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情仇
世纪情仇封面图

世纪情仇

方明, 著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5.0

书籍简介:

本书在搜集、考证大量史料基础上,在保持历史真实的前提下,以文学的笔法,在政治斗争的大背景下,真实表现了发端于黄埔军校的国共两党将领们沿着“同学、战友、敌手、朋友”的变化轨迹表现出来的独特交往。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书籍目录:

楔子

用血的教训换来的军校

军校的灵魂:蒋介石和周恩来

大时代的将才孵化器

声名显赫的教员和学员

黄埔岛今昔

第一章时代的召唤

第一节携手创黄埔

多方力量的凝聚

校长人选风波

国共精英黄埔共事

蒋介石容不下的政治教官

蒋介石笼络周恩来

“我反蒋没有个人恩怨”

“红色教官”

几名黄埔名将的命运纠葛

光彩熠熠四期生

第二节优秀师生共聚黄埔

蒋介石与他的救命恩人陈赓

陈赓为宋希濂挑担结谊

陈诚赢得蒋介石的青睐

影响杜聿明一生的人和事

毛泽东和周恩来曾看中胡宗南

晋升最快的关麟征

王尔琢、贺声洋、黄鳌协助郑洞国

林彪曾与他同学

第三节分歧初显

矛盾的激化

“青军会”出风头

“孙文主义学会”的火药味

黄埔两派的明争暗斗

杜聿明投奔蒋介石

第四节东征、北伐共生死

学生军初露锋芒

周恩来筹建铁甲军队

东征中的齐心协力

陈明仁赢得蒋介石的赞赏

陈诚一炮“走红”

周恩来选中叶挺

携手北伐与潜在危机

第二章分道扬镳

第一节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

蒋介石对共产党动手了

“到底打不打国民党的旗”

火中涅榘

第二节各为其主

陈诚不敌林彪

宋希濂选择了蒋介石

誓不两立黄埔生

红军中的黄埔生遭劫难

第三节“围剿”与“反围剿”

跳出包围圈

庐山,“剿共”训练营

蒋介石与陈诚的相互依存

胡宗南得宠

蒋介石利用卫立煌

宋希濂和瞿秋白

第四节相会古城

请战风波

恢复往来

陈诚的固执与卫立煌的转变

第三章同仇敌忾

第一节捐弃前嫌共御外辱

抗战还得谈判!

壮哉,黄埔师生

陈诚助蒋下决心

黄埔精英联手血战淞沪

宋希濂亲兵爱将

卫立煌与中共高层的往来

朱德肯定卫立煌

同祭名将戴安澜

关麟征遭冷落

李弥的升迁

第二节互敬互重携手同仇

政治部主任和校长的恩怨纠葛

卫立煌的“入党”风波

礼尚往来

“我不能打八路军”

第四章谈判桌上的较量

第一节祥和与机锋

新一轮的较量

蒋介石欲摆“鸿门宴”

毛泽东重庆访友赢声誉

夹缝中的张治中

第二节共绘“蓝图”

停战令及其他

马歇尔的介入

三委员

耿飚与陈明仁“打赌”

“就用这个欢迎老同学?”

“你也是黄埔生?”

第三节谈判破裂

纸上的蓝图

“学生是三期的”

和平烟幕下的针锋相对

告别

第五章战场上的较量

第一节硝烟再起

历史不可逆转

胡宗南“打不过”老同学陈赓

杜聿明执行蒋介石最后的命令

“卫”道士的悲哀

陈明仁让林彪吃了“亏”

郑洞国投诚

二十年一致后的背叛

陈诚惹众怨

第二节与蒋决裂

曾泽生率部投诚

傅作义英明抉择

陈明仁岳麓山举义

第三节愚忠的代价

宋希濂与陈赓的重逢

杜聿明被俘

出尽洋相的李弥

第四节大一统

“共产党的”代表

肱股之臣

“恩来像是变了个人”

周恩来为张治中化忧

第五节对峙

最是仓皇辞庙日

绝望的乡愁

剑拔弩张

第六章相逢一笑

第一节混沌初开

卫立煌与蒋介石翻脸遭软禁

卫立煌秘密出走

毛泽东器重张治中

第二节艰难的转变

“四望楼”里的改造生活

脱胎换骨

特殊学堂

悔过的特务与固执的将军

被俘将领获释

第三节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卫立煌回归故里

关麟征思念故土、旧友

渡尽劫波师生重聚

杜聿明受到尊重和帮助

诤友张治中

海峡那一边

转机

回到出发点

久违了,黄埔岛

结语携手未来

后记

前言

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决定中国社会走向的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支配着这三十余年中国的命运和前途。

在异彩纷呈的中国政治舞台上,际会风云、推波助澜的双方出身黄埔军校的决策人物和高级军事将领之间的交往恩怨,则成了严肃复杂的政治斗争的图解和脚注。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两党携手创立了黄埔军校。这所独特的军事学校是诞生和养育中国现代史军事人物的子宫和摇篮!

就是这些黄埔的师生,在两次东征中肃清了地方军阀,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进而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北伐。

也正是他们,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八年中,以民族大义为重,捐弃前嫌,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共同抵御外侮,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而在两次合作之间和之后,国共两党又站在了中国政治舞台的两端。这是中国独特的历史现象。

张治中、陈诚、卫立煌、杜聿明、宋希濂、关麟征、陈明仁、胡宗南等一批国民党高级将领,与共产党方面的瞿秋白、周恩来、叶剑英、徐向前、陈赓、许光达、阎揆要等,这些当年黄埔军校的师生或同窗,是东征北伐的战友,是抗战中在同一战壕中抗击侵略者的兄弟;而在土地革命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他们又都擎着自己信奉的主义旗帜在战场上厮杀。

这些贯穿于中国现代革命史全过程的国共高级将领之间的交往,折射着现代民主革命进程的艰难曲折,同时又把充满火药味的政治斗争点染得颇有几分意趣。

许多黄埔将领在民族、民主革命的残酷斗争中纠结出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其中的许多细节,又都湮没在重大历史事件中,鲜为人知。

本书在搜集、考证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在保持历史真实的前提下,以尽可能文学的笔法,在政治斗争的大背景上,真实地凸显了发端于黄埔军校的两党高级将领们沿着“同学、战友、敌手、朋友”的变化轨迹表现出来的独特交往。

这是一本从某个角度填补国共两党关系正史之不足的纪实性专著,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和可读性。

后记

我是学历史的,便对历史上所有的风云人物(汉奸除外)都有了一种敬畏。他们曾辉煌地存在过,在现实社会中隐去之后,留下的或是敬重或是非议或是众说不一,纷纭杂呈、褒贬不一。但他们毕竟辉煌过。这是后人无法改变的。

因此,写历史人物,尤其是写极独特、甚具戏剧性的中国现代史人物,便战战兢兢,生怕在他们鼻子上添了一抹白粉,抑或在他们头顶上罩了一个光环。更不要说去描述曾是那个时代的主宰,即国共双方高级将领们之间的交往了。

我清醒地意识到,本书的书名是一篇大文章,远不能用这区区25万字囊括它所涵盖的内容。但又有一种使命感,更是一种纠缠得我不得片刻安宁的兴趣,驱使我去努力完成这部书稿。

当我每每静夜在灯下思索和翻阅史料时,常被历史的博大和自己的浅陋而困扰得惶惑不安。人们常爱说的是“再现历史”,但谁都明白,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接近历史、探究历史,然后用每个人不同的眼光,从不同角度去撰写出自己心中的“这一个”历史。

有一百个评论家,便有一百个莎士比亚;

有一百个史学家,便有一百部不同的历史。

惶论吾辈远远称不上是“家”的普通史学工作者,便只有勉为其难了。

所幸及可以告慰自己的,是尽了心力。改完最后一个字,合上笔记本电脑,揉着酸胀的手指,心中又滚过一阵惆怅,似乎是一种割舍不下的依恋和敬畏。

有关由黄埔诞生的国共两军将领的论著、回忆录、传记浩如烟海。关于他们之间的交往,对立和友谊,则较少见诸专著,此类史料便只有到字里行间去寻觅和搜集。好在河南人民出版社的《中华民国史丛书》;王功安、毛磊先生的《国共两党关系史》;徐矛先生的《国共关系史话》等百余种书籍和刊物,给了我启迪和史料的线索,在这里,要向他们表示我诚挚的谢意。

为写这本书,蹉跎了十余年。其间冷暖自不必细述。

这部书中,我依历史发展的时序,竭力从各个角度反映黄埔将领在同学、敌手、战友,再发展到敌手,最后站在中华民族统一这面旗帜下这个奇异的轮回过程中的交往。本书的每一个小节都可视为一个小故事,每节之间又存在着有机的联系。这是我撰写此书的初衷。但由于学识、笔力所限,挂一漏万、顾此失彼等谬误在所难免。希望读者能给以指正和赐教。

我还要郑重感谢的是团结出版社。

十余年前,当时的编辑、现在的总编唐得阳,在我由该社出版的《仇天恨海国民党海空军抗战纪实》一书的出版过程中给了我巨大的帮助;数年前,该出版社的秦燕子编辑又对由我和另一位友人合著、由该社出版的《壮怀激越古荆州》一书提出了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而这一次,唐得阳总编和赵晓丽编辑则给了我一个表述自己看法,叙说自己观念和把仅有的历史知识奉献给广大读者的难得机会。

内容摘要:

  他们是黄埔军校的师生或同窗,是东征北伐中并肩作战的战友,是抗日战争中共御外辱的兄弟,是为信仰分道扬镳战场厮杀的对手,是为民族复兴一笑泯恩仇的朋友……在异彩纷呈的中国政治舞台上,际会风云、推波助澜的出身黄埔军校的国共两党决策人物和高级军事将领之闻的交拄恩怨,构成了复杂的中国近现代革命史的图解和脚注。这是一本从某个角度填补国共两党关系正史之不足的纪实性专著,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和可读性。  同一座军校,同一个宿舍,同一个食堂,同一个训练场,为国共两党、为国家培养出了一批近现代史上声名显赫的军事人才。蒋介石把他们视为命根子,周恩来对他们更是爱护有加,然而,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聚于团结,终于纷争。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些黄埔精英们半个多世纪以来错综复杂的恩怨情仇,带给我们太多的感慨与反思……  本书在搜集、考证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在保持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在政治斗争的大背景上,真实地凸显了发端于黄埔军校的两党高级将领们沿着“同学、战友、敌手、朋友”的变化轨迹表现出来的独特交往。【作者简介】  方明。湖北人,生于黑龙江,长于北京。下过乡,当过工人。1982年毕业于湖北大学历史系。现任湖北省地方志学会秘书长、总编室副主任、副主编、调研员。历年除工作中份内的编辑出版业务外,有《海空军抗战纪实》、《近代中国演义》、《壮怀激越古荆州》、《武汉旧日风情》、《武汉掌故集粹》、《荆楚群星》、《湖北省情概览》等十余部著述问世,并发表人物传记、报告文学等数十篇,共约三百余万字。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世纪情仇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2145054
《世纪情仇》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团结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268 印数 5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世纪情仇是团结出版社于2008.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5 的主题关于 纪实文学-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