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45.0
本书紧密结合《庄子》既是哲学又是文学的根本特性,自觉突破哲学与文学的界限,以诗思融合、以艺进道为根本线索,从“道”的层面和古今融通、中西结合的角度对《庄子》文学进行深入系统阐发,从而避免了同类研究局限于文学技巧分析的不足;其次,试图从内外、主客等方面深入挖掘《庄子》文学品格形成的深层原因,从而弥补了同类研究在这方面的欠缺;再次,试图揭示隐喻言说与《庄子》文学的内在关联尤其是庄子在中国隐喻文化中的地位与贡献,这一点过去或有论及但也意多未稳;最后,试图以宇宙意识为切入点深入系统地讨论庄子哲学思想与《庄子》文学特色的隐秘联系。
序(蒋凡)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依据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庄子哲学观念的文学转化
第一节无限观念与浪漫风格
一、宇宙无限
二、浪漫风格
第二节物化思想与变形艺术
一、物化三论
二、变形艺术
第三节天人关系与叙述模式
一、天人合一
二、叙述模式
第二章庄子文学品格的表现形态
第一节哲学理论的形象化
一、诗思融合
二、以艺进道
第二节哲学范畴的生命化
一、人格化
二、境界化
第三节哲学语言的诗性化
一、模糊性
二、召唤性
三、象征性
四、跳跃性
五、情感性
六、音乐性
第三章庄子文学品格的生成机制
第一节庄子的语言哲学
一、“可说”与“不可说”
二、缘何“不可说”
三、说“不可说”
第二节庄子的表意方式
一、“寓言”
二、“重言”
三、“卮言”
第四章庄子言说方式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三言的本质与隐喻的功用
一、隐喻:修辞.思维.文化
二、三言表达与隐喻言说
三、隐喻言说与诗思融合
第二节中国文化的隐喻本质与庄子的贡献
一、中国文化的隐喻本质
二、中国古代隐喻研究述论
三、中国隐喻文化的主要形态
四、庄子对中国隐喻文化的贡献
参考文献
余墨
本书从哲学和文学相结合的角度切入,以哲学、阐释学、语言学、美学、文艺学、文化学等理论为支撑点,首先从无限观念与浪漫风格、物化思想与变形艺术、天人关系与叙述模式等方面描述了庄子哲学观念的文学转化过程,然后又从哲学理论的形象化、哲学范畴的生命化、哲学语言的诗性化等层面总结了庄子文学品格的表现形态,接着从语言哲学和表意方式的角度挖掘了庄子文学品格生成的内在机制,最后又从三言表达与隐喻言说的内在关联、隐喻对庄子其人其书的重要意义以及庄子对中国隐喻文化的深远影响等方面讨论了庄子言说方式的历史贡献。 庄子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对生命存在及其意义的探寻,其以生命问题为中心建立起自己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而这一思维成果不是通过“思维的说”直接表述的,而是借助于“诗意的说”间接暗示的。正是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使《庄子》突破了传统哲学文本的模式而通向艺术文本的超越之途,并最终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 本书深入分析了《庄子》这一哲学文本为何以及如何同时具备了文学文本的质素,其文学文本的构成和表现是什么,哲学和文学是如何在《庄子》一书中达到水乳交融而又协调一致的,其又是如何渗透在后世中国文学的血脉中而成为一个精神传统的。【作者简介】 刁生虎,2002年获河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易学与儒道文化以及古代文论研究。曾出版专著《庄子的生存哲学》,并在《周易研究》、《学术月刊》、《史学月刊》、《中州学刊》、《诸子学刊》、《华文学刊》(新加坡)、《东吴哲学学报》(台湾)、《学术前沿》(香港)等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其中被人大复印资料《美学》、《宗教》、《中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社会科学报》等二次文献全文转载或部分摘编10余篇。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庄子文学新探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811277784 《庄子文学新探》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310 | 印数 | 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