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与民国政治
梁启超与民国政治封面图

梁启超与民国政治

张朋园, 著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年代:2007

定价:28.0

书籍简介:

梁启超在清季是言论界的骄子,在民国以政治家自况,“非国务大臣不做”。他曾担任司法总长、财务总长,甚至于在外交上也曾一显身手。他有一个“引导论”的理想,要将旧时代的人物,如袁世凯、段祺瑞等带上新时代,建立政党政治,实现民主大政。他的成就当以护国讨袁最为突出。退出政坛之后,思想仍有可述的一面。这是本书具体而翔实的几个论述之处。

书籍目录:

萧公权先生序

自序

回归序

绪论

第一章共和建设之道梁启超的政治理论基础

(一)拥护共和

(二)强有力的政府:中央集权与保育政策

(三)中坚阶级领导:政党内阁与二院制

第二章政党政治梁启超与进步党和国民党

(一)进步党之组成与兴衰

1.组党之议与结合各派

2.三党合并为进步党

3.梁启超在进步党中的领导地位及领导方式

4.梁启超与进步党的兴衰

(二)进步党与国民党之隔阂和冲突

1.梁启超与国民党的隔阂和仇视

2.两党的正面冲突

3.对抗国民党的策略

4.两党调和与携手的可能性

5.两败俱伤的恶果

第三章中坚领导梁启超与袁世凯及北洋军人的关系

(一)从联袁到讨袁:维护共和

1.梁袁关系

2.从劝说到反抗

3.反袁的基本理论

4.军务院的构想及善后办法

5.梁蔡反袁的志气

(二)研究系与北洋派之关系

1.梁与段祺瑞的关系

2.梁与冯国璋的关系

3.改造国会的理由

4.研究系之失势

第四章国务大臣梁启超与民初之财政、司法及外交

(一)财政总长

1.梁与财政关系

2.民初财政之困难与混乱

3.梁的财政政策

4.失败原因

(二)司法总长

1.民初司法状况

2.有理想而无建树

3.改良司法十论之检讨

(三)对德外交

1.外交方针

2.对德外交从中立到参战

3.卷入外交漩涡

第五章新文化运动梁启超退出政坛后的动向

(一)引论

(二)介绍新知的学会活动

1.共学社

2.讲学社

(三)春风化雨

1.办学

2.讲学

第六章社会主义与发展实业梁启超欧游之后思想的

变化

(一)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1.从科学与人生观之论战说起

2.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二)发展实业中国走向现代化之道

1.从反对阶级观念和唯物论反对马克思主义

2.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取舍

3.北伐时期的反共态度

4.以发展实业对抗马克思主义

第七章协同动作梁启超退出官场后的政治生活

(一)五四运动

(二)国民制宪运动

(三)联省自治运动

第八章师友之间梁启超的人际关系

(一)康梁异趋与万木同学之累

1.康有为

2.万木草堂同学

(二)青出于蓝的后起之秀

1.蒋方震

2.张君劢、张东荪

第九章言论依归梁启超在民国之言论影响

(一)《庸言》、《大中华》

1.《庸言》

2.《大中华》

(二)《国民公报》、《晨报》

1.《国民公报》

2.《晨报》

(三)《时事新报》、《改造》杂志

1.《时事新报》

2.《改造》杂志

结论

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梁任公在清末由革命家一变而为君主立宪主义者,辛亥革命民国建立后,再变而拥护共和。民国元年结束其十四寒暑的流亡生涯归来,组织政党,担任阁员,“非国务大臣不做”的愿望终于实现,其于民国初年之财政、司法、外交,乃至于整个国家大计,直接间接,皆尝担任决策角色。然其理想实践程度如何?何以其正面政治生活又若是之短暂?何以在护国之役、讨伐复辟,以及新文化运动中,其表现又与革命家无异?任公对民国之贡献如何?盖难估计。谨就上述范围,试为探讨梁氏进退之道,激进与缓进,何者为是,作一答案。【作者简介】  张朋园生于1926年。海内外知名学者,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曾任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主任、所长等职。著有《梁启超与清季革命》、《立宪派与辛亥革命》、《梁启超与民国政治》、《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湖南省》、《郭廷以、费正清、韦慕庭:台湾与美国学术交流个案初探》、《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晚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述论》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梁启超与民国政治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7207672
《梁启超与民国政治》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长春出版单位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 280 印数 6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梁启超与民国政治是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259.1 的主题关于 梁启超(1873~1929)-思想评论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