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封面图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方立天,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4

定价:

书籍简介:

本书阐明中国佛教哲学的问题的滥觞、论辨、演变与发展的历史轨迹,显示其间不同观点之间的互动进程,进而总结其哲学思维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

作者介绍:

方立天,1933年生,浙江永康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助教、讲师,1984年经国务院特批破格晋升为正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长。历任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常务副会长,《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长期从事中国哲学、佛教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专著有:《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佛教哲学》、《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上下册)等,此外发表文章250余篇。

书籍目录:

上卷

绪论

第一编 总论

小引

第一章 中国佛教哲学的形成

第二章 中国佛教哲学的历史演变

第三章 中国佛教哲学的思想体系

第二编 人生论

小引

第四章 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论

第五章 中国佛教的神不灭论

第六章 中国佛教涅磐观念的演变与发展

第七章 中国佛教对于“佛”的涵义的转换与拓展

第八章 中国佛教净土观念的类别与转型

第三编 心性论

上卷

绪论

第一编 总论

小引

第一章 中国佛教哲学的形成

第二章 中国佛教哲学的历史演变

第三章 中国佛教哲学的思想体系

第二编 人生论

小引

第四章 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论

第五章 中国佛教的神不灭论

第六章 中国佛教涅磐观念的演变与发展

第七章 中国佛教对于“佛”的涵义的转换与拓展

第八章 中国佛教净土观念的类别与转型

第三编 心性论

小引

第九章 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概述

第十章 中国佛教心性论哲学范畴网络

第十一章 南北朝时代佛教三大心性论思潮

第十二章 天台宗的性具善恶说

第十三章 华严宗的自性清净圆明说

第十四章 三论、唯识与密诸宗的心性论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

第十六章 慧能《坛经》的性净自悟说

第十七章 荷泽宗的灵知心体说

第十八章 石头宗的灵源皎洁说

第十九章 洪州宗的平常心是道说

第二十章 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

第二十一章 儒、佛心性思想的互动

第二十二章 道、佛心性思想的互动

余论一 心性论:中印佛教思想的重要同异点

余论二 心性论:儒、道、佛三教哲学的主要契合点

下卷

第四编 宇宙论

小引世纪末

第二十三章 中国佛教的宇宙结构论

第二十四章 中国佛教的现象论

……

内容摘要:

本套书从中国哲学史发展的脉络来解读、诠释中国佛教哲学的思想,并采用问题解析体来展现中国佛教哲学的内容。全书通过总论、人生论、心性论、宇宙论和实践论五编的专题论述,阐明中国佛教哲学问题的滥觞、论辩、演变与发展的历史轨迹,显示其间不同观点之间的互动进程,进而总结其哲学思维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中国佛教哲学反映了中国佛教学者对宇宙人生和修持实践的看法与主张。

编辑推荐:

中国佛教哲学反映了中国佛教学者对宇宙人生和修持实践的看法与主张。本书从中国哲学史发展的脉络来解读、诠释中国佛教哲学的思想,并采用问题解析体来展现中国佛教哲学的内容。全书通过总论、人生论、心性论、宇宙论和实践论五编的专题论述,阐明中国佛教哲学问题的滥觞、论辩、演变与发展的历史轨迹,显示其间不同观点之间的互动进程,进而总结其哲学思维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中国文库
9787300062563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佛教哲学要义》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94 的主题关于 佛教哲学-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