:“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
一、难以领会的语言
二、不可捉摸的边界
三、难以预估的危害:以药品名称为例
四、对策与建议
第七节 其他识别性商业标识
一、广告语
二、作品标题、栏目名称、丛书题目、组合名称
三、店铺风格、工作服装和道具式样
四、楼盘名称
第八节 不具有识别功能的商业标识
一、关于质量标志
二、代号、型号
三、条形码
四、标识方式对识别性的影响
第五章 知识产权的冲突与协调
第一节 现有规范的评述
一、《关于解决商标与企业名称中若干问题的意见》
二、最高人民法院对权利冲突的规定
第二节 权利相容:权利冲突的逻辑起点
一、权利为什么相容
二、司法中为什么要考虑权利相容的逻辑优先性
三、权利相容的考虑因素
第三节 知名度在权利冲突中的地位
一、权利冲突的前提
二、权利冲突的时间判断标准
三、知名度与权利的保护
四、有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知名度的司法规则
第四节 权利冲突的协调规则
一、先占规则
二、准则主义:法定权利优先
三、权利层级化:权利的位阶与强弱
四、知名性优先,有限相容:一种可能方案
第五节 权利冲突外观下的侵权
一、侵权构成的判断要素
二、责任方式的适用
第六章 误导
第七章 商业诋毁
第八章 商业秘密
法律规范并非彼此孤立地存在,其间有各种意义脉络的关联。这种关联既包括构成外部体系的概念形式上的关联,也包括构成内部体系的法律原则上的关联。外部体系以抽象概念为构造基石,其固然可使法律规范保障最大可能的概观性和稳定性,但难以避免其内容空洞化之危险。概念的抽象化程度越高,内容就越空洞。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在经验与制度之间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11808691 如需购买下载《在经验与制度之间》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法律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6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在经验与制度之间是法律出版社于201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22.294.5 的主题关于 反不正当竞争法-案例-分析-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