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与民间
暂无封面,等待上传

经典与民间

卢永和, 著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以“经典”与“民间”作为爬梳剔抉水浒叙事的两条基本线索,在论述思路上做到总分结合。绪论部分通过反思中国文学史关于“水浒”文学书写的弊端,引出选题的依据与意义。第一章探讨水浒故事的经典化书写——《水浒传》及其批评阐释。第二章以武松故事为例,探讨民间水浒叙事的艺术文化特质。第三章探讨水浒叙事所蕴涵的侠义精神。第四章讨论水浒故事衍生叙述的文化活动意义。结语部分概述水浒叙事在经典与民间层面上的文化意蕴。

作者介绍:

卢永和,1972年出生,湖南郴州人,现为广东肇庆学院文学院副教授。2002年湖南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毕业。2009年中山大学文艺学博士毕业。已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近二十篇。主持省级科研项目两项,厅级科研项目两项。

书籍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水浒传》:经典水浒叙事及其阐释

第一节 中国小说经典形成的文化图景

第二节 金圣叹与《水浒传》的“经典化”

第三节 “以西律中”批评观与《水浒传》的现代阐释

第二章 民间水浒叙事:以武松故事为例

第一节 民间水浒叙事述略

第二节 “王派水浒”中的武松故事

第三节 “高派”山东快书中的武松故事

第四节 民间武松叙事的文化趣味

第三章 侠义精神与水浒叙事

第一节 侠义精神与水浒叙事的文化关联

第二节 侠义精神与《水浒传》的民族审美趣味

第三节 侠义精神与民间水浒叙事——以李逵故事为例

第四章 水浒故事的衍生叙述

第一节 文化空间与大水浒叙事

第二节 小传统与民间水浒叙事的文化认同

第三节 当代文化语境与水浒故事的衍生叙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基于“经典”与“民间”这两套水浒故事系统既分且合的发展演变特点,《经典与民间:水浒叙事的文化阐释》以“经典”与“民间”作为爬梳剔抉水浒叙事的两条基本线索,在论述思路上做到总分结合:总——凸显水浒叙事作为一个文化原型所深具的民族审美文化精神;分——呈现两个故事系统所表达的文化趣味的异质性。
  具体内容如下:
  绪论部分通过反思中国文学史关于“水浒”文学书写的弊端,引出《经典与民间:水浒叙事的文化阐释》的写作依据与意义。
  第一章探讨水浒故事的经典化书写——经典水浒叙事及其阐释。首先探讨中国小说经典形成的文化图景;然后以金圣叹的批评为中心,探讨《水浒传》的经典化过程;最后讨论“以西律中”批评观与《水浒传》的现代阐释问题。
  第二章以武松故事为例,探讨民间水浒叙事的艺术文化特质。首先概述民间水浒故事系统的发展状况,继而以扬州评话“王派水浒”、“高派”山东快书中的武松故事与《水浒传》的武松故事作对比,通过具体的文本比较,透析民间水浒叙事所蕴含的审美文化趣味,指出融凝地方文化的民间水浒叙事具有强大的文化亲和力。民间水浒叙事的艺术活力,主要体现为文化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交流互动等与经典艺术迥异的文化特质。
  第三章探讨水浒叙事所蕴含的侠义精神。侠义精神与水浒叙事渊源有自,也是水浒故事的基本文化内涵。《水浒传》自成书以来,其思想主题的阐释众说纷纭,但这些观点仅抓住侠义精神的某一侧面去演绎论证,似是而非。作为一个民间文化想象的符号,李逵的形象在不同时间、地区的故事叙述中发生了很大变异,但侠义精神仍是其基本的文化内核。作为一种民族审美文化,水浒故事中的侠义精神能够在跨时代的文化语境中焕发出新的艺术活力。
  第四章讨论水浒故事衍生叙述的文化活动意义。水浒故事叙述不断衍生发展,构筑了一个具有民族文化趣味的大水浒叙事空间。这个水浒文化空间不断延展,水浒叙事由此超越固化的文学文本,走向非文本的文化叙事。作为一种隐性叙述活动,非文本的水浒文化凝聚的是一代代乡民关于水浒故事的集体记忆和情感想象。从深层次的文化意义而言,非文本的水浒文化活动意味着传统文化的血液已脱离原初的固化文本,渗透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体验中,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当代语境中的水浒叙事文化活动距离古代的水浒故事更加遥远,但其民族文化认同的符号意义宛然犹存。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经典与民间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66813077
如需购买下载《经典与民间》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广州出版单位暨南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经典与民间是暨南大学出版社于2014.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7.412 的主题关于 《水浒》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