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42.0
本书由四部分组成。一是马克思主义中的社会心理思想的梳理,这部分着重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心理的主要内容,历史脉络。二是社会心理的功能与机制分析。主要分析马克思主义视角中的社会心理的内涵、功能与形成机制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三是和谐的社会心理与和谐社会。本部分探讨社会心理和和谐社会的关系以及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从多种维度阐述和谐的社会心理的氛围的建构问题。四是简要介绍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的意识“困难问题”以及其研究成果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心理思想的启示。
0 绪论0.1 问题呈现与研究意义 0.1.1 现实意义 0.1.2 理论意义0.2 研究现状 0.2.1 社会学、心理学领域中“社会心理”实证性研究路径现状 O.2.2 哲学领域中“社会心理”阐释性研究路径现状 0.2.3 以往研究的缺失0.3 西方社会心理思想的历史考察0.4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创新之处 0.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0.4.2 创新之处1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心理思想及其发展1.1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心理思想的理论和现实出发点 1.1.1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心理思想的理论出发点:对旧哲学的超越 1.1.2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心理思想的现实出发点:人的需要1.2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心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1.2.1 社会心理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1.2.2 社会心理具有丰富的现实喻意和明确的指向 1.2.3 社会心理隐含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 1.2.4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给予社会心理极为强烈的影响1.3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心理思想的发展 1.3.1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对社会心理思想的丰富 1.3.2 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心理思想的创新 1.3.3 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心理思想的发展2 社会心理的概念、内涵与影响因素2.1 社会心理的概念与历史发展阶段 2.1.1 社会心理概念的梳理与界定 2.1.2 社会心理概念的扩展性界说 2.1.3 社会心理的历史发展阶段2.2 社会心理的内涵 2.2.1 社会心理体现个人与社会之间彼此超越的现实关系 2.2.2 社会心理体现社会现实与社会理想之间的内在平衡关系 2.2.3 社会心理体现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自觉统一关系2.3 他山之石:社会潜意识 2.3.1 社会潜意识的内涵与形成机制 2.3.2 社会潜意识与社会心理的联系与区别2.4 社会心理产生、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 2.4.1 既定的自然环境状况 2.4.2 特定群体的经济状况 2.4.3 特定群体的政治状况 2.4.4 特定群体的文化状况3 社会心理的形成机制与功能3.1 社会心理的形成机制 3.1.1 社会认知阶段 3.1.2 社会情感阶段 3.1.3 社会精神阶段3.2 社会心理的功能 3.2.1 社会心理是意识形态产生与发展的精神基础 3.2.2 社会心理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之一 3.2.3 社会心理是社会个体自我调节的重要工具4 和谐的社会心理与和谐社会4.1 和谐的社会心理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4.1.1 和谐的社会心理有利于和谐社会中人们相互关系的和谐,确保社会安定 4.1.2 和谐的社会心理是和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谐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撑 4.1.3 和谐的社会心理是和谐社会政治稳定的心理基础 4.1.4 和谐的社会心理是和谐社会中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道路之一4.2 社会主义的隐性现代化道路建设中的“瓶颈”障碍4.3 和谐的社会心理建设的基本原则 4.3.1 实践性原则 4.3.2 开放性原则 4.3.3 时代性原则 4.3.4 科学系统性原则4.4 和谐的社会心理的建设方法与途径 4.4.1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 4.4.2 加强现代健康人格的塑造 4.4.3 加强人文精神的建设,化解社会信仰危机5 结语:社会心理研究不可忽视的领域5.1 现当代心灵哲学研究意识的近况5.2 意识的“困难问题”之争5.3 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心理思想的启示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严国红编著的《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社会心理研究》以“社会心理”问题为主线,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为指导,以社会和谐发展为价值诉求,对影响社会心理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社会心理的形成机制、功能以及我国社会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析。 精神生活反映的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发展状况,它 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主要是由一系列的情感、习俗、 艺术、政治等组成。 精神生活的质量一方面受到社会生产关系的制约,另 一方面受到组成精神生活的各种精神成分,尤其是具有稳定形式的成 分,如政治制度 等的影响。这两方面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影响人们 的精神生活,正因如此,人们通常过分简单地处理这两方面之间的关 系,将其视为“直 接式”的。事实上,精神生活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既有简单的直接式,但更多的是复杂的“间接式”。马克思主义社会 心理思想生动地解 释了精神生活与生产关系之间复杂的间接式关系。 马克思主义社会心理思想将社会心理作为精神生 活与生产关系的“中介物”。一方面,这一“中介物”能够直接与 生产关系相联系,可 以直接而迅速地反映人们社会实践的变化;另一方面 ,这一“中介物”又具有精神活动的特点,可以快速而直接地呈现精神 生活的“需求”。 精神生活与生产关系相互的间接式影响正是通过社会 心理这一“中介物”而实现的。具体说来,社会关系通过直接呈现它 们的社会心理而 间接影响精神生活的重要成分,如政治、宗教、哲学 等社会意识形式,而后者也通过社会心理间接影响社会生产关系。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宏观体系上看,马克思恩格斯 的社会心理思想在唯物史观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是在唯物史观的传播 过程中,各种原 因致使这一重要思想被“边缘化”。马克思主义在我 国的传播和发展中,由于受到前苏联的重大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的社 会心理思想很长 时间被忽略,导致马克思主义社会心理思想在我国理 论界没有得到系统、全面的梳理,因此,本书运用历史谱系的考察方 法,对马克思、恩格 斯、普列汉诺夫、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的社会心 理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同时,扩大考察视野,对社会心理思想考察的时 段回溯和下延,将 其置于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进行呈现。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 ,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使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 出现了巨大变化, 与之相应的是,社会心理经历了巨大变化:主流社会 心理无疑是积极的,但是面对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也 涌现出一些消 极、颓废的社会心理,同时,传统社会心理中的某些 消极方面也对当今人们的社会心理产生难以摆脱的影响。事实上,这些 消极的社会心理 已成为某些现实社会建设中群体事件的重要心理诱因 ,严重阻碍和谐社会的顺利进行。建构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的社 会心理,引导人 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社会现象,从而确 保社会的团结、和睦与稳定,这不仅是我国现在所面临的一项迫切任 务,也是和谐社 会必须实现的目标。本书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 我国实际情况,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心理思想的基本原理,针对典型 性的社会心理问 题尝试性地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政策参考建议。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社会心理研究》除绪论外 共计五章。 第一章“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心理思想及其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专门使用“社 会心理”这一术 语,而是用诸如“感觉…‘激情…‘热情…‘幻想…。隋绪”“意志”“情感” “动机”“观念”等具体术语指代社会心理,也没有 将社会意识区分为社会心理与意识形态二种具体形式,然而,社会心理 思想已经存在于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体系之中。在对黑格尔“绝对精 神”唯心主义阐释的理性批判和对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实践 超越过程中,在 多维透视现实的人的“需要”的本真意蕴的基础上, 马克思恩格斯展现出他们的社会心理思想的基本内容:社会心理在社会 历史发展中扮演 着重要的角色;社会心理有着丰富的现实喻意和明确 的指向;社会心理隐含着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在阶级社会中, 阶级斗争给予社会 心理极为强烈的影响。 后来,俄国著名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提出“ 五项公式”论,并正式提出“社会心理”这一概念。在普列汉诺夫看来 ,只有凭借现实的 社会历史发展中科学的理论和真实的社会事实,才能 精确阐释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则。沿着这种 捍卫唯物史观的 基本思路,普列汉诺夫创造性地将社会意识划分为社 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二种基本形式,从而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社 会心理思想。马 克思主义的其他代表人物,如列宁、毛泽东、邓小平 等都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心理思想有所发展。 第二章“社会心理的概念、内涵与影响因素”。 马克思主义“社会 心理”概念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社会心理 是一种自发的“去个性化”的共同社会意识;(2)社会心理是一种以最 直接的方式反映 社会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切身感受性的社会意识; (3)社会心理是呈现社会个体自身与他人、他物等其他主体的狭隘联系 的一种初级社会 意识;(4)社会心理是一种在彼此影响下形成的、永 远开放的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社会心理”的内涵实质上蕴涵的是 个人与社会的超 越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内在平衡关系、非理性和理性的自觉统一关系。 在近现代西方思潮之中,同样存在与马克思主义 社会心理思想具有密切联系且极具影响力的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 的是由马克思一 弗洛伊德主义流派的弗洛姆提出的社会潜意识理论。 在弗洛姆看来, 某些特定的社会意识由于无法通过由语言、逻辑和社 会禁忌所组成的“社会过滤器”而最终沉积下来成为了社会潜意识。 由于弗洛姆的潜 意识理论是他赋予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思想而形成的 ,因此,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的思想,是弗洛姆社会潜意识理 论的重要来源。 社会心理的形成、发展与演变具有复杂性,这种 复杂性既来自特定群体的社会历史和现实生活生产条件的影响,如社 会经济发展状况 和特定意识形式等,又来自自然生存状态和条件的影 响,如自然环境等。 第三章“社会心理的形成机制与功能”。社会心 理的产生、发展和稳定一般都经历社会认知一社会情感一社会精神三个 阶段,这三个阶 段是一个由浅入深地认识过程,每一个阶段又都有各 自的发生与发展阶段。 社会认知是人们社会心理结构层次中的基础层。 它是一个非常 复杂的心理活动,有起始、成熟和定型三阶段。对社 会对象的社会认知活动的最终结果是使社会个体或群体产生对社会对 象的某种主观 性的心理体验或心理倾向,即社会情感。社会情感的 产生经历了社会动机、社会态度两个不同的阶段。当经历了社会认知 和社会情感之 后,某种心理活动就将达到它的最高阶段——社会精 神。在这一阶段,社会心理将成为真正稳定的、外显的社会发展的 重要精神力量。 按照时效性的长短,可以将社会精神分为社会舆论和 社会习惯。 社会心理在人们的社会日常生活和人类历史发展 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功能。《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社会心理研 究》详细探讨社会心理对意识形态、社会发展和社 会个体自我调节的作用。 社会心理是意识形态产生与发展的精神基础: (1)特定的社会心理是特定的意识形态最原始、最丰富的“资料库”; (2)社会心理直接 决定了部分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和形式;(3)社会心 理直接决定着部分意识形态形成过程中对过去已有思想成果取舍的方 法与方向。 社会心理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之一。 首先是直接调 节劳动者的心理状态,激发其劳动生产热情,从而直 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效率;其次,社会心理是维系或变革生产关系的 精神纽带。 社会心理是社会个体自我调节的重要工具:(1) 社会心理能够使社会个体的人格得到最佳塑造;(2)社会心理能够促 使人的认识能力 发生改变;(3)社会心理是人们产生思维灵感最直接的内在源泉。 第四章“和谐的社会心理与和谐社会”。和谐的 社会心理和和谐社会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在和谐社会建设实践过 程中,在坚持实 践性、开放性、时代性、科学系统性等原则的指导下 ,以解决当前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可以从多 种维度来加强和 谐的社会心理的建设。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1)完善“社 会安全阀”机制;(2)加强社会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建设。 加强现代健康人格的塑造:(1)加强和谐社会环 境的建设,尤其是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的建设;(2)要让社会民众积极 参与和谐社会的 生产实践,在建设的过程中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加强人文精神的建设,化解社会信仰危机:(1)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积极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创新;(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3)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坚持社会信仰自由,充分尊重 有积极意义的社 会信仰。 第五章“社会心理研究不可忽视的领域”。改革 开放中,国外思潮对我们的和谐的社会心理氛围建设仍具有重大的影响 力。关注和研 究西方最新的研究动向和成果无疑利于推动我国马克 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发展。现当代西方心灵哲学成果,尤其是关于意 识问题的研究, 对于人(尤其是社会个体)的意识、心理状态的产生、 形成以及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些理论探讨无疑是研究马克思 主义社会心理思 想必须正视的资源。 心灵哲学关注的核心主题是“心”的问题,而“ 意识”问题又是这一问题的基础性问题。在当代心灵哲学中,意识的“ 困难问题”之争为 笔者借鉴心灵哲学最新成果提供了具体路径参考。要 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心理思想,首先,应当重视现当代心灵哲学中 英美分析哲学的 成果;其次,不必过分强调“主义之争”;再次,不 能心存偏见,而要学会接受新的思维方式。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社会心理研究》由严国红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