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88.0
本书紧紧围绕LTE-Advanced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依据3GPP最新标准,以LTE-Advanced技术与应用为核心,比较全面和系统地介绍了LTE-Advanced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践的最新成果。
译者序
原书前言
第1章 引言
1.1移动语音用户数增长情况
1.2移动数据使用增长情况
1.3有线技术演进
1.4 LTE发展的动机与目标
1.5 LTE概述
1.6 3GPP技术族
1.7无线频谱
1.8 WRC.07会议规定的新频谱
1.9 LTE.Advanced
第2章 LTE标准化
2.1引言
2.2 3GPP标准版本与进程概述
2.3 LTE目标
2.4 LTE标准化阶段
2.5 3GPP Release 8版本后的演进
2.6 IMT.Advanced中的LTE.Advanced
2.7 LTE规范与3GPP结构
参考文献
第3章 基于3GPP SAE的系统架构
3.1 3GPP标准中的系统架构演进
3.2纯E.UTRAN接入网的系统基本架构配置
3.2.1系统架构基本配置概述
3.2.2系统基本架构配置中的逻辑网元
3.2.3 S1.MME和X2接口的自动配置
3.2.4基本系统架构配置中的接口与协议
3.2.5系统基本架构配置中的漫游
3.3 E.UTRAN与传统3GPP接入网的系统架构
3.3.1 3GPP互通系统架构配置概述
3.3.2 3GPP互通系统架构配置中的增加和更新逻辑单元
3.3.3 3GPP互通系统架构配置中的接口与协议
3.3.4与传统3GPP CS基础设施的互通
3.4 E.UTRAN与非3GPP接入网的系统架构
3.4.1 E.UTRAN与非3GPP互通系统架构配置概述
3.4.2 3GPP互通系统架构配置中的附加和更新逻辑单元
3.4.3非3GPP互通系统架构配置中的接口与协议
3.4.4非3GPP互通系统架构配置中的漫游
3.5 与cdma2000接入网的互通
3.5.1 cdma2000 HRPD互通架构
3.5.2 cdma2000 HRPD互通架构中的附加和更新逻辑单元
3.5.3 cdma2000 HRPD互通架构中的接口与协议
3.5.4 与cdma2000 1xRTT的互通
3.6 IMS架构
3.6.1概述
3.6.2会话管理与路由
3.6.3数据库
3.6.4服务元素
3.6.5互通元件
3.7 PCC与QoS
3.7.1 PCC
3.7.2 QoS
参考文献
第4章 LTE中的OFDMA、SC.FDMA和MIMO技术介绍
4.1引言
4.2 LTE多址背景知识
4.3 OFDMA基础
4.4 SC.FDMA基础
4.5 MIMO基础
4.6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物理层
5.1引言
5.2传输信道及其到物理层的映射
5.3调制
5.4上行链路用户数据传输
5.5下行链路用户数据传输
5.6上行链路物理层信令传输
5.6.1系统基本架构配置概述
5.6.2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配置
5.6.3 PUSCH上的控制信令
5.6.4上行链路参考信号
5.7 PRACH结构
5.7.1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5.7.2前导序列
5.8下行链路物理层信令传输
5.8.1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
5.8.2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5.8.3物理HARQ指示信道
5.8.4与蜂窝有关的参考信号
5.8.5下行链路传输模式
5.8.6物理广播信道
5.8.7同步信号
5.9物理层流程
5.9.1 HARQ流程
5.9.2定时提前
5.9.3功率控制
5.9.4寻呼
5.9.5随机接入流程
5.9.6信道反馈报告流程
5.9.7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技术
5.9.8蜂窝搜索流程
5.9.9半双工操作
5.10 UE能力等级与支持特征
5.11物理层测量
5.11.1 eNodeB测量
5.11.2 UE测量与测量流程
5.12物理层参数配置
5.13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LTE无线协议
6.1引言
6.2协议架构
6.3媒体接入层
6.3.1逻辑信道
6.3.2 MAC层中的数据流
6.4无线链路控制层
6.4.1 RLC模式操作
6.4.2 RLC层中的数据流
6.5分组数据会聚协议
6.6无线资源控制
6.6.1 UE(包含与RAT之间)的状态与状态转换
6.6.2 RRC功能与信令流程
6.6.3自优化——驱动测试最小化
6.7 X2接口协议
6.7.1 X2接口的切换
6.7.2负载管理
6.8对RRC ASN.1协议定义的理解
6.8.1 ASN.1介绍
6.8.2 RRC协议定义
6.9 LTE中的早期UE处理
6.10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移动性
7.1引言
7.2空闲状态下的移动性管理
7.2.1空闲模式移动性概述
7.2.2蜂窝选择与重选过程
7.2.3跟踪区优化
7.3LTE内部切换
7.3.1切换过程
7.3.2信令
7.3.3切换测量
7.3.4自动邻居关系
7.3.5切换频率
7.3.6切换时延
7.4系统间切换
7.5 E.UTRAN与UTRAN移动性的区别
7.6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无线资源管理
8.1引言
8.2 RRM算法概述
8.3接入控制与QoS参数
8.4下行链路动态调度与链路自适应
8.4.1第2层调度与链路自适应框架
8.4.2频域分组调度
8.4.3时域和频域联合调度算法
8.4.4采用MIMO技术的分组调度
8.4.5下行链路分组调度图解
8.5上行链路动态调度与链路自适应
8.5.1上行链路动态调度与链路自适应信令
8.5.2上行链路自适应
8.5.3上行链路分组调度
8.6干扰管理与功率设置
8.6.1下行链路传输功率设置
8.6.2上行链路干扰协调
8.7非连续传输与接收
8.8 RRC连接维护
8.9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自组织网络
9.1引言
9.2 SON架构
9.3 SON功能
9.4自配置
9.4.1物理蜂窝标识的配置
9.4.2自动邻居关系
9.5自优化和自愈用例
9.5.1移动负载均衡
9.5.2移动鲁棒性优化
9.5.3 RACH优化
9.5.4节能
9.5.5可用SON流程小结
9.5.6 SON管理
9.6 3GPP Release 10用例
9.7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性能
10.1引言
10.2第1层峰值比特率
10.3终端类型
10.4链路级性能
10.4.1下行链路性能
10.4.2上行链路性能
10.5链路预算
10.6频谱效率
10.6.1系统部署场景
10.6.2下行链路系统性能
10.6.3上行链路系统性能
10.6.4 2×2后的多天线MIMO演进
10.6.5高阶扇区化(6扇区)
10.6.6作为LTE带宽函数的频谱效率
10.6.7 3GPP中的频谱效率评估
10.6.8从LTE到HSPA的标志
10.7延迟
10.8 LTE重新分配GSM频谱
10.9规划
10.10 HSPA网络的容量管理实例
10.10.1数据量分析
10.10.2蜂窝性能分析
10.11小结
参考文献
第11章 LTE测量
11.1引言
11.2数据速率理论峰值
11.3实验测量值
11.4现场测量设置
11.5人工负载生成
11.6现场峰值数据速率
11.7链路自适应和MIMO利用
11.8切换性能
11.9驱动测试中的数据速率
11.10多用户分组调度
11.11延迟
11.12大型蜂窝尺寸
11.13小结
参考文献
第12章 传输
12.1引言
12.2协议栈和接口
12.2.1功能平面
12.2.2网络层(L3):IP
12.2.3数据链路层(L2):以太网
12.2.4物理层(L1):任意媒体上的以太网
12.2.5最大传输单元大小问题
12.2.6流量分割与IP寻址
12.3 LTE内切换的传输问题
12.4传输性能要求
12.4.1吞吐量(容量)
12.4.2时延(延迟),时延变化(抖动)
12.4.3 TCP问题
12.5LTE的传输网架构
12.5.1实现实例
12.5.2 X2连通性要求
12.5.3传输服务属性
12.6服务质量
12.6.1端到端QoS
12.6.2传输QoS
12.7传输安全
12.8传输网同步
12.8.1精确时间协议
12.8.2同步以太网
12.9基站同址
12.10小结
参考文献
第13章 IP语音
13.1引言
13.2 VoIP编解码
13.3 VoIP要求
13.4延迟预算
13.5调度与控制信道
13.6LTE语音容量
13.7语音容量演进
13.8上行链路覆盖范围
13.9 LTE电路交换语音回落
13.10单一无线语音呼叫连续性
13.11小结
参考文献
第14章 性能要求
14.1引言
14.2频段和信道配置
14.2.1频段
14.2.2信道带宽
14.2.3信道配置
14.3 eNodeB RF发射机
14.3.1工作频段无用发射
14.3.2与同一工作频段内其他系统相邻载波的共存问题
14.3.3与邻近工作频段其他系统的共存问题
14.3.4传输信号质量
14.4 eNodeB射频接收机
14.4.1参考灵敏度电平
14.4.2动态范围
14.4.3信道内选择性
14.4.4邻信道选择性和窄带阻塞
14.4.5阻塞
14.4.6接收机杂散发射
14.4.7接收机互调
14.5 eNodeB解调性能
14.5.1 PUSCH
14.5.2 PUCCH
14.5.3 PRACH
14.6 UE设计原理与面临的挑战
14.6.1引言
14.6.2 RF子系统设计面临的挑战
14.6.3 RF基带接口设计面临的挑战
14.6.4 LTE与HSDPA基带设计复杂性
14.7 UE RF发射机
14.7.1 LTE UE发射机要求
14.7.2 LTE传输调制精度,EVM
14.7.3波段与带宽组合去敏
14.7.4发射机结构
14.8 UE射频接收机要求
14.8.1参考灵敏度电平
14.8.2 FDD UE中的UE自去敏相关要素简介
14.8.3 ACS、窄带阻塞与ADC设计面临的挑战
14.8.4 EVM相关因素:LTE与WCDMA接收机的对比
14.9 UE解调性能
14.9.1传输模式
14.9.2信道建模与估计
14.9.3解调性能
14.10无线资源管理要求
14.10.1空闲状态移动性
14.10.2 DRX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的连接状态移动性
14.10.3 DRX处于工作状态时的连接状态移动性
14.10.4切换执行性能要求
14.11小结
参考文献
第15章 LTE TDD模式
15.1引言
15.2 LTE TDD基础
15.2.1 LTE TDD帧结构
15.2.2非对称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容量分配
15.2.3与TD.SCDMA的共存问题
15.2.4信道互易
15.2.5多址方案
15.3 TDD控制设计
15.3.1通用控制信道
15.3.2探测参考信号
15.3.3 HARQ过程与定时
15.3.4上行链路TTI集束HARQ设计
15.3.5上行链路HARQ ACK/NACK传输
15.3.6下行链路HARQ ACK/NACK传输
15.3.7使用PUCCH上SRI/CQI的下行链路HARQ ACK/NACK传输
15.4半静态调度
15.5 MIMO和专用参考信号
15.6 LTE TDD性能
15.6.1链路性能
15.6.2 TDD系统的链路预算和覆盖范围
15.6.3系统级性能
15.6.4 LTE TDD演进
15.7小结
参考文献
第16章 LTE.Advanced
16.1引言
16.2 LTE.Advanced和IMT.Advanced
16.3要求
16.4 3GPP LTE.Advanced研究阶段
16.5载波聚合
16.5.1载波聚合对高层协议和架构的影响
16.5.2载波聚合的物理层细节
16.5.3由载波聚合导致的物理层上行链路变化
16.5.4由载波聚合导致的物理层下行链路变化
16.5.5载波聚合和移动性
16.5.6载波聚合性能
16.6下行链路多天线增强方案
16.6.1下行链路中的参考符号结构
16.6.2码本设计
16.6.3下行链路多天线增强方案的系统性能
16.7上行链路多天线技术
16.7.1上行链路多天线参考信号结构
16.7.2 PUSCH的上行链路MIMO
16.7.3控制信道的上行链路MIMO
16.7.4上行链路多用户MIMO
16.7.5上行链路多天线增强方案的系统性能
16.8异构网络
16.9中继
16.9.1架构(R10中继的设计原理)
16.9.2 DeNB:RN链路设计
16.9.3中继部署
16.10 R11展望
16.11结论
参考文献
第17章 HSPA演进
17.1引言
17.2非连续传输与接收
17.3 HSPA上的电路交换语音
17.4增强型FACH和RACH
17.5下行链路MIMO和64QAM
17.6双载波HSDPA
17.7多载波和多频段HSDPA
17.8上行链路16QAM
17.9终端类型
17.10第2层优化
17.11单频网(SFN)中的MBMS
17.12体系结构演进
17.13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英文缩略语
《UMTS中的LTE:向LTE-Advanced演进(原书第2版)》紧紧围绕LTEAdvanced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依据3GPP最新标准,以LTEAdvanced技术与应用为核心,比较全面和系统地介绍了LTEAdvanced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践的最新成果。全书共分为17章,涉及LTE标准化、基于3GPP SAE的系统架构、LTE中的关键技术、物理层、LTE无线协议、移动性、无线资源管理、自组织网络(SON)、性能、LTE测量、传输、IP语音(VoIP)、性能要求、LTE TDD模式、LTEAdvanced和HSPA演进等内容。本书材料权威丰富,体系结构完整,内容新颖翔实,知识系统全面,行文通俗易懂,兼备知识性、系统性、可读性、实用性和指导性。
《UMTS中的LTE:向LTE-Advanced演进(原书第2版)》可作为移动运营商、网络运营商、应用开发人员、技术经理和电信管理人员的技术参考书或培训教材,也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
点击查看:
Harri Holma、Antti
Toskala编著的《UMTS中的LTE:向LTE-Advanced演进(原书第2版)》由积极参与3GPP标准制定和产品开发的专家撰写。本书对长期演进(LTE)技术**成果进行了系统、完整、清晰的综述。在第1版成功出版的基础上,第2版进行了**修订,重点加强了对Release
8LTE细节信息的涵盖。内容不但包括现场性能测试结果、传输网、自优化网络。而且还涉及到3GPP Release
9已完成的增强方案。第2版还对Release 10进行了展望,包括对Release 10
LTE-Advanced技术构件的综述,这些技术构件支持高于1 Gbit/s的数据速率。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UMTS中的LTE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国际信息工程先进技术译丛 | ||
9787111394402 如需购买下载《UMTS中的LTE》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8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499 | 印数 | 3000 |
UMTS中的LTE是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2.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N929.537 的主题关于 移动通信-通信系统-研究 的书籍。
(芬) 霍尔马 (Holma,H.) , (芬) 托斯卡拉 (Toskala,A.) , 编著
(西) 阿霍南 (Ahonen,T.T.) , (西) 巴雷特 (Barrett,J.) , 著
刘雪燕, 著
(德) 胡贝尔 (Huber,A.J.) , 著
李敏君, 徐晓雨, 张雾琳, 著
(芬) 卡拉宁 (Kaaranen,H.) 等, 著
(意) 赛西亚 (Sesia,S.) , (摩洛哥) 陶菲克 (Toufik,I.) , (英) 贝科 (Baker,M.) , 著
(芬) 霍玛 (Holma,H.) , (芬) 托斯卡拉 (Toskala,A.) , 编著
(美) 苏信丰,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