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4.0
本书叙述了仿生学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发展历程。1960年仿生学在美国提出后,在国际上得到广泛重视。贝时璋指导下的理论组,选择视觉图像识别作为研究方向,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调查研究青蛙等动物的捕食行为,独立提出数学模型,制作光机电模型,控制小口径步枪进行靶场实验,取得好成绩,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同时,该研究室开展昆虫复眼的仿生学研究,调查研究蝇类的飞行追逐行为,制作模仿复眼的光学器件,探讨光学编码的可能性,测试人眼的光学特性,制作微光条件下的监视器等等一些独创性的,又联系国防和技术的研究项目,获有关单位的好评。此外,邢台地震后,该研究室又组织人员进行地震的动物反应研究,组织野外观察站,又在实验室内进行机理研究。
序/1
历史回顾
视觉仿生四十年发展历程/1
贝时璋先生与仿生学/22
历任研究室主任简历/29
专题文章
目标运动方向、形状和角速度检测的模型/34
动物与地震的关系/42
地震前动物的异常反应/58
人的双眼立体视觉/66
立体视觉的奥秘与演示/79
感受野的矩阵模型和Gabor模型/88
鲎眼微光电视/97
看动不看静的仿生眼运动目标检测/103
昆虫复眼透镜的综合成像/112
视觉激光防护和夜视仿生/117
夜视仪与人眼的匹配/122
人眼的生理光学参数/128
紫膜的光电转换/135
重大进展
果蝇也会思考/142
以果蝇为模式,探索学习记忆与抉择的脑机制/147
果蝇记忆两种图形参数的生物学基础/151
眼睛扫视抑制的脑内神经回路被发现/152
凹耳蛙声通讯研究获得重要进展/154
深情回忆
五十年回眸/157
半世纪探索的个人经验随笔/171
回忆理论组/183
在生物物理研究所理论组的五年/187
赴邢台地震灾区工作的回忆/190
在生物物理所从事仿生学研究的回忆/194
莱夏特教授与我的早期仿生学研究/201
科研工作的回顾/203
聂帅批准我们“归队”/206
为研究所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209
附录
附录一大事记/213
附录二出版物/237
附录三学术交流/241
附录四学术团体及学术会议/253
附录五人才培养/257
附录六重大任务及项目/260
附录七人员名录/263
编后记/265
本书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史丛书”之一。本书全面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从事仿生学研究40余年的历史。主要内容包括目标运动方向、形状和角速度检测的模型,感受野的矩阵模型和Gabor模型,昆虫复眼透镜的综合成像,果蝇记忆两种图形参数的生物学基础,在生物物理研究所理论组的五年等。本书可供对仿生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并可作为从事视觉信息加工、认知神经科学的教学、科研人员及科学史研究者的参考读物。 仿生学于1960年由美国提出后,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重视。本书全面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从事仿生学研究40余年的历史:在贝时璋指导下,选择图像识别作为研究方向,研究青蛙等动物的捕食行为机理,提出独创的数学模型,并利用光、机、电技术研制成第一台仿生装置可控小口径步枪,在打靶试验中取得100%的命中率,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同时还开展了昆虫复眼的仿生学研究,制成平板型复眼透镜,和具有鲎眼侧抑制模型的微光电视。此外,还介绍了该所对邢台、唐山等地地震前动物行为异常的广泛深入的调查,及地震前兆信息(震动、电、磁、声、光等)与行为异常的关系的机理研究;以及感官信息加工的多层面研究和有关人类大脑思维和认知等方面的探索研究工作。 本书可供对仿生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并可作为从事视觉信息加工、认知神经科学的教学、科研人员及科学史研究者的参考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