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108.0
本书的第二期,秉承该学刊的编写宗旨,延续第一期的编写模式,引导我国的建筑师和艺术家、教育家们深入思考建筑和艺术的未来,探索建筑与艺术的现代性。
卷首语
空间·表现
“节点”与“符号”的启示——畅游在斯卡帕草图的微观向度中
桥的速写——中国桥的魅力
理论·视点
要孟买,还是要昌迪加尔?
昔阳县上城街区视觉文化辨析——视觉景观的偶然与必然
教育·研究
构想与建造——基础教学之建筑装饰
主观介入客体——从现象学出发的古建筑测绘课程教学探索
“游戏之间”——2012中印“广州—孟买”城市设计实验工作坊
场所·地域性
钱弘俶·吴越金涂塔·汉传密传
创作·实验
三个“树屋”的案例
——云南宁蒗“鼎雅家”树屋
北京798梯级艺术中心
台湾台南“安平树屋”
在山地聚落中栖游——中国美术学院中综合楼设计随笔
绿色·技术
场地生成景观——从场地与周围环境资源整合的角度探讨景观设计新思维
由建筑表皮的形态构成方式谈其演进过程
跨界·交流
一张禅椅的“前民今生”
系列作品:北皋525号——节选自《生活轨迹——史金淞》
城市·文化
阳光下的文明印记
书评
《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建筑与环境艺术专业学坛:建筑艺术(02)》的视点既关注同为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又剖析中国农民艺术家乔万英对建筑艺术的理解三个“树屋”的作品来自三个背景迥然不同的建筑工作者,但是其打动人心的地方是极其相似的;华雍女士带来的“禅椅”和史金淞先生的拆迁废弃物“盆景”让我们有跨界的收获;苏丹老师睿智的西西里游记让我们感悟城市文化。 一如既往的,我们始终关注国内美术院校建筑教育的探索之路。《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建筑与环境艺术专业学坛:建筑艺术(02)》的教学案例来自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并介绍了有印度KRVIA建筑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四校参与的城市设计实验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