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照人生
暂无封面,等待上传

烛照人生

宋克顺, 著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

书籍简介:

本书是当代作者的自传。

书籍目录:

人生的履历表(代序)甘征文

一、我的父亲

1.书香之家

2.“鹭鹚大■”之痛

3.错划地主之苦

4.义诊狂犬病

5.木楼之危

6.“贩菜”之嫌

7.少煤之谜

8.劳累之乐

9.身后传闻

二、我的母亲

1.一碗鸭汤面

2.替婆母背怨

3.“三朝”躲兵

4.保全“鸦鹊塘”

5.“人民代表”

6.善恶有报

7.医病“良方”

8.病中别子

9.病孩获救

10.妇女委员、妇女主任

11.家庭“幼儿园长”

三、我的姐妹

1.姐姐淑梅

2.苦尽甜来的妹妹

3.义愤斥奸

四、乡村启蒙

1.私塾学堂

2.跨进“洋学堂”

3.山沟里求学

五、航校生活

1.踏金盆倚岳麓

2.演出和创作

3.“落后”挨批

4.四水测量

5.炼钢铁、修铁路

6.毕业分配

六、姻缘、缘分

1.无缘不成姻

2.有缘千里来相会

3.妻子和养母

七、塞外情怀

1.寻梦

2.思念

3.离别忆往昔

4.神秘之师

5.转战嵯岗牧场

八、航道与水利

1.旱涝灾害重在预防2.典型引路

3.无预备期共产党员

4.认真阅读几本书

九、两本小册子讴歌两伟人

1.《怀念任弼时》

2.《屈原的传说》

十、屈子祠修复记

1.盛世兴乱世毁

2.精兵良将

3.修旧如旧

4.楹联、匾、题词

5.两起事端

6.各方支援

十一、迎宾待客

1.围绕“屈原”做文章

2.投其所好

3.帮游人解难

4.陪同杨沫姊妹故乡行

十二、赛龙舟的传说与大型龙舟竞赛

1.起因

2.拍摄屈原纪念地

3.龙舟赛

十三、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1.源远流长

2.咏故园端午

3.农民作家

4.从第二故乡“走向经典”

十四、第一副局长的十五个月

1.来也糊涂走也糊涂

2.肩挑实现“一无两有”重担

3.以步代车摸到一手资料

4.调动教师积极性

十五、“八年抗战”

1.含冤赴任

2.人才策略

3.坐镇指挥

4.两段水泥路

5.公路改造全面开花

6.是非有公断

十六、见证潇湘第一路

1.班子、使命

2.国家、集体、农民

3.电缆风波

4.排忧解难

5.违规审计

6.潇湘第一路的胜利竣工

十七、湘军入粤

1.得来全不费功夫

2.拼凑上阵

3.困难压不倒湘军4.相互争功

5.交通管制

6.护路员失踪

7.爆竹声声

8.“三三格局”

9.转战阳山

10.依恋

11.走到尽头

十八、以孝为先

1.弃官尽孝

2.病榻前三十三天

3.护理母亲两年半

4.修墓立碑

十九、长江后浪推前浪

1.爷爷奶奶身旁度幼年

2.发奋读书的少年

3.家风传承

后记人生的几十年,宛如一张长长的履历表。读罢宋克顺先生的《烛照人生》,我觉得先生这张履历表填写得真诚、实在。沿着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娓娓道来,给人抹掉尘封的岁月,向读者敞开心扉……先生对我曾有知遇之恩,几十年来我自信与先生相交不浅,自谓熟悉先生、了解先生,及至拜读《烛照人生》一书才真正读懂先生的立身处世的全部。

性格即命运也。先生一生本性率直,不媚上,不流俗,重在做“功”,不善唱“功”。虽躬逢盛世,在仕途上却一直坎坎坷坷;字里行间露出几分悲壮。先生怀揣专业文凭,能言善写,精明能干,头脑清醒,干一行,爱一行,无论从事宣传、文教、水利、交通,到一处便成一处专家。可偏偏对官场的这个魔方即到退休时尚未弄懂。原因很简单,他一心琢磨事,从不会去琢磨人。无论那近两年任“莫名其妙”教育局领导,还是到糊里糊涂人称“八年抗战”的交通局长,就是最好的佐证。在交通局时有人诘难:“你到交通局干了些什么?”先生坦言:“我修了桥,补了路!”对方哑然。试问身为交通局长不修桥补路所干何来?历史证明先生是对的。无论投身塞北,服务家乡,率众修复屈子祠,还是积极筹办龙舟节,十五个月以步当车足迹踏遍了24个乡镇场的所有中小学校,八年中的修桥补路,乃至建潇湘第一路,直到率湘军入粤等等,哪一件哪一项不是可圈可点的业绩?先生并不糊涂,他有格言:“我宁愿做牛,但不当猪。”这就是在社会对他不公时所发出来的抗争与怒吼。

这洋洋二十万言的履历表中还记述了先生那勤劳、忠厚的父亲和能干善良的母亲的诸多震撼人心的往事;并以重笔描写了妻子那苦难和感人的生活历程。先生的孝顺心、夫妻爱、儿女情,跃然纸上。

这张不薄的履历表,在家庭可作为先生的家谱传诸后世教育儿孙;在社会可作为“方志”的某些佐证,从中可以再显现出一个地区的那段历史演变的某些细微末节,从而烛照人生。2005年春节刚过,我突发重病,住进广东省人民医院。病愈后,萌发创作的冲动。写什么?从何处着笔呢?经反复思考,决定从最熟悉的家庭、父母、姐妹、妻儿及自己坎坎坷坷的一生开始。翻开几十年的日记,历历在目,往事如昨。这个想法得到姐妹的赞同和妻子、儿女的支持。国庆节后开始执笔。思如涌泉,情如流水,滔滔不绝,一气呵成,仅三个多月就完成了24万多字的初稿。

书中将父母各列一节。母亲是家中的支柱。60年前,她就深知勤俭是维持贫困家庭生活最现实的方法;借贷送读,让子女掌握文化知识,是改变贫穷落后最根本的途径。我和妹妹就是她高息借贷让我们读书的。父亲吃苦耐劳,耿直无私,乐于奉献的品德,铸就了儿孙勤政清廉、忠诚奉献的秉性。

2003年冬,我们为父母修碑立墓之后,有人说,修建墓碑只能留在山间,将他们的传记写录下来,可以千秋百世铭记在子孙的心头。特以此书献给父母在天之灵!对于这本书,得到许多亲友的关注和支持。初稿完成后,著名剧作家甘征文先生逐篇审阅,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并撰写了《人生的履历表》作序。我的好友尊兄曾维纲先生,对文学颇有研究,他对篇名、文字及文中所涉及的人和事,提出许多宝贵建议。根据他们的建议,做了反复修改。汨罗市交通局吴靖波副局长、黄小阳和宋婧婷小姐为书稿的打印尽了力。对于他们的帮助,我谨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特别感谢花城出版社。对于一个普普通通的退休干部写的一本平平凡凡的传记,能够在全国享有盛名的出版社出版,有劳肖建国社长和秦颖副社长的关心和帮助,由谢日新副社长亲自担任责任编辑,苏家杰先生负责封面设计,薛伟民先生担任责任技编,这是对我的厚爱,令我十分感激。

谨此致谢!作者2006年7月21日

内容摘要:

  人生的几十年,宛如一张长长的履历表。本书正是这样一张履历表,填写得真诚、实在。沿着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娓娓道来,给人抹掉尘封的岁月,向读者敞开心扉……作者出生在湘北山村破落的书香之家,并非高官,也无惊天动地的业绩,只是一个“九品芝麻官”,但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遂成行家。他本性率直,脚踏实地,一心为老百姓办几件实事好事。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本书为一位年近七旬作者的回忆录。  作者出生在湘北山村破落的书香之家,并非高官,也无惊天动地的业绩,只是一个“九品芝麻官”,但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遂成行家。他本性率直,脚踏实地,一心为老百姓办几件实事好事。他学的是工程专业,修路架桥是行家里手;探索整理的《屈原的传说》一书获湖南省文学创作奖,编写的《怀念任弼时》一书获好评,从事宣传文化工作,发现并招录了韩少功、甘征文等一批“千里马”;负责外事接待,主持修复屈子祠,打出了一龙舟竞渡一的品牌,为使地方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尽了力;在主持国家重点工程107国道(汨罗段)修建工程时,经手千余万工程资金,勤政廉洁,经审计被评为“阳光工程”、“廉洁工程”,在家庭为父母尽孝,为子女尽责,是孝子也是称职的父亲。  本书虽为个人回忆录,对读者或许有某些启示。
作者简介:  宋克顺,湖南汨罗市人。1938年10月3日出生在山村农家。1959年10月毕业于交通部长沙航务工程学校。毕业后支边到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从事航道、交通运输工作11年。调回原籍后,曾在水利、宣传、文化、外事、教育、交通、经委等部门,历任汨罗县一市一宣传部中心干事、外事办负责人、教育局第一副局长、交通局长、经委副主任等职,至退休。工作之余,曾编写过《屈原的传说》,《怀念任弼时》,参与编写《农民哲学读本》等书。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烛照人生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7536048017
《烛照人生》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广州出版单位花城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烛照人生是花城出版社于2006.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5.6 的主题关于 宋克顺-传记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