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39.0
迄今为止,人类全部的历史是主体的存在史。因此研究主体就是研究人自身。主体是西方哲学的主流范畴,它承载着西方人的命运。然而作为一形上的范畴,其产生、发展、演化皆表现了深切的历史情结。当人从蒙昧的神话意识中挣扎出来时,自然成了人们急待认识与征服的客体,然而在前苏格拉底阶段,人们只是默默地做着这种工作,缺乏对主体的理性自觉。中世纪的神学至上论将主体消隐在神的光环之中。该书透过历史的镜像,把握主体嬗变的脉络,全面叙述了哲学上的主体这一重要课题。
序言:反思与超越
第一编 概论
第一章 西方主体三段论
一、西方文化伦理学转向:主体的确立
二、西方文化认识论的转向:主体的深化
三、西方文化的后现代转向:主体的反思
第二章 中西方主体之差异
一、西方之主体:有
二、中国之主体:无
三、中国塑造主体之必要性
第二编 理性主体的生成
第一章 主体的构成
一、身体
二、意识
第二章 文化
一、文化释义
二、符号
第三章 理性主体的交往
第三编 主体的存在
第一章 存在与本质
第二章 作为一般的社会主体的存在
一、社会
二、作为一般的社会主体的存在
第三章 作为非一般主体存在之一:法律主体
第四章 作为非一般主体存在之二:道德主体
第五章 作为非一般主体存在之三:哲学主体
第六章 作为非一般主体存在之四:信仰主体
第七章 作为非一般主体存在之五:艺术主体
第四编 理性主体的危机及解救
第一章 主体的黄昏?
第二章 反思科学理性:艺术主体建构的外在条件之一
第三章 艺术主体建构的其他问题
后记
《主体现象学:主体的自由之旅》沿袭了存在主义对主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将视角定格在主体和人类社会幸福的构建。在经历了对主体的概述后(第一编),论述了理性主体的生成(第二编),然后区分了一般主体和非一般主体,对非一般主体进行了分类并分别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第三编),最后对霸权主义的理性进行了反思,认为在经历了法律主体、伦理主体、哲学主体、宗教主体后,人类的最终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