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体 主体 公民
人格体 主体 公民封面图

人格体 主体 公民

(德) 帕夫利克,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45.0

书籍简介:

本书对刑法的合法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刑罚的预防论和 报应刑论进行了区分,并以大陆法系的特点论述作者的一种报应刑论的观点,对于刑罚的合理性有新的论述。

作者介绍:

米夏埃尔·帕夫利克(Michael Pawlik),德国累根斯堡大学(Universitat Regensburg)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法哲学教席教授,现任法学院院长。1965年出生于杜塞尔多夫,先后在波恩大学及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法律,并在剑桥大学取得硕士学位。1992年他以法哲学方向的论文取得博士学位,1998年以“诈骗罪的犯罪构成”为题完成教授资格论文,2001年在罗斯托克大学获得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与法哲学教席。帕夫利克教授也是德国著名刑法学者京特·雅科布斯(Gunther Jakobs)教授的弟子。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刑罚理论的任务

二、刑罚概念在日常用语中的含义

三、刑罚的预防论与报应论

第二章 刑罚是预防工具吗?

一、预防论的特征

二、消极的一般预防

三、特别预防

四、积极的一般预防

第三章 通过刑罚来报应?

一、报应论的复兴?

二、报应是我们文化同一性不可忽视的构成部分吗?

三、法通过刑罚而恢复?

第四章 刑罚是法作为法的恢复

一、承认概念的多义性

第一章 导论

一、刑罚理论的任务

二、刑罚概念在日常用语中的含义

三、刑罚的预防论与报应论

第二章 刑罚是预防工具吗?

一、预防论的特征

二、消极的一般预防

三、特别预防

四、积极的一般预防

第三章 通过刑罚来报应?

一、报应论的复兴?

二、报应是我们文化同一性不可忽视的构成部分吗?

三、法通过刑罚而恢复?

第四章 刑罚是法作为法的恢复

一、承认概念的多义性

二、人格体的不法、主体的不法与公民的不法

三、刑罚是对公民不法的回应

译名对照表

文献目录

译后记

内容摘要:

《人格体 主体
公民:刑罚的合法性研究》提出的问题是:国家怎样对个人施加刑罚才是合法的?帕夫利克否定了长久以来作为通说的预防论。而公民所信赖的公正与安全的恢复这一提法也不令他感到满意。取而代之的是,透过黑格尔他注意到了自由与国家秩序的辩证法:个人的自由只有在超越个人的秩序中才能得以展开。这就意味着:“谁要是侵害了他人的生活利益或法益,只要是不法地侵害的,同时也就妨碍并侵害了除了自由秩序之外的、国家所保护的法秩序,而这种法秩序是他作为公民基于本人的法忠诚而负有责任的。”刑罚服务于法的保护及由此对自由的保护,犯罪人也会同时因他“作为公民被承认,且如黑格尔所说,被尊重”而获得刑罚。

编辑推荐:

  《人格体 主体
公民:刑罚的合法性研究》提出的问题是:国家怎样对个人施加刑罚才是合法的?帕夫利克否定了长久以来作为通说的预防论。而公民所信赖的公正与安全的恢复这一提法也不令他感到满意。取而代之的是,透过黑格尔他注意到了自由与国家秩序的辩证法:个人的自由只有在超越个人的秩序中才能得以展开。这就意味着:“谁要是侵害了他人的生活利益或法益,只要是不法地侵害的,同时也就妨碍并侵害了除了自由秩序之外的、国家所保护的法秩序,而这种法秩序是他作为公民基于本人的法忠诚而负有责任的。”刑罚服务于法的保护及由此对自由的保护,犯罪人也会同时因他“作为公民被承认,且如黑格尔所说,被尊重”而获得刑罚。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人格体 主体 公民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9787300147574
如需购买下载《人格体 主体 公民》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人格体 主体 公民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1.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51.64 的主题关于 刑罚-法哲学-研究-德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