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5.0
本书作者以自己的临床实践结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资料,系统论述了中风先兆、中风、中风后遗症等中医优势病种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中医四诊、辅助检查、诊断要点、鉴别诊断等内容,在治疗方面则从辨证治疗、辨病治疗、名家经验、专药专方、其他治疗、中医调护、经验体会、古论新解等方面详述了该病的中医治疗,还介绍了最新的西医治疗,并总结了常用方药及现代研究进展。本书适合各级医院临床医师、科研人员及医学院校学生学习参考。
第1章中风概述
第一节脑的血液供应
一、动脉系统
二、静脉系统
三、脑血液循环的调节
第二节中风的危害及发病因素
一、中风的危害
二、中风的危险因素
三、中风的诱发因素
第三节中医对脑的认识
一、脑与脏腑的关系
二、脑与经络的关系
三、脑与气血津液的关系
第2章中风先兆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病因病机
一、病因
二、病机
第三节临床表现
一、中医学的认识
二、现代医学的认识
第四节临床诊断
一、中医四诊
二、辅助检查
三、诊断要点
四、鉴别诊断
第五节治疗
一、西医治疗
二、中医治疗
第3章中风病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病因病机
一、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二、现代中医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第三节临床表现
一、偏瘫
二、神识昏蒙
三、口舌?斜
四、言语謇涩或不语
五、偏身感觉异常
第四节临床诊断
一、中医四诊
二、辅助检查
三、诊断要点
四、鉴别诊断
第五节治疗
一、西医治疗
二、中医治疗
第4章中风后遗症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病因病机
第三节临床表现
一、中风病后遗症主症
二、现代医学对中风病后遗症主症研究
第四节临床诊断
一、中医四诊
二、辅助检查
三、诊断要点
四、鉴别诊断
第五节治疗
一、西医治疗
二、中医治疗
第5章中风病名医诊治经验
第一节辨治经验
一、任继学经验
二、姬乾园经验
三、邓铁涛经验
四、朱良春经验
五、汪履秋经验
六、谢海洲经验
七、颜德馨经验
八、王永炎经验
九、杨甲三经验
十、路志正经验
十一、浦家祚经验
十二、邵念方经验
十三、沈绍功经验
十四、邱保国经验
十五、曹晓岚经验
十六、窦伯清经验
十七、阮少南经验
十八、夏森柏经验
十九、李秀林经验
二十、傅祥昌经验
二十一、徐恩平经验
二十二、夏永潮经验
第二节专药专方
一、复脑愈风汤(高辉远方)
二、脑清通汤(张学文方)
三、涤痰汤(贾兴鲁方)
四、三七贝母汤(李仲愚方)
五、乌附星香汤(李仲愚方)
六、四藤三虫汤(李秀林方)
七、通腑醒脑活血汤(孔明云方)
八、三痹汤(郭鹏琪方)
九、中风肢体疼痛方(万政方)
十、中风后遗症方(陶根鱼方)
十一、活血利水通脉饮(邵念方方)
十二、镇肝益阴汤(王季儒方)
十三、固脱保元汤(王季儒方)
十四、通脉汤(杨百弗方)
十五、通脉舒络汤(张学文方)
第三节医案精选
一、张伯臾医案
二、吴少怀医案
三、李斯炽医案
四、贺季衡医案
五、郭士魁医案
六、董建华医案
七、程莘农医案
八、何任医案
九、邓铁涛医案
十、颜德馨医案
十一、刘志明医案
十二、郭鹏琪医案
十三、邱保国医案
十四、任达然医案
十五、王鸿士医案
第6章中风病常用方药
第一节中风病常用中药
第二节中风病常用中成药
一、片剂
二、丸剂
三、口服液
四、注射剂
第三节中风病常用名方
一、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二、参附汤(《正体类要》)
三、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
四、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五、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六、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七、涤痰汤(《济生方》)
八、温胆汤(《集验方》)
九、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
十、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
十一、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
十二、地黄饮子(《宣明论方》)
十三、解语丹(《医学心悟》)
前言
中风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近年来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其患病人数之多,发病之迅速,程度之严重,均居各类疾病之首,是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新近资料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是脑血管病,城市约为100.6/10万人口,农村为70.6/10万人口,仅次于恶性肿瘤,在北方一些城市,甚至可上升到第一位。国内7城市和21省农村神经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城市脑血管病的年发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分别为219/10万、116/10万和719/10万;农村地区分别为185/,lO万、142/,10万和394/10万。据此计算,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约150万人,存活的患病人数(包括已痊愈者)600万~700万人。每年因该病耗费的资金高达100亿元以上。由于中风病多见于中年以上人群,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死亡率高,大约3/4存活者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大大影响了社会生产力,不仅患者本人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已经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有人指出:“没有比卒中更令人恐惧的病了。人一旦被它控制,则所有的活动和尊严都以闪电式速度消失殆尽。”因此,加强脑血管病的防治不但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中医对中风病的防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就记载有对中风病的临床表现及不同阶段的认识,后来的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防治都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积累了辛富的经验。这笔宝贵的遗产,需要我们现在的中西医工作者认真地学习、继承、发扬、光大。20余年来,我国中医药界的专家学者对中风病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成就令人瞩目。然而,离彻底征服该病仍有一定的距离。从目前对脑血管病研究的情况来看,除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外,应尽快提高中风病的治疗水平,降低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自从CT和MRI问世以后,中风病的定位、定性诊断获得了较大的提高,但治疗问题,尤其是急性期的抢救治疗和恢复期的康复治疗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全书共分为6章,包括中风概论;中风先兆、中风病、中风后遗症的基本理论、诊断要点、中西医治疗方药、中医调护及临床经验与体会、古论今释;中风病名医诊治经验;中风病常用方药等。书中以国内外先进的、通用的治疗方法为主,力求与临床医师的临证思维和实际操作相吻合。其中临床诊断与治疗部分从中医、西医两方面论述,西医内容重点介绍中风病各期最新的诊断标准、临床特点,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作为核心的“治疗”部分,分西医治疗、中医辨证治疗、辨病治疗、其他治疗等,使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尽量使中、西医两种思维模式在临床实践中达到某种程度的协调,切实反映现代中医治疗的实际情况。
本书以弘扬、发展中医药治疗中风病的特色优势为宗旨,遵循既为临床、教学、科研人员提供一本具有实用、有效价值的参考书,也为中风病患者和亲属提供一本具有诊疗康复指导作用通俗读物的指导思想,参考了大量国内外有关资料,查阅了近十年来全国各大期刊近百余种,并结合编者多年的临床经验,编写了这本《中医优势病种特色诊疗丛书.中风病中医特色诊疗》。我们真诚地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相关专业临床工作者、教学人员提供一些参考。由于编者水平有限,而医学知识更新较快,加之时间紧迫,对书中错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次修订完善。
曹晓岚张文高
2007年10日
本书共分为6章,包括中风概论;中风先兆、中风病、中风后遗症的基本理论、诊断要点、中西医治疗方药、中医调护及临床经验与体会、古论今释;中风病名医诊治经验;中风病常用方药等。书中以国内外先进的、通用的治疗方法为主,力求与临床医师的临证思维和实际操作相吻合。其中临床诊断与治疗部分从中医、西医两方面论述,西医内容重点介绍中风病各期最新的诊断标准、临床特点,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作为核心的“治疗”部分,分西医治疗、中医辨证治疗、辨病治疗、其他治疗等,使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尽量使中、西医两种思维模式在临床实践中达到某种程度的协调,切实反映现代中医治疗的实际情况。本书以弘扬、发展中医药治疗中风病的特色优势为宗旨,遵循既为临床、教学、科研人员提供一本具有实用、有效价值的参考书,也为中风病患者和亲属提供一本具有诊疗康复指导作用通俗读物的指导思想。 本书在介绍了脑的血液供应、中风的危害及发病因素、中医对脑的认识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中风先兆、中风病及中风病后遗症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中西医诊断、辅助检查、鉴别诊断等内容,并从辨证治疗、辨病治疗、其他治疗、中医调护、经验体会、古论新解等方面详述了该病的中医治疗,还介绍了最新的西医治疗及康复手段。书中着重阐述了编者在中风病各期治疗过程中的经验体会,精选现代名医治疗中风病的医案,同时还梳理古代有关文献,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进行新的诠释,以期对广大读者有所启示。书中利用较大篇幅介绍了治疗中风病常用的中草药、中成药及中药复方的临床适应证、使用方法及现代药理研究,便于各级临床医师查阅选用。本书实用性、可操作性强,可供各级医院中西医临床医师、科研人员、中医院校学生及医学爱好者阅读。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中风病中医特色诊疗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中医优势病种特色诊疗丛书 | ||
9787509115954 《中风病中医特色诊疗》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317 | 印数 | 5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