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42.0
本书主要是讨论了交通产业,特别是与汽车相关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书中将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加以介绍,综合了多位学者的观点,全面介绍了与汽车相关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书的读者对象广泛,适合一般读者对我国交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解,同时也向从事交通方面研究的人员介绍了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前景,有利于其开展研究工作。
译者序前言第一章 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危机面对的挑战技术层面之外关于本书参考文献第二章 个人绿色交通工具的过渡方案——氢燃料电池案例氢燃料电池及其潜在优势氢能及其自身的问题未来模式及其评估向氢燃料电池形式的交通方式过渡案例分析:阿姆斯特丹氢能燃料电池公共汽车的用户认可度结论参考文献第三章 未来如何发展——持续发展电动车电动车的理想与现实多功能车辆(MPVs)的优势结论参考文献第四章 混合动力车(HEV)与燃料电池车(FCV)的技术竞争技术竞争及转变的理论技术体系中的HEV和FCV结论不同车辆的环保性能HEV和FCV的制度框架关于FCV和HEV的市场因素技术体系指标概述有关FCV和HEV的工业活动结论参考文献第五章 汽车工业的制度化变迁——燃料电池技术的制度化过程制度理论燃料电池技术的制度化燃料电池汽车制度化的源泉结论参考文献第六章 汽车工业的系统改革——通过微型工厂零售获得可持续发展现行方法的局限功能和系统改革产品服务系统汽车工业的微型工厂零售在汽车工业的微型零售业中建立产品服务系统的优势结论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参考文献第七章 通过重新本土化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地区的社会文化基础地区的环境基础地方的经济基础可持续经营规模的重要性地方可持续发展——经营模式的新时代结论参考文献第八章 模块化的绿色汽车Ridek—— 一种新型电池电动车EV1电动车新型汽车参考文献第九章 通过技术发明使个人出行更加便捷的社会性分析——SPARROW和GIZMO事例作为社会学习原动力的有限社会技术实验可替换燃料汽车在个人交通应用中的案例将Sparrow 和 Gizmo 作为有限社会技术实验参考文献第十章 成功的可持续发展系统变革的七个特点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改革可持续性系统改革方法结论和建议参考文献第十一章 日常驾驶背后的政府推手——促进可持续技术发展的项目中,自主协作关系的协作和信息化挑战方法论成果探讨结论参考文献第十二章 汽车产业链中过程和产品导向的环境政策——以宝马和通用汽车为例生产链中的环境保护活动环境法规的现代化汽车产业链中的环境法规结论参考文献第十三章 印度两个城市中压缩天然气的应用——这是如何完成的技术体制和转型理论的研究现状有关替代燃料应用的技术改进框架案例研究:孟买和新德里分析结论参考文献第十四章 城市交通的区域性需求公共交通的困境日益城市化的世界基础设施的需求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设计理念结论参考文献第十五章 中165小型企业网络环保管理系统——扩大交通运输领域环保管理的应用中小型企业采用环境管理系统的推动因素与阻碍因素为中小型运输企业开发一种网络工具结果结论参考文献第十六章 汽车产业的新技术通用汽车公司自治理念:重塑汽车理想宣言GM Hy wire:概念的证明和世界第一辆燃料电池线控汽车GM Sequel:世界第一台可靠的燃料电池汽车结论第十七章 结论——我们在何时何地才能买到合适的汽车未来能源与动力现实世界中国下一代主要发明参考文献附录缩写词
《未来的交通:交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讨论了交通产业,特别是与汽车相关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书中将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加以介绍,综合了多位学者的观点,全面介绍了与汽车相关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书的读者对象广泛,适合一般读者对交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解,同时也向从事交通研究方面的人员介绍了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前景,有利于其开展研究工作。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未来的交通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111370123 如需购买下载《未来的交通》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2.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37 | 印数 | 3000 |
未来的交通是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2.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512.3 的主题关于 交通运输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 的书籍。
周红梅, 著
胡鞍钢, 石宝林, 主编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可持续交通课题组,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 著
张周堂, 著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可持续交通课题组,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 著
江玉林, 主编
汪光焘, 等编著
中国中心城市交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学术委员会,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中国城市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 编
中国可持续交通课题组,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