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8.0
本书以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来说明何为真正的大智慧,将人生的智慧寓于一个个鲜活的历史故事中,以史为鉴。
第一章将相本无种
成大事者没有铁打的身份
一、第一个打破身份界限的张楚王陈胜.2
贫穷不是胎记,更不是桎梏.2
智者顺时而谋.4
玩“天意”鼓动人心.6
以勇气证明弱势群体中也有智者.9
在没有经验中为后来者建立经验.11
二、从小亭长到与项羽争霸的汉王刘邦.13
圈子小,志向大.13
用人才打造强有力的圈子.15
用人心换取王者位置.18
委曲中取舍,进退中选择.20
斗力不如斗智.23
圈外圈内的智力游戏.25
三、从流浪孤儿到执掌明朝政权的朱元璋.28
依附势力,扩大圈子.28
以智服人,以威震人.30
选择强劲的对手比拼.33
搭房子的用人策略.35
让枕头风吹醒自己.37
第二章非常人非常事
成功者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一、从四处碰壁的小人物到三分天下的蜀王刘备.42
由核心圈子向四周辐射.42
示弱以打消对方的疑心.44
示仁求得生存的空间.46
“诈伪”以得到更多成功机会.48
二、从采蘑菇的少年到东北王的努尔哈赤.50
阴谋与阳谋的有效结合.50
天助地助不如人助.52
找到充分的借口.53
多则惑,少则明.55
第三章时势造英雄
关键时先人一手就成功了
一、调动民心整合力量的周文王.60
把强手的衰退看作自己的机会.60
在对方无戒备下密谋.62
从“文伐”到“武攻”的及时转变.65
二、不甘于平庸的宋太祖赵匡胤.67
利用圈子内的人炒作自己.67
一手笼络,一手弹压.69
打击对手先弱后强.72
有胆有识,也有人情味.75
巧妙地拿捏人心.77
三、欲天下通吃的蒙古王成吉思汗.79
让圈子内的人信服自己.79
不轻易让对手征服.81
谁都可以进入自己的圈子.83
入了圈子就得接受圈子的约束.86玩速度玩出高效率.88
第四章谁主沉浮
成败得失决定于是善巧妙出牌
一、打脱牙齿和血吞的越王勾践.92
榆牌后及时进贡对方.92
示弱输诚以麻痹对手.94
以德蓄力,做最后的赢家.96
重新洗牌,攻击对手的弱点.98
二、打着旗帜反旗帜的魏王曹操.100
摸到属于自己的牌.100
关键时出示王牌.102
先拿下大的再处理小的.104
让对方着急自己不急.106
把出错牌的次数降为最低.109
三、把握时局励精图治的秦王李世民.112
在虚虚实实中出牌.112
看准对方的牌势.115
找对伙伴巧打牌.117
危急时快速制服对手.119
发现坐稳位子的奥秘.121
第五章内圣外王
把既得的权力经营得更棒
一、吞并列强揽御天下的秦始皇赢政.126
拔掉权力征途上的钉子.126
用好自己手中的权.129
统一团队的核心价值.132
做大要有过人的胆识.134
自己再聪明也要听下属的.136
二、挽救利益集团命运的汉光武帝刘秀.139
借他人之力入圈子.139
让自己快速成名.141
把自己当作合法的继承人.143
成名后把事业往大处做.146
一个人影响一帮人.149
三、清扫权力障碍的康熙大帝爱新觉罗.玄烨.151
摆平轻视自己的人.151
除掉团队利益的颠覆者.153
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156
将分裂者彻底摆平.158
以自己的方式修造“长城”.160
第六章皇帝轮流做
颠覆集团圈子的快慰与代价
一、在辉煌中毁灭的“新朝”皇帝王莽.164
塑造一副好人的样子.164
扶弱小的人上台.165
让圈子里的人造声势包装自己.168
利用圈子里最有声望的人提携自己.170
时机成熟后取而代之.171
二、打造武氏圈子的女王武则天.173
通过情爱进入圈子.173找到自己坚实的靠山.176
培养自己的核心力量.178
证明女人中也有智者.181
三、为司马氏集团创造条件的大将军司马懿.183
制定长远的立业计划.183
装病用计搞垮对手.185
以金点子提高自己的声望.187
靠实力巩固自己的地位.190
与智者对话,创下集团大业.192
第七章不能胜寸心
先智后愚的不幸与悲哀
一、立足未稳心已乱的闯王李自成.196
在挤压下顽强生存.196
圈地圈国圈人心.198
动什么不能动感情.200
圈子里没有几个有用的人才.203
二、得意中丧失自我的天王洪秀全.205
利用宗教建立圈子.205
以团队的利益凝聚人心.207
不断更新战略目标.208
内讧搞垮了团队.210
三、被皇帝梦玩砸了自己的袁世凯.213
精心地钻入权力圈子.213
游戏于两个圈子之间.214
设置谋取权力的圈套.216
玩手腕把自己“扶正”.218
设计了一条越走越窄的不归路.220
第八章只钓王与侯
赚得无冕之王曲声名
一、选对老板做对事的姜子牙.224
耐心选择有智慧的领导.224
翦掉强手的羽翼.226
密谋之后的“阳攻”.227
发挥治国之士的聪明才智.229
二、不求闻达而名驰四方的诸葛亮.231
不入大圈子入小圈子.231
用激将法说服对方.233
利用“性心理”智斗对方.235
狭路相逢智者胜.237
出师未捷身先死.239
三、处世隐忍而身显的曾国藩.241
小心稳重地处事.241
用人才弥补自身的缺陷.243
利用靠山办事.246
挫折即是转折.247诸子百家无人不说“智”。孔子说“上智下愚”,老子说“大智若愚”,韩非子说“使智者尽其虑”,荀子说“流言止于智者”,庄子说“去小智而大智明”……人是高级动物,群居性动物,一个个聪明人或自以为聪明的人,在这世界上生活,有本能的需要,物质的精神的;有与生俱来的欲望,生理的心理的;有种种梦想和幻想,健康的不健康的。
为了得到需要,满足欲望,实现梦想,人便要动脑子,采取手段,利用方法,可是权力、地位、金钱、荣誉等等,想得到的人很多,你想要,他也想要,但毕竟有限,于是人们之间展开了智力的博弈,智慧的较量,有共同游戏规则下的公平竞争,在道德与法律阳光下展示聪明才智;也有潜规则下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在颠覆秩序的行为中暴露人性的阴暗。有的人以常规思维与正常手段去努力获得,有的人以超常思维与变化手段去谋取,得意与失意伴随着人生,希望与失望占据着生活。
渴望成功!成功需要机遇,机遇靠智慧的大脑把握!追求利益!利益需要竞争,竞争离不开智力的博弈!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个追求“大智”的价值取向。自以为聪明的人或许实际上很愚蠢,貌似精明的人却是十足的傻瓜。聪明和精明不等于智慧。这是“小智”与“大智”的区别。世上“小智”的人多,“大智”的人少。只看到眼前利益的人再聪明也是小智,能看到长远利益的人是大智;只看到个人得失,不为他人着想的人是小智,能够顾及大家利益的是大智;只看到狭隘的圈子的人是小智,能从小圈子看到整个群体的人是大智;只看到局部的人是小智,能从局部看到整体的人是大智。
小胜靠智,此智为小智;大胜靠德,此德乃大智!古人说:“成者为王。”这是一种纯粹功利性的判断。成,是小的成功,还是大的成功?是暂时的成功,还是长久的成功?是通过小聪明谋取的成功,还是通过大智慧获得的成功?所以,不如说“智者为王”!这个“王”不仅指那些成功的人,更是指包涵与承载“大智”的成功本身。我们能在历史上一些成功者身上看到各种各样的“智”,小智或者大智,而真正的“王者”是大智者,其智慧的光芒闪耀千古。
刘邦说“吾宁斗智,不能斗力”,玩的是智;项羽有勇无谋,“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败给了刘邦。
李世民说“以天下之广,岂可独断一人之虑”,玩的是智;王世充“智尽力穷”,窦建德“不用臣言”,李建成“心胸狭隘”,都败给了李世民。
曾国藩说“知己之过失,毫无吝惜之心,此最难之事。豪杰之所以为豪杰,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便是此等处磊落过人”……玩小聪明的人大多玩砸了自己,即使一时得到了他想得到的东西,但守不住,不长久,反而失去得更多;他很精明,在权力斗争中一时成为赢家,但却不知道“智者顺时而谋”,成了最后的输家;他周旋于人际,上下打理得很风光,左右照顾得很周全,可“聪明反被聪明误”,一切都葬送于“阴谋”二字;他布下陷阵,引人入彀,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战胜对手后,放松警惕,放纵欲望,却不明白“以明防前,以智虑后”,结果又走上了别人走过的失败的老路……大智慧者集识见、胆略与勇气于一身。求大智,得大利。以大智立身、扬名、竞争,才能真正拥有成功,拥有“王者风范”!
渴望成功!成功需要机遇,机遇靠智慧的大脑把握!追求利益!利益需要竞争,竞争离不开智力的博弈!智力博弈,智慧较量,规则下的明争与潜规则下的暗斗,以正常手段或非正常手段谋取。世上[小聪明]的人多,[大智慧]的人少。智者为王!这个[王]不仅指获得成功的人,更是指包涵与承载[大智慧]的成功本身。
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个追求“大智”的价值取向。自以为聪明的人或许实际上很愚蠢,貌似精明的人却是十足的傻瓜。聪明和精明不等于智慧。这是“小智”与“大智”的区别。世上“小智”的人多,“大智”的人少。只看到眼前利益的人再聪明也是小智,能看到长远利益的人是大智;只看到个人得失,不为他人着想的人是小智,能够顾及大家利益的是大智;只看到狭隘的圈子的人是小智,能从小圈子看到整个群体的人是大智;只看到局部的人是小智,能从局部看到整体的人是大智。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智者为王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9002032 《智者为王》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当代世界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80 | 印数 | 5000 |
智者为王是当代世界出版社于2007.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47.8 的主题关于 历史故事-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