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59.0
本书围绕“比较视野下的民族文学研究”为中心,以跨学科、跨民族、跨方法的视角,选取近年来相关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前沿性论文。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当下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多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的学术综述和理论探讨,包括基本范畴、文化结构、多边叙事、翻译研究等的梳理与探索。第二部分为相关个案研究,涵盖古代和现当代的西北、西南、东北以及跨境民族的文学比较,主流文学对于少数民族文学的影响,区域民族文学的平行研究,及西方文论概念的本土化、民族化转换问题。第三部分为相关学科的理论借鉴及应用,包括口头诗学、人类学、空间理论文化研究、传媒理论等等。以上三部分的组合,力求从立体上呈现目前国内比较文学与民族文学研究的晚近成果,总结既有学术史的成就,并力图展望未来的研究走向,为推动中国比较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的双重进展提供一定的开拓性和建设性研究导向。
导言:民族文学的跨界、翻译与超越
一 学术史及基础
比较文学视阈下的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的反思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的范畴
先锋与抑制:一个比较的视野
“走出”的批评:关于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多样性与“单边叙事”
二 个案研究
论鲁迅对少数民族文学潜在基质的唤醒
论老舍与R.K.纳拉扬小说的底层叙述
论诗人阿来对聂鲁达的艺术借鉴
新疆三大文学作品与蒙元时代“中间地带的文明效应”
壮族布洛陀信仰与侗族萨岁信仰的比较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以《马五哥与尕豆妹》和《王贵与李香香》的对比分析为例
导言:民族文学的跨界、翻译与超越
一 学术史及基础
比较文学视阈下的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的反思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的范畴
先锋与抑制:一个比较的视野
“走出”的批评:关于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多样性与“单边叙事”
二 个案研究
论鲁迅对少数民族文学潜在基质的唤醒
论老舍与R.K.纳拉扬小说的底层叙述
论诗人阿来对聂鲁达的艺术借鉴
新疆三大文学作品与蒙元时代“中间地带的文明效应”
壮族布洛陀信仰与侗族萨岁信仰的比较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以《马五哥与尕豆妹》和《王贵与李香香》的对比分析为例
东南亚与中国西南边疆民族戏剧的交流与共生
汉、壮文化的交融与疏离
——“歌圩”命名再思考
三 相关学科借鉴
在口头传统与书写文化之间的史诗演述人:基于个案研究的民族志写作
中国文化的构成与“少数民族文学”
——人类学视角的后现代关照
文明对话中的“原住民转向”
“第四世界”的文化遗产:一个艺术人类学的视野
当代母语文学跨语际传播的困境与新路
现代台湾原住民女作家的身份认同:矛盾与抉择的呈现
文化话语研究与少数民族文学的新视野
论出版传媒对新时期贵州少数民族诗歌的影响
人类学视野中的少数民族电影
后记
《本土的张力--比较视野下的民族文学研究》以跨学科、跨民族、跨方法的视角,选取近年来以文学与文化比较视角切入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前沿性论文。《本土的张力--比较视野下的民族文学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多民挨文学关系研究的历史脉络和理论探讨。包括基本范畴、文化结构、多边叙事、翻译研究等的梳理与探索。第二部分为相关个案研究,涵盖古代和现当代的西北、西南、东北以及跨境民族的文学比较,主流文学对于少数民族文学的影响,区域民族文学的平行研究,及西方文论概念的本土化、民族化转换问题。第三部分为相关学科的理论借鉴及应用,包括口头诗学、人类学、空间理论文化研究、传媒理论,等等。以上三部分力求从立体上呈现目前国内比较文学与民族文学研究的晚近成果,总结既有学术史的成就,并力图展望未来的研究走向,为推动中国比较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的双重进展提供一定的开拓性和建设性研究导向。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本土的张力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16131374 如需购买下载《本土的张力》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59.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1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本土的张力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3.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7.9-53 的主题关于 少数民族文学-文学研究-中国-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