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巴蜀书社
年代:2008
定价:82.0
本书从中国文字发展动态历史来细审了甲金文,认为它们不是现行学术界所认为的商王的占卜辞,而是古人祭祀程序的文字,具有独特的学术视觉。
凡例
前言
第一章甲骨学旧体系强硬的约定及混乱与困惑
第二章甲文及与之相关的短铭金文之真相
第三章商周帝王谥号为祭号考
第四章甲文中所谓“贞人”应是祭名的研究
第五章甲文旧体系中的方国地理与人物应是约定所成
第六章甲文中所谓的“四方风名”应是约定所成
第七章干支起源于祭祀
第八章析旧体系的诸项约定研究
第九章旧体系所谓“贞人”端代的混乱
第十章小屯为商都郊外的祭场说
结束语
本书从中国文字发展的动态历史模式细审了甲金文,发现了种种误区,并指出了正确的认识。认为现行的甲金文体系是一种约定的假象,并对其进行批判,从而建立了新的体系,认为甲金文都是祭祀备忘文字而非日常事务文字。 此书是狭义的《历史的荒原》。书从中国文字发展的动态历史模式上来细审了甲、金文(短铭祭名金文),发现它们不是四堂及现行学术界所认为的商王(殷商君主应是用帝号,而不是用王号)活动的占卜辞,而应是古人祭祀前的一些日子里,为备办祭祀,卜问神意所得的祭祀时间、祭品祭程备忘录,也就是古籍中说的祭祀前的“卜牲与日”。殷墟小屯绝不是殷之国都,而是祭场与坟场。而整个现行甲骨学体系应是建立在约定的假相上的。那么这假相的体系又为何那么迷人呢?这应是甲文现行体系的许多文字的字形考释还是有其正确地方的。错就错在他们无历史动态感的把每个文字的字义,以《说文》作准作基础,死硬地沿时间无限上推,却不知道中国远古文字是专为古人祭祀备忘而发明的。周公才艰难地改造它用作日常事务。这种文字的日常事务能力沿西周历史发展而继续扩大。加之史籀,尤其是孔子、子夏的强力推动有重大贡献。中国远古就已有伏牺、仓颉、甲金(短铭祭祀金文)文字,但却存在一个“历史日常事务记载的黑洞”,原因就在它们都是祭祀备忘文字而非日常事务文字。【作者简介】 黄奇逸,1950年7月生于四川井研县,1980年硕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徐中舒先生处,现供职于本系。黄某质简寒,好清谈,枯肠荒肚也能敬陪大羹玄酒早下肚皮的朋友,毕露着锋颖,兴味浓快地侃到月半三更天。黄某发有一定学术影响的论文多篇:《古国族名前“有”字新解》、《甲金文中王号生称与谥法问题的研究》、《诗王风、二南地望辨》、《释沃丁》、《商周研究之批判提要》、《商周研究之批判辨疑》、《甲骨卜字解》等。后三篇,作者意在建立一个全新的甲金文认识体系,海内外学界已动关注。除本书上、下卷外,黄某还自悲自喜地撰有专著《艺术的平衡》。据说,他还有一部上百万字的社会伦理学著作,但他还不愿宣露书名与内容,怕在专专剪浊除晦的人际关系、社会舆论中又被说成一场是非,故黄某常常稚头拙脑地提醒朋友的一句话是:“我讲的这件事,千万不要给外人说”。虽如此,黄某落入褒贬的闲是闲非偏生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