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前期诗歌转型研究
北宋前期诗歌转型研究封面图

北宋前期诗歌转型研究

谢琰,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56.0

书籍简介:

本书对唐宋诗歌转型这一传统论题进行了崭新的思考,从自然观照、情感表达、历史记忆、政治关怀四个方面,完整而细致地描述北宋前期诗歌转型的全过程,并多层次地梳理和阐释审美转型和时代变迁的关系,认为北宋前期诗歌转型的实质,是从意向思维转向系统思维。

作者介绍:

谢琰,男,1983年生,安徽淮南人,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在《文学遗产》、《文学评论丛刊》、《中国文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中山大学学报》、《中州学刊》、《江海学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三十篇,并出版译作《中国历史中的情感文化--对明清文献的跨学科文本研究》(合译,商务印书馆)。

书籍目录:

探索历史转型研究的新范式

——代序郭英德/1

绪论转型研究的方法/

一、 唐宋诗歌转型研究综述/

二、 本书的研究理念与结构/

第一章自然观照/

第一节宋初范式的困境与绵延/

探索历史转型研究的新范式

——代序郭英德/1

绪论转型研究的方法/

一、 唐宋诗歌转型研究综述/

二、 本书的研究理念与结构/

第一章自然观照/

第一节宋初范式的困境与绵延/

一、 《二李唱和集》:白体闲适诗的困境/

二、 《惠崇句图》:晚唐体写景诗的困境/

三、 《西昆酬唱集》:西昆咏物诗的困境/

四、 宋初范式的绵延/

第二节唐宋之际灵感的积累与新变/

一、 物象选择:荒幻与生活/

二、 描写自然:物态与物趣/

三、 感悟自然:物性与物理/

四、 旧范式与新灵感的关系/

第三节新范式的确立与功能/

一、 “觑天巧”:韩体的尊与变/

二、 “平淡”:陶、韦体的渗透/

三、 “意新语工”:呼唤终极范式/

四、 自然观照的转型轨迹/

第二章情感表达/

第一节物情转型与情感调控的增强/

一、 讽物:从讽刺到幽默/

二、 感物:从感伤到闲适/

三、 情感调控的增强/

第二节人情转型与情感叙述的培育/

一、 爱情:从描写情人到叙述逸事/

二、 亲情:从思念家园到关怀伦理/

三、 友情:从感慨知己到亲和同道/

四、 情感叙述的培育/

北宋前期诗歌转型研究

目录

第三节宦情转型与情感转型的完成/

一、 命运观:从“幽命”到“明德”/

二、 身份观:从“表象”到“气象”/

三、 情感转型的完成/

第三章历史记忆/

第一节复现与评判:历史的表里/

一、 晚唐:怀古诗与咏史诗的消长/

二、 北宋:实录意识与反思意识的并行/

第二节原则与谱系:记忆的方式/

一、 道统意识:道德原则的落实/

二、 杂纂意识:知识谱系的成熟/

第三节历史理性向自然观照的渗透/

一、 “志物”:荒幻与生活/

二、 “格物”:描写与感悟/

第四章政治关怀/

第一节兵政关怀:观念与人格/

一、 从反战到论兵:兵政观念的系统化/

二、 道德与智慧:兵政人格的综合化/

三、 兵政理性与历史理性的互动/

第二节民政关怀:心态与人格/

一、 民生诗与民俗诗:民政心态的务实化/

二、 理想与职守:民政人格的综合化/

三、 民政理性与历史理性的互动/

第三节议政关怀:方式与人格/

一、 从讽刺到谏议:议政方式的积极化/

二、 偏激与圆通:议政人格的综合化/

三、 议政理性与历史理性的互动/

四、 历史理性、政治理性对情感表达的影响/

结语北宋前期诗歌转型的宏观实质/

一、 思维立场:分立与交流/

二、 思维方式:立异与中庸/

三、 思维载体:涣散与重构/

四、 结论:意向思维与系统思维/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唐宋诗歌转型研究,成果较多,因而这是一本旧题新作的著作。然而20世纪以来,对"唐宋转型""唐宋诗之争""宋诗特征"三大论题的思考功在宏观、弊在微观,而大量专题阐释、专题描述的论著则功在微观、弊在宏观。打通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壁垒,在宏观的视野中进行微观透视,在微观的辨析中渗透宏观思维,正是本书面对的学术难题,也是凸显出这部书稿独特的创新之处。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北宋前期诗歌转型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励耘文库
9787301235829
如需购买下载《北宋前期诗歌转型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 × 13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4000

书籍信息归属:

北宋前期诗歌转型研究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3.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7.22 的主题关于 宋诗-诗歌研究-中国-北宋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