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语文课程话语考论
现代语文课程话语考论封面图

现代语文课程话语考论

于龙, 著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40.0

书籍简介:

本文基于“执多用中”的观念生态学方法论立场,以及语文课程话语研究“事象—理解—话语”等的分析框架,旨在通过对语文课程两类主流话语——性质话语和文白话语——的“知识考古”,阐明话语实践与课程理解的思想脉络,探讨语文课程理解的话语方式、思维方式及其成因,以祛除语文课程理解中的某些思想障碍,为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提供行动参考和思想借鉴。

书籍目录:

代序:“语文”的阐释

引言:1949,语文通天塔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索卡尔事件与“伪学术

1.1.2 语文乱象与理论的贫困

1.2 研究现状

1.2.1 不同学科领域的话语研究

1.2.2 语文课程话语研究状况

1.3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1.4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5 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语文课程话语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2.1 何为语文教育研究

2.1.1 教育研究的层次与类型

2.1.2 语文教育研究的层次与类型

2.1.3 问题共生与学科互涉:语文教育研究的知识状况

2.2 方法论立场:从“非此即彼”、“怎么都行”到“执多用中

2.2.1 “非此即彼”——二元论及其困境

2.2.2 “怎么都行”——“多元主义”这头“迷途的羔羊

2.2.3 “执多用中”——一种观念生态学的方法论立场

第三章 语文课程话语研究的分析框架

3.1 作为“综合文本”的课程事象

3.1.1 事与象:教育世界及其显现方式

3.1.2 课程事象与教育世界

3.2 作为“文本解读”的课程理解

3.2.1 课程理解与课程开发:范式转换是否可能?

3.2.2 事象与事理:教育世界的现象与阐释

3.3 作为“对象”与“方法”的课程话语

3.3.1 朝向话语——课程领域的话语实践

3.3.2 通过话语——陈述或观念系统的知识考古

3.4 课程话语考论的若干思考路径

3.4.1 哲学的思考路径:本然、或然、应然与实然

3.4.2 社会学的思考路径:身份、语境、意涵

3.4.3 传播学的思考路径:生成、传播、演化

第四章 想象语文的方法——“性质话语”考论

4.1 本体探寻:从“语文是什么”出发

4.1.1 “语文是什么”何以成为一个问题

4.1.2 语文课程本体论如何可能?

4.2 语文课程本体论的话语实践

第五章 语文批判的逻辑一“文白话语”考论

余论:身与身外——难以绕过的暗礁?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现代语文课程话语考论 以"性质之争"和"文白之争"为例》是上海市著作出版基金。 《现代语文课程话语考论 以"性质之争"和"文白之争"为例》讲述了:每一个研究者和实践者都会有自己的“语文观”,这种语文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语文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由某些伪问题和不恰当的思想方法构筑起来的“语文观”干扰了语文教育实践。要想纠正思考语文教育问题的方式方法,有必要发掘语文课程理解的知识基础和思想根源。基于“执多用中”的观念生态学方法论立场,以及语文课程话语研究“事象-理解-话语”等的分析框架,《现代语文课程话语考论:以“性质之争”和“文白之争”为例》旨在通过对语文课程两类主流话语——性质话语和文白话语——的“知识考古”,阐明话语实践与课程理解的思想脉络,探讨语文课程理解的话语方式、思维方式及其成因,以祛除语文课程理解中的某些思想障碍,为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提供行动参考和思想借鉴。【作者简介】于龙,山东曲阜人。文学硕士,教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上海市“二期”课改初中语文教材组成员。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上海市“十一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小学课堂消极互动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等四项课题研究。在《课程·教材·教法》、《语言文字应用》、《中国电化教育》、《全球教育展望》等杂志发表论文《阅读教学的起点探测》、《识字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基于语料库的小学语文教材用字研究》等三十余篇。其中五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两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报》和《语文建设》论点摘编。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现代语文课程话语考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上海市社会科学博士文库
9787545804492
如需购买下载《现代语文课程话语考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书店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7 × 19装帧平装
页数 450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现代语文课程话语考论是上海书店出版社于2011.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633.302 的主题关于 中学语文课-教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