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39.0
“意识形态的终结”是当代世界政治与学术话语中颇具解释力与影响力的舆论调式,其对激进政治信仰乃至意识形态本身的质疑,直接将意识形态概念的史学解释推向了理论前沿。系统研究和阐发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历史和趋势,廓清“终结”表象中的意识形态脸谱转换,构成本书的著述目的和写作逻辑。本书采纳以现代性布展为底蕴的图像史再现策略,通过对现代西方主要思想家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经典文本的精细解读,绘制出意识形态理性主义的、阶级意识的、科学技术的和文化的多张面孔,全面呈现了社会与文化情境转换所引发的意识形态内在禀性和存在状态的复杂变化,并对概念变迁背后的历史契机、学术转换和实践效应作出了个性化分析。基于重构进程中的功能叙事,本书初步呈现了“后意识形态”视域中的意识形态整体映像。当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趋向、运作机制与路径得到了揭示,就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重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提供了学理支撑。
导言意识形态概念重构中的功能叙事
一、“意识形态概念变迁及其实践意蕴研究”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意识形态“概念变迁”研究述评
三、意识形态概念“实践意蕴”研究述评
四、“意识形态概念变迁及其实践意蕴研究”的问题域、方法与特色
第一章意识形态时代的来临
第一节意识形态的缘起:启蒙运动、现代性与观念学
一、理论问题:面向现实与自身的理性
二、实践问题:社会建构的理性方式
三、走向现代性:启蒙运动的文化与政治建构
四、问题性:现代性张力与“观念学”出场
第二节批判与建构:特拉西意识形态概念的双重意象
一、特拉西:从“传统的知识分子”到“有机的知识分子”
二、观念学:科学与批判的意识形态
三、理性政治学:政治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建构
第三节拿破仑·波拿巴的意识形态批判
一、意识形态:拿破仑与特拉西两极对抗的剧场
二、观念还原:烦琐的形而上学
三、政治理念的根基:人的良知和历史的教训
四、道德教化:绝对的宗教价值
五、复调性的概念语境:作为政治通用语的意识形态
第二章三元模型: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
第一节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源初语境、建构方式与分析架构
一、时代状况与文化氛围
二、幽灵式出场: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源初语境
三、交互作用型: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建构方式
四、异质性视域: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分析架构
第二节虚假意识: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发生学解读
一、历史编纂学:洞穴假象的德国版
二、虚假意识:德意志意识形态
三、超越意识形态:真正实证的科学
第三节思想型权力: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功能学解读
一、由“知”到“为”:意识形态批判的路径转换
二、打开“暗箱”:意识形态与社会分工
三、地形学隐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四、程序驱动:意识形态化的策略
五、概念波动与超越意识形态
第四节拜物教语境中的意识形态概念
一、意识形态概念的退场?
二、幻象催生幻觉:市场社会与拜物教
三、勘破拜物教:新意识形态批评
第三章意识形态与阶级冲突
第一节意识形态概念中性化的历史基础与逻辑支撑
一、意识形态概念中性化的契机
二、非评价性的意识形态概念
三、意识形态如何成为科学
四、肯定的意识形态家族
第二节能动与受动:作为克服社会冲突之手段的意识形态
一、自律与他律:意识形态的总体性
二、存在与抽象:意识形态过程
三、宗教与科学:意识形态会员资质
第三节意识形态运作的人格载体、物质媒介与政治预期
一、作为意识形态人格载体的知识分子
二、意识形态预期:领导权与主体建构
三、概念变迁背后的信息
第四节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及其功能的实现方式
一、从隐喻到分析:“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概念的生成情境
二、领导与强制: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运作机制的辩证法
三、再生产: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运作的出场路径
四、想象与质询: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运作的微观机制
第四章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
第一节科学的发展历程及其意识形态功能
一、科学的独立化与独立化的科学
二、二重化的科学形象
三、科学的还原与脱困
第二节统治与操控的合理化: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
一、合法性与合理性
二、技术理性的政治内涵
三、合法性的历史性转换
四、富足舒适背后的迷惘
第五章意识形态与文化
第一节文明的冲突:全球化话语中的主题革命
一、文化与意识形态
二、文明冲突论”的意识形态性
三、“我们”与“他们”:民族文化身份的建构
第二节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运作
一、作为物化意识形态的文化工业
二、过滤:文化工业管理世界的祛除机制
三、建构:文化工业管理世界的熔铸机制
四、作为矛盾存在的文化工业
第三节意识形态运行模式与象征建构谋略
一、意识形态:作为服务于权力的意义
二、意识形态运作与象征建构
三、未完成的诠释:象征形式的意识形态性
第六章意识形态与文化建设
第一节文化力:作为资本主义精神支撑的新教伦理
一、新教文化的意识形态转换
二、合理主义: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的精神
三、道德教化:作为合理主义构造工具的新教伦理
四、韦伯式发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镜鉴
第二节意识形态:和谐社会的文化支撑
一、意识形态:社会批判与建构的文化资源
二、问题社会:缺失和谐的繁荣
三、文化发展:和谐社会的建构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架构分析
结语守护意识形态:重建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
一、“非意识形态化”与重建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
二、合理性与合法性: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现代内核
三、解构与接合: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重建路径
四、向时而思与向事而思
参考文献
后记
《重构中的功能叙事意识形态概念变迁及其实践意蕴研究》基于重构进程中的功能叙事,初步呈现了“后意识形态”视域中的意识形态整体映像。当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趋向、运作机制与路径得到了揭示,就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重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提供了学理支撑。“意识形态的终结”是当代世界政治与学术话语中颇具解释力与影响力的舆论调式,其对激进政治信仰乃至意识形态本身的质疑,直接将意识形态概念的史学解释推向了理论前沿。系统研究和阐发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历史和趋势,廓清“终结”表象中的意识形态脸谱转换,构成本书的著述目的和写作逻辑。本书采纳以现代性布展为底蕴的图像史再现策略,通过对现代西方主要思想家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经典文本的精细解读,绘制出意识形态理性主义的、阶级意识的、科学技术的和文化的多张面孔,全面呈现了社会与文化情境转换所引发的意识形态内在禀性和存在状态的复杂变化,并对概念变迁背后的历史契机、学术转换和实践效应作出了个性化分析。基于重构进程中的功能叙事,本书初步呈现了“后意识形态”视域中的意识形态整体映像。 当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趋向、运作机制与路径得到了揭示,就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重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提供了学理支撑。【作者简介】 戈士国,男,1971年4月生于河南信阳,哲学博士。现为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硕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研究领域为国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近期主要从事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合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等著作2部;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动态》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专项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