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23.0
本书作者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以中西方对比为根本,对绘画的历史进行了探究。在已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综合,开始对未知的探索之旅。全书共分为四章,从“后现场顿悟”的基础、形式、理念与结论四个方面入手,引导中国当代画家对绘画的发展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
引言 从“后现场绘画语境”到“后现场顿悟”
第一章 “后现场顿悟”基础
第一节形式的顿悟
一、关于媒材
二、关于“迹”的问题
三、综合
第二节 观念的顿悟
一、意识
二、表达
三、综合
第二章 “后现场顿悟”视觉观——形式演变分析
第一节 中外绘画形式对比分析
一、笔法的两极
二、风格的两极
三、目标的归一
第二节 中外绘画时空对比分析
一、时间差异
二、空间差异
第三章 “后现场顿悟”理念论——境界格式研究
第一节 哲学因素导致的境界格式化
一、合群与离群
二、世俗与神圣
三、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
第二节 自然观导致的境界格式化
一、造成中西方自然观差异的原因
二、中西方自然观对社会的影响
三、影像科技对艺术观念的影响
第三节 人文科学导致的境界格式化
第四章 “后现场顿悟”综合——艺术终极结论
第一节 观念的终极
一、现代艺术与绘画
二、波普艺术与绘画
三、绘画的观念化
四、绘画不会消亡
五、绘画如何创造
第二节 表现的终极
一、视知觉形式动力:艺术形式与情感的统一
二、阿恩海姆艺术表现论的视知觉形式建构机制
三、阿恩海姆艺术表现论的片面性
四、中国山水画:“全面”后的异化表现
第三节 终极的终极
参考文献
庄子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识的海洋是浩瀚无际的,而人们已知的部分总是极为有限的。这正像圆圈内部与外部的关系一样,知识越渊博,所接触的未知面就越广泛,疑问也就越多;反之,知识越贫乏,接触的未知面就越狭窄,疑问自然也越少。只有什么也不懂、不学无术的人,才不会感到自己的无知,这岂不是最大的无知?后现场顿悟,就是在已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和综合,从而开始对未知的探索之旅。这也正是《后现场顿悟》作者谢天想要表述的中心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