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98.0
本书作者杰拉尔德·亚伯拉罕在西方学界和音乐界均享有盛誉,长期以来,他一直是英国音乐学的领军人物,其一生代表着英国音乐学从草创到成熟的全部历程。本书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被看作是集作者一生音乐学术探索大成的总结,且作者对音乐史各个环节的深邃知识成就了其在本书中所体现的独一无二的能力:俯视概括与细节史实的高度综合。从全书的写作体例和素材安排来看,作者有意避免了通常西方音乐史写作的断代划分模式,而追求一种更为平稳、更为靠近历史“真实”的连续线索发展感。
第一部分 西亚音乐和地中海音乐的起源
引言
第一章 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
第二章 希腊的贡献
第三章 希腊化和罗马的世界
第四章 基督教世界的音乐
第二部分 西欧中心
引言
第五章 复调音乐的起源
第六章 前文艺复兴的音乐
第七章 14世纪的“新艺术”
第八章 欧洲音乐的综合
第九章 文艺复兴的影响
插曲
第十章 伊斯兰教世界中的音乐
第三部分 意大利中心
引言
第十一章 宗教改革时代的音乐
第十二章 反宗教改革时期的音乐
第十三章 世俗歌曲和器乐作品(约1560―约1610)
第十四章 世俗歌曲(约1610―1660)
第十五章 歌剧的早期发展(约1610―1660)
第十六章 器乐作品(约1610―1660)
第十七章 宗教音乐(约1610―1660)
第十八章 歌剧的传播(约1660―约1725)
第十九章 世俗声乐作品(约1660―约1725)
第二十章 宗教音乐(约1660―约1725)
第二十一章 器乐作品(约1660―约1725)
第二十二章 歌剧的变化(约1725―1790)
第二十三章 管弦乐和室内乐(约1725―1790)
第二十四章 键盘音乐(约1725―1790)
第二十五章 宗教音乐(约1725―1790)
插曲
第二十六章 印度音乐
第二十七章 东亚的音乐
第四部分 德国中心
引言
第二十八章 歌剧(1790―1830)
第二十九章 管弦乐(1790―1830)
第三十章 室内乐(1790―1830)
第三十一章 钢琴音乐(1790―1830)
第三十二章 独唱歌曲(1790―1830)
第三十三章 合唱音乐(1790―1830)
第三十四章 管弦乐(1830―1893)
第三十五章 歌剧(1830―1893)
第三十六章 合唱音乐(1830―1893)
第三十七章 钢琴的统治地位(1830―1893)
第三十八章 浪漫主义的衰亡(1893―1918)
插曲
第三十九章 黑非洲和美洲的音乐
第五部分 传统的解体
引言
第四十章 两次大战之间的音乐(1919―1945)
第四十一章 1945年以后的潮流
参考书目
索引
《简明牛津音乐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被看作是集作者一生音乐学术探索大成的总结。站在当下这个“知识爆炸”的世纪末当口,回顾亚伯拉罕的学术历程,令人在惊讶之余又不禁产生一丝困惑:他怎么能够在如此庞大的音乐史对象前,既出任洞幽察微的细节专家,又不放弃对整体轮廓的高度概括。在音乐学术已经高度发达的西方,仅仅一般化的“通史”描述和罗列是无法在学界立足的。而才能较小的学者迫于学术压力,只好早早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窄的领地里,“对越来越少的东西知道得越来越多”。亚伯拉罕早就以自己对俄罗斯音乐的精深研究闻名。在这方面,他的音乐洞察力、富于同情的听觉感应和驾轻就熟的俄语修养使他在英语世界无人可望其项背。但是,尽管亚伯拉罕主要是一个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专家,从他的著述和编辑工作中可以看出,这位不知疲倦的学者对中世纪音乐、文艺复兴尼德兰乐派、亨德尔、莫扎特歌剧、波兰音乐、西贝柳斯和巴托克等等不同的研究课题都有极为内行而道地的见解。这种对音乐史各个环节的深邃知识成就了亚伯拉罕在《简明牛津音乐史》中所体现的独一无二的能力:俯视概括与细节史实的高度综合。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简明牛津音乐史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805538259 《简明牛津音乐史》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2 |
定价(元) | 9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1140 | 印数 | 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