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士兵
活着的士兵封面图

活着的士兵

(日) 石川达三, 著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6.0

书籍简介:

本书以近藤、仓田、片山玄澄等参加过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士兵为采访对象,通过实地调查,真实地再现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以及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

书籍目录:

前言

为了历史的记忆(代序)

这篇“战争系列文集”的总序,原本是请大江健三郎先生写的,受文集责任编辑的委托,2007年12月7日,我在东京郊外的大江宅邸拜访先生时,可能因为当时交谈的内容太多,也可能是我没把这个请求说得更为详尽,总之,在收到先生转来的“序文”时,才发现是为本文集收入的《广岛札记》而写的作者序。当然,就像读者在随后的阅读中将会领略到的那样,那是一篇非常出色的序文,可问题在于文集付梓在即,于是仓促间,我只好斗胆僭越,为这套文集撰写主编总序。

这套文集缘起于大江健三郎先生对南京的一次访问。那是2006年9月12日至13日,是先生对中国进行第五次访问期间的一个重要安排。先生此前在寄给我的信函中曾提出:“……我当然要访问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要调查侵华日军在中国的战争罪行。”到达南京大约两个小时后,我们就陪同先生去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当时该馆正在扩建,在江苏省外办的妥善安排下,以最大热情接待了中国人民的这位老朋友。在馆长朱成山先生引导下,大江先生参观了尚能开放的文物以及受害者遗骸原貌后,便与两位在南京大屠杀中幸存下来的老人一起坐在了纪念馆会议室里。

幸存者之一的夏淑琴出生于1929年,对当时年仅七岁的她而言,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始于1937年12月13日上午。她用尽可能平和的语气对大江先生叙述了那个让她终生难忘的噩梦。她的全家七口只有她和四岁的妹妹幸存下来。另一位幸存者姜根福老人当年九岁,全家躲藏在郊区的一处芦苇荡里,却也没能逃过这场浩劫。在几天之间,全家只剩下姜根福和他的五弟。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访谈给先生的身心带来极大震撼,他被搀扶着躺靠在车座上,已经服用了急救药品的他愤怒地反复呻吟道:“没有人性!太震撼了!没有人性!太震撼了!……。”医护人员在仔细检查之后认为,先生的精神受到极大的刺激,建议中止他在南京的所有活动,但是倔强的先生只同意取消当晚由当地政府为他准备的欢迎晚宴,坚持翌日按计划出席南京师范大学的座谈会。

在座谈会上,七位长期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学者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从实际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中发现,那些幸存者们正在努力地从战争的阴影里解脱出来,走向宽容,并已经开始跨越历史,希望永远不再发生历史的悲剧。

在回应中国学者的发言时,大江健三郎先生沉痛地表示,中国学者所提到的宽容“让我深受感动。我要把这个宽容告诉日本的年轻人。作为被害者方面,他们在用宽容来理解和思考问题;而作为加害者方面,如果不能深刻和认真地思考自己的责任,自己的残虐,自己的侵略,自己的罪行,这种宽容就无法达到原本所期待的目的……我理解各位先生研究中所提到的宽容,我要更好地进行自己的研究,以回报这种宽容”,同时先生还尖锐地指出:“那些人(日本官兵)在南京和上海能够做出那种没有人性的事情,可当他们回到日本,回到自己的家,回到自己的共同体的时候,他们又变成一个普通人,至少在别人看来,他们还是一个普通的人。那么,那些人是怎么成为这种状态的人的?关于最后一点,那就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那些人将来如果再度打到中国来,他们还会做出那些没有人性的事情来吗?”在结束自己的讲话时,大江先生再次提到了宽容:“我提到南京大屠杀事件、广岛和长崎遭原子弹轰炸的事件,以及冲绳大决战时发生的悲惨事件,再加上欧洲的奥斯威辛集中营那些悲惨的历史事件。所有这一切,都使我们共同谋求一个普遍的和平,也就是我们大家所说的普世的和平。在21世纪中叶之前,比如再过三十年,或者二十年,我们也许可以达到对和平更为深刻的理解。也许会明白我们人类社会所经历的这种巨大悲痛以及我们人类社会所理解的各种宽容到底意味着什么?”

是的,为了更为深刻地理解和平,更是为了达成普世的和平,我们首先不该忘记的,就是人类社会曾经经历过的巨大悲痛由南京大屠杀、奥斯威辛集中营、广岛和长崎的核爆炸为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悲痛。正如王卫星教授在座谈会上指出的:“我们今天从事南京大屠杀的研究,并不是要渲染和煽动民族情绪,而是希望这样的悲剧,在中国,在日本,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要重演。”为了不让这些惨绝人寰的人道主义悲剧不再重演,我们无疑要面对那段历史,了解那段历史给无辜的人们带来的惨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为了历史的记忆,我对大江先生说了想要编辑战争系列丛书的初步想法,随即就得到了先生的鼓励和支持;随后又得到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的领导和丹桦女士的理解和支持,于是,在南京大屠杀七十周年之际,就有了战争系列文集的问世,这里收录的四部文集是:《广岛札记》、《纳粹集中营里的少女》、《活着的士兵》、《黑雨》,今后还会有类似作品相继问世。当然,还是为了达成前面我们说过的那个目的:为了历史的记忆。

许金龙

2008年元月于东京白金台

内容摘要:

  我们今天从事南京大屠杀的研究,并不是要渲染和煽动民族情绪,而是希望这样的悲剧,在中国,在日本,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要重演。”为了不让这些惨绝人寰的人道主义悲剧不再重演,我们无疑要面对那段历史,了解那段历史给无辜的人们带来的惨痛。本书是一个参加过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士兵的手记。作品以报告文学形式,真实地向人们展示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腥风血雨的场面。《活着的士兵》作为日本作家揭露日本侵华罪行的一部反战作品,或许更具有历史的见证价吧!  本书是一个参加过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士兵的手记。作品以报告文学形式,真实地向人们展示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腥风血雨的场面。  作者于1937年秋末抗日战争爆发后3个月,作为《中央公论》的特派记者到华中采访,随军参加了日军进攻南京的全过程。回国后用12天时间完成了《活着的士兵》。由于作品深刻揭露了侵华日军残酷屠杀我国无辜人民的血腥暴行及日军士兵的厌战情绪,石川被判处监禁4个月,缓刑3年。  时至今日,日本政界仍有部分别有用心的愚昧人士,屡屡大放厥词企图篡改二战中日军侵华史实。《活着的士兵》作为日本作家揭露日本侵华罪行的一部反战作品,或许更具有历史的见证价吧!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活着的士兵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战争系列文集
9787504355034
如需购买下载《活着的士兵》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装帧平装
页数 200 印数 6000

书籍信息归属:

活着的士兵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于2008.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65.606 的主题关于 南京大屠杀-史料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