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论
中国经济论封面图

中国经济论

周牧之,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5.0

书籍简介:

本书阐述600年世界变局对中国的影响和中国崛起的机制与课题,探求历史与现实交汇和盛衰的因果,尝试为思考中国经济展示更宽厚的背景和路径。论证30年改革开放与信息革命下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如何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中国的大发展。描绘中国社会大变革之迅猛,力图分析和把握中国经济的总体构图、时代脉搏和症结,剖析中国工业化、城市化机制,系统地提出对社会经济改革的政策建议。

书籍目录:

序章重新鼎立的中国

第一章世界经济格局的巨变

第一节信息革命的冲击

1.电子产业的大发展

2.产业技术的信息化

3.生产系统的网络化

第二节全球供应链时代

1.供应链的全球扩张

2.全球供应链的特征

3.从金字塔型到网络型

第三节全球供应链型产业集聚

1.从全套型到全球供应链型

2.全球供应链型集聚的条件

3.新型集聚在中国的崛起

第四节东亚盛衰

1.产业革命与两极结构

2.战后南北差距的扩大

3.信息革命与东亚工业化

第二章大城市群的崛起

第一节大城市群引领中国经济发展

1.大城市群的发展

2.新型产业集聚的巨大化

3.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

4.世界资源的大规模利用

5.华人商业社会的作用

6.中国的世界工厂化

第二节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

1.电子产业起爆的工业化

2.走向复合集聚

3.产业集聚的特征

4.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

第三节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

1.改革开放初期的成长和停滞

2.浦东开发启动的大发展

3.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

第三章工业化的艰难历程

第一节重工业化的光和影

1.推行重工业化的理由

2.激进的重工业化政策

3.低效率的产业布局

4.“文化大革命”的混乱

5.重工业化的特征

第二节中国社会的割裂

1.户籍制度的导人

2.农村人民公社化

3.对城市人口的严格控制

4.农村疲惫和改革开放

第三节从小城镇到大城市群

1.农村工业化政策

2.乡镇企业的盛衰

3.小城镇政策的失败

4.国有企业改革和主角交替

5.大城市群时代的到来

第四节地区间竞争带来的课题

1.开发区圈地运动的弊端

2.地区间竞争的压力

3.财政结构上的缺陷

4.土地公有制的问题

第四章挑战与展望

第一节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

1.高涨的社会紧张感

2.转换发展目标

3.实现内需型经济发展

第二节社会结构的改革

1.复原被割裂的社会结构

2.构建再分配体制

3.改革财政机制

4.再造农村社会

5.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

第三节大城市群的持续发展

1.大城市群的重要性

2.面对大规模高密度城市社会

3.应对汽车社会

4.打破“诸侯经济”

5.京津冀大城市群向渤海湾的扩展

6.确立大城市群自律发展的机制

7.促进内陆地区城市群的发展

第五章贸易大国的光荣和挫折

第一节东西贸易的主角交替

1.无有后继的郑和伟业

2.亚洲贸易圈的崩溃

3.大航海时代欧洲的地壳变动

第二节贸易盛世

1.美洲白银与东西贸易

2.贸易扩大与康乾之治

3.繁荣带来的隐患

4.欧洲对华的早期经略

第三节鸦片战争与国运衰落

1.印度棉的冲击与产业革命

2.茶叶贸易的世纪

3.无可避免的鸦片战争

4.中国的战略缺位

第四节近代变革途径的局限

1.激进与落后的太平天国运动

2.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

3.日本明治维新的制度建设

4.从戊戌变法到革命

第五节重造制度优势

1.三种错误认识

2.总结教训,再造辉煌

第六章世界经济中的中国

第一节知识经济与大城市群的发展

1.工业产品贬值

2.资源产品升值

3.创造知识经济的平台

第二节亚洲经济的紧密化和课题

1.从国民经济到开放经济

2.东亚交流的扩大

3.走向区域经济统合

后记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从完成博士论文的一刻起就开始着手《中国经济论》的构思和写作,斗转星移,殚精竭虑,几易其稿,到日文版的完成和出版,历时十二年。又半载翻译、改写和增删,终于得成本书。

期间,为研究中国经济的现状、发展机制和面临的问题,每年都投入了大量时间在国内进行调研,并组织了一系列的关于中国经济政策、城市化政策、区域规划的国际合作研究和国际研讨会。

调研和讨论无疑对体会中国社会大变革之迅猛,动荡之剧烈,分析整理和把握中国经济的总体构图、时代脉搏和症结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体验。

十余年来致力于推动城市化进程和大城市群发展的努力,使本书在着力于剖析中国工业化、城市化机制的同时,最终落脚于对社会经济改革的政策建议。

大学本科的工科背景,在机械工业部参加宝山钢铁厂二期工程等国家重点项目的经历和此后对工业发展机制的求索,成就了本书在工业经济论和亚洲工业化理论上的新假说,为阐明信息革命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如何起爆亚洲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机制,为描绘改革开放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相互作用如何造就了今天中国的大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自幼对文史哲的酷爱养成的思维习惯,使本书注重探索历史进程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尝试为思考中国经济展示更宽厚的背景和路径。

阐述600年来世界变局对中国的影响和今天崛起的机制与课题,需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和宏大的空间中探求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和盛衰的因果,不仅要求丰富的社会经济历史知识,还要求透视纷杂表象的洞察力,远远超出了一人之力所能胜任。所幸的是能够得惠于前辈、师长、知己、友人的教诲、传承、启迪和鞭策,弥补了笔者的浅智薄慧。

首先感谢杨伟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杜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培训中心主任)、徐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金融司司长)、冯艾玲(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财政金融法制司司长)、李云峰(江苏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周其仁(北京大学教授)、薛凤旋(香港大学教授)、马晓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院副院长)、杨朝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韩文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朱晓明(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郑佳民(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劳琼娟(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广州办事处主任)、张仲梁(国家统计局国情研究会秘书长)、林家彬(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社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李鲁云(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等友人多年来一同调研阔论,一起品味大发展期的亢奋,一道穷研崛起期的课题。

感谢星野进保(日本经济企画厅原事务次官、日本综合研究开发机构原理事长)、河合三良(日本总务厅原事务次官、日本国际开发中心原会长,已故)、福川伸次(日本通产省原事务次官、日中产学官交流机构理事长)、保田博(日本大藏省原事务次官、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原总裁)、盐谷隆英(日本经济企画厅原事务次官、日本综合研究开发机构原理事长)、林正和(日本财务省原事务次官、日本投资者保护基金理事长)、安斋隆(日本中央银行原理事、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原社长、七银行社长)、隅谷三喜男(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已故)、清成忠男(法政大学原校长)、富■文太郎(东京经济大学原校长)、刘进庆(东京经济大学名誉教授,已故)、伊藤诚(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今野修平(大阪产业大学名誉教授)、增田祜司(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等老一辈日本经济政策的重镇和学界巨子的眷顾,长期的交往中对治世之法、盛衰之理的讨论使笔者得益良多。

感谢小岛明(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会长)、田中直毅(二十一世纪政策研究所理事长)、寺岛实郎(日本综合研究所会长)、船桥洋一(朝日新闻社主笔)、齐藤悖(日本产业再生机构原社长、东京证券交易所社长)、竹内洋(日本财务省原关税局长、日本政策银行理事)、小手川大助(世界货币基金理事)、伊藤滋(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大西隆(东京大学教授)、森地茂(日本运输政策研究机构运输政策研究所所长)、齐藤信男(庆应大学名誉教授)、加藤雅(东京经济大学教授、日本经济企画厅原审议官,已故)、谷口安平(东京经济大学原特任教授、世界贸易组织大法官)、矢作弘(大阪市立大学教授)、中井德太郎(东京大学教授)、鲛岛敬二(日本经济新闻社原专务,已故)、横山祯德(麦肯锡原日本社长)、樱田幸久(日本国际协力机构原中国事务所所长)、岩田隆次(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客座教授)、薮田仁一男(日本国际开发中心原理事长)、竹内正兴(日本国际开发中心理事长)、阿部和彦(日本开发构想研究所理事)、杉田正明(日本开发构想研究所主干研究员)、西泽明(日本国土交通省国土信息整备室室长)等大批日本经济政策的制定者、研究者对笔者组织的关于中国经济的研讨的参与和贡献。

中国经济的崛起正在改变亚洲的格局。亚洲经济的交流合作和未来的统合已经成为思考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要素。亚洲区域内的大交流、大分工正在成为中国大发展的重要基石。感谢赵启正(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蔡武(国务院新闻办主任)、陈昊苏(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王英凡(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唐闻生(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吴健民(外交学院院长)、杨振亚(原驻日本大使)、石广生(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龙永图(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朱英璜(中国日报社原总编辑)、朱灵(中国日报社总编辑)、张维迎(北京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贾庆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胡俊凯(新华社《嘹望》周刊副总编辑)、田锦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金熙德(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刘永江(清华大学教授)、张平(中国日报网站原总裁)、周结(中国日报网站原总裁代理)、加藤■一(日本众议院议员、自民党原干事长)、岩崎恭久(日本众议院议员、原内阁官房长官)、中谷元(日本众议院议员、防卫厅原长官)、林芳正(日本众议院议员、内阁府原副大臣)、冈田克也(日本众议院议员、民主党原党首)、仙谷由人(日本众议院议员、民主党原政策调查会长)、铃木宽(日本参议院议员)、宫本雄二(日本驻中国大使)、沟口善兵卫(日本财务省原财务官、岛根县知事)、黑川清(日本学术会议会长)、西原春夫(早稻田大学原校长)、国分良成(庆应大学教授)、深川由起子(早稻田大学教授)、松本健一(丽泽大学教授)、工藤泰志(言论NPO代表)等中日各界有识之士支持、组织和参与了笔者倡议的关于对亚洲未来的讨论,不仅促进了中日之间对亚洲交流合作的认识,也丰富和拓展了本书的视野。

感谢JohnR.Williams(麻省理工学院教授)、Jung-HoonChun(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制造业与生产性研究所所长)、EzraVogel(哈佛大学教授、中文名溥高义)、WilliamC,Kirby(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RonaldSuleski(同中心副主任)江川雅子(哈佛大学商学院日本中心主任)、EdmundW.Schuster(麻省理工学院供应链数据中心主任)等悉心关照,为笔者在美国营造了优越的研究环境。

感谢东京经济大学村上胜彦(校长)、坼宪一(副校长)以及渡边尚、长岛诚一、小林健一、冈本英男、安川隆司等同仁的理解,使笔者得以不为繁杂的校务所累,能够有较多的时间专心调研和写作。

感谢恩师野村昭夫(东京经济大学名誉教授)的呵护和教诲。先生在治学上严谨和缜密的风范使笔者受益终生。

特别要感谢于光远先生二十多年来的深厚情谊,正是先生的人品和学识使笔者能够得窥治学做人的真趣。与先生的谈古论今,评点是非,更是潜移默化地启迪了笔者的心智。

最后感谢博士生甄雪华为本书所作的贡献。没有她协助打字、校正和检索资料,本书恐怕还需更多的时日才能呈献读者。周牧之

2008年初

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内容摘要:

  本书为旅日华人经济学家、东京经济大学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周牧之先生所著,这是一部反思600年贸易大国的光荣与挫折,总结新中国60载的奋进与坎坷,回顾30年改革开放与演进历程,研究今日中国社会经济现状和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和路径进行展望和论述的著作。该书由“重新鼎立的中国”、“世界经济格局的巨变”、“大城市群的崛起”、“工业化的艰难历程”、“挑战与展望”、“贸易大国的光荣和挫折”、“世界经济中的中国”等7个部分组成。  本书旨在阐述600年来世界变局对中国的影响和今天崛起的机制与课题,探求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和盛衰的因果,尝试为思考中国经济展示更宽厚的背景和路径。  以工业经济论和亚洲工业化理论的新假说,论证了改革开放与信息革命下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如何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中国的大发展。  以丰富的素材描绘了中国社会大变革之迅猛,动荡之剧烈,力图分析和把握中国经济的总体构图、时代脉搏和症结,剖析中国工业化、城市化机制,系统地提出对社会经济改革的政策建议。【作者简介】  日本东京经济大学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经济学博士。1963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曾供职于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后历任日本开发构想研究所研究员,日本国际开发中心研究员主任研究员,东京经济大学副教授。2007年起任现职。主要学术专著:《中国经济论高速经济增长的机制和课题》(2007年,日本经济评论社),《鼎托起中国的大城市群》(2004年,世界知识出版社)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经济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010069319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经济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8000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经济论是人民出版社于20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12 的主题关于 经济-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