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1938
武汉,1938封面图

武汉,1938

(美) 麦金农, 主编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8.0

书籍简介:

本书讲述了一个中国难民史诗般的故事,纪录了抗日战争时期,武汉难民在应对过程中,如何给国家施压,促进国家进行积极的社会变革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体现了武汉精神。

书籍目录:

序二

致谢

前言

第一章抗战前的武汉

一、近代武汉的缔造

第二章保卫华中:1938年的军事领导人与战略

一、战略的采用

二、南京沦陷之后中国军队的状况

三、保定系

第三章徐州会战与保卫大武汉

一、保卫大武汉

第四章武汉难民危机

一、关注难民潮

二、救济工作

第五章文化与媒体

一、武汉的自由媒体

二、把文化带给大众:老舍、郭沫若与闻一多

第六章动员青年

一、12月的学生请愿

二、政府的回应

三、中国共产党的反应

第七章浪漫的汉口:国际方面

一、代理人的改变

二、中国宣传

三、武汉悖论:无意识的国际后果

结语

附录:武汉抗战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的第一章将讲述战前武汉的地理环境以及武汉在“中华民国”史中的政治地位。第二章和第三章详尽地讨论了1938年春夏之际武汉的军事环境,讲述徐州会战与日军围攻武汉时期那些漫长的、充满血腥的历史。这两章揭示了军事事件怎样使武汉产生的共治局面,战区主要军事长官如何与蒋介石共享权力。第四章表达了这本书的中心和主题,即军事史背后的人类故事,如武汉难民在应对战争创伤的过程中,如何给国家施加压力,促使国家进行积极的社会变革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本书第五章描述了在难民社会的需求与残酷的军事现状的背景下,来自沿海城市的知识分子是如何领导并使武汉文化活动出现戏剧性变化的。  对第五章问题的关注自然导出本书的第六章,该章审视了战时学生与青年的社会动员,这也是政治领导人与知识分子所重点关心的问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生难民体现了武汉精神,他们是社会服务的志愿者,在汉口大街上,在武昌的校园里,他们几乎每天都在集会。最后一章讲述了国际社会对武汉危机的看法,讲述了国际社会对武汉危机的反应在十个月里所发生的戏剧性的变化。到10月份时,已经形成了一个“马德里效应”,这是中国宣传的胜利。  1938年,中国的全面抗日战争进入第二个年头。该年春,因战争而导致的难民如潮水般地涌入武汉三镇。在那令人忘怀的十个月里,在那充满屠杀、绝望和英雄主义的气氛中,武汉人民进行了英勇的保卫战。这场保卫战成为整个战争的转折点,它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在本书中,美国学者麦金农通过一系列多视角和多方位的细致考察与研究,给读者完整地讲述了武汉保卫战和武汉陷落的故事,以及被围困的武汉是如何在文化、社会和政治上改变了中国的现代历史。作者指出,在一批杰出军事将领的推动和帮助下,聚集在武汉的难民使武汉的社会文化发生了深刻而全面的转变,这些变化包括对政治多样化的容忍以及新闻出版的自由等。本书收录的照片均拍摄于当时,其中包括知名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所拍摄的一些照片。1938年,罗伯特.卡帕与其他一些知名的作家和艺术家一起,在武汉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这个事实上的中国战时首都,见证了这场伟大的保卫战。【作者简介】  史蒂芬R.麦金农为美国亚利桑纳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著作包括《晚清权力与政治:袁世凯在北京和天津》(1981);《中国报道: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新闻口述史》(1987);《史沫特菜:一个美国激进分子的生活与时代》(1988)等。麦金农曾多次访问中国,并在香港大学、中国社科院等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访问研究,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有较高的造诣,是富布赖特高级研究中心、美国学术团体协会、中美学术交流委员会等组织成员。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武汉,1938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43039711
如需购买下载《武汉,1938》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武汉出版单位武汉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1000

书籍信息归属:

武汉,1938是武汉出版社于2008.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65.06 的主题关于 抗日战争-史料-武汉市-19378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