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30.0
本书是英国马克思主义传统的代表人物同其理论对手进行论战和回应的一部文集。
序言导论 一 关于萨特的《辩证理性批判》 二 关于该书的研究现状及其不足 三 本书的研究思路与框架第一章 本质一实存:萨特实存主义的机理 第一节 自识与反思:自由的本体论架构 一 近代哲学的致思取向及其困境 二 “实存”反对“体系” 三 德国哲学的法国式解读 四 自由的本体论架构 第二节 自我与他人:“共在”的现象学演进 第三节 实存与共在:实存主义伦理学是否可能 一 伦理学的实存化与实存主义伦理学 二 实存主义的“阿基硫斯之踵”
序言导论 一 关于萨特的《辩证理性批判》 二 关于该书的研究现状及其不足 三 本书的研究思路与框架第一章 本质一实存:萨特实存主义的机理 第一节 自识与反思:自由的本体论架构 一 近代哲学的致思取向及其困境 二 “实存”反对“体系” 三 德国哲学的法国式解读 四 自由的本体论架构 第二节 自我与他人:“共在”的现象学演进 第三节 实存与共在:实存主义伦理学是否可能 一 伦理学的实存化与实存主义伦理学 二 实存主义的“阿基硫斯之踵” 三 伦理学悖谬的哲学意蕴第二章 实存主义一马克思主义:萨特的两个形象 第一节 困惑与流变:从实存主义走向马克思主义 一 《实存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二 《唯物主义与革命》 三 《马克思主义与实存主义》 第二节 实存论马克思主义:何以可能与如何可能 一 实存主义补充马克思主义:是否可能 二 实存主义补充马克思主义:何以必要 三 实存主义补充马克思主义:怎样进行第三章 个人一社会:萨特历史辩证法的进路 第一节 “批判理论”的批判:历史辩证法的向度 一 历史唯物主义的“最高悖论” 二 历史的可理解性基础 三 《辩证理性批判》的主题 第二节 “批判理性”的批判:历史辩证法的基础 第三节 “批判经验”的批判:历史辩证法的结构 第四节 实践的“复合性”批判:历史辩证法的原动 一 劳动实践:在有机体与无机物质之间 二 人类关系:“三分体”模式的多元复合性第四章 实践一惰性:辩证经验之整体化演进的逆溯式研究(一) 第一节 匮乏:历史辩证法的本体论前设 一 “匮乏”的出场路径 二 “匮乏”与马克思主义的可理解性 三 “匮乏”的规定性 第二节 实践一惰性:匮乏的否定及其变异 一 “实践”否定“匮乏” 二 “实践一惰性”的内涵 三 在“实践”与“惰性”之间 第三节 异化:物对人的宰制 一 机器的“要求” 二 厂主的“利益” 三 工人的“命运” 第五章 共在一共为:辩证经验之整体化演进的逆溯式研究(二) 第一节 集合体:“共在”的无机结构 一 实践的惰性结构 二 集合的系列结构 三 阶级的集合结构 第二节 群体:“共为”的有机形式 一 并合群体的“系列形式” 二 誓愿群体的“兄弟形式” 三 组织群体的“功能形式” 四 制度群体的“等级形式” 第三节 历史:辩证经验的循环及其超越 一 辩证经验的循环 二 战斗群体的超越 三 走向具体的历史第六章 人—历史:萨特历史辩证法的历史形象 第一节 理论源流:主奴辩证法的现象学演绎 一 主奴关系的法国式解读 二 “自我”的内涵演变 三 “第三者”的身份变迁 第二节 理论趣向:历史观的话语之争 一 阿隆森与高兹的论争:历史观的逻辑起点之争 二 列维一斯特劳斯的批评:历史观的叙事模式之争 三 “列维纳斯的信徒”:“历史”的终结还是新生 第七章 具体一整体:萨特历史辩证法的历史定位 第一节 境域回溯:以马克思对人本主义的超越为参照 第二节 定位萨特:一种形而上学的历史构图 第三节 把握具体:萨特历史辩证法的理论缺失结语参考文献后 记
本书以《辩证理性批判》作为研究文本,以萨特的历史辩证法作为研究对象,在整体梳理萨特哲学致思历程的基础上,集中对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作了一个批判性的考察。该书较深入地分析了萨特从《存在与虚无》到《辩证理性批判》转变的内在逻辑,并对这一转变过程的几个重要环节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较深入地分析了萨特结合实存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可能性、必要性与可行性等等问题,对实存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关联作了扼要的梳理。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交锋地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知识分子图书馆 | ||
9787500457664 如需购买下载《交锋地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交锋地带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6.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089-53 的主题关于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