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出兵山西
毛泽东出兵山西封面图

毛泽东出兵山西

王波, 著

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9.0

书籍简介:

本书全面细致地讲述了红军出兵山西的前前后后,展现了毛泽东运筹帷幄的大谋略大智慧。

书籍目录:

序一毛泽东战争决策的文学备忘

序二一本适逢其时的好书

第一章

毛泽东、贺子珍到达哈达铺

中央计划在洮河东岸建立根据地

林彪、聂荣臻收集到的一张《山西日报》改变了红军的方向

毛泽东说:“今后的任务是保卫和扩大陕北苏区,领导中国革命。”

徐海东说:“我很怀念我的母亲。”毛泽东闻听鼻子一酸

张闻天给毛泽东来信突然主张红军向北发展

瓦窑堡迎来了共产国际客人林育英

毛泽东希望林育英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做张国焘的工作

第二章

林彪对林育英说:“哥,中央许多情况你不了解。”

瓦窑堡会议决定红军主力东征山西

毛泽东提议林育英、彭德怀参加中央政治局工作

周恩来确定西北局保卫队为毛泽东的警卫连

毛泽东命令左权派侦察兵坐羊皮筏子过河侦察

第三章

毛泽东确定渡河时间以聂荣臻的旧手表为准

21日下午,毛泽东从河口进入吕梁山

毛泽东把中阳、石楼、永和作为赤化山西全省的起点

毛泽东要首先经营山西,然后实行三级跳跃

蒋介石出动中央军10个师支援阎锡山

毛泽东为调动敌人,决定西征

第四章

毛泽东在大相寺批评林彪不服从命令

毛泽东、贺子珍回到瓦窑堡

在甘肃东部弄一块根据地是西征的基本任务

左权、聂荣臻急电中央赶快派地方干部来环县接管

第五章

国民党86师进攻瓦窑堡,毛泽东在枪声中紧急撤离

美国记者斯诺说:“毛泽东是侧着头看人。”

毛泽东、张闻天考虑如何打通通往苏联的道路

毛泽东说:“红军12月或1月必须发起宁夏战役。”

第六章

贺龙问张国焘:“开会如果发生分歧,是你做结论,还是任弼时做?”

张国焘给中央排座次

四方面军传说“张主席是活神仙”

毛泽东说:“恐怕在西安一兰州大道上有一场大战。”

毛泽东与周恩来研究打击胡宗南与宁夏作战的关系

张国焘琢磨如何与中央“分进不合”

第七章

毛泽东派聂荣臻带部队南下迎接张国焘

朱德说,张国焘“碰上敌人想绕弯弯”

张国焘哭了,说:“我这个主席是干不了了。”

中央成立“军委主席团”,统一指挥3个方面军

彭德怀说张国焘是“怕会合后在政治军事上破产”

林育英从保安出发去见“大帅”张国焘

张国焘决心要偷安凉州

中央争取“张大帅”,不放弃最后一线希望

第八章

徐向前实地考察后报告渡河西进行不通

毛泽东对林育英说:“见到大帅,态度不要太软,也不要太硬。”

毛泽东指示:“目前首要问题是如何击破胡宗南。”

张国焘破坏彭德怀的“海打作战计划”

中央中止了张国焘的军权

周恩来到前线接张国焘到保安

当前这一战争,关系于苏维埃,关系于中国

第九章

蒋介石要“收编”到达陕北的红军

宋子文接受任务后到上海找宋庆龄寻求帮助

南京与陕北的单线联络

潘汉年与陈立夫在沧州饭店见面

毛泽东派汪锋秘密到西安

蔡元培持毛泽东信来找蒋介石

毛泽东给国民党高级将领的数封亲笔信

张学良在危急时刻想到了中共

东北军内部矛盾酿成惨剧

周恩来在西子湖畔会见蒋介石

周恩来在“美庐”的客厅里

蒋介石急于要红军上前线

第十章

毛泽东说,山西在中国革命中有特殊地位

凤凰山与云阳之间电讯往来不断

毛泽东为红军确定的一着怪棋

毛泽东致电周恩来,请他立即到太和岭与阎锡山见面

针对华北抗战,毛泽东给蒋介石、阎锡山的战略战术建议

毛泽东计划派彭德怀到南京解释红军的作战方针

八路军总部列车开进阎锡山老家河边村

第十一章

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在五台县城

林彪连电要求集中兵力打一仗

毛泽东为八路军在山西战略摆开绘制的第一张蓝图

毛泽东说:“现在仅仅剩下此一着活棋。”

阎锡山退到吕梁山壶口一带

毛泽东在山西建立四块战略的区思想逐渐明确

后记

前言

这些年逐渐对军史、党史类图书兴趣大增,阅读这类书籍已成为每天的基本功课之一。究其原因,一是我父亲当年曾是陕甘游击队队员,算是刘志丹的老部下,他所讲的一些革命故事慢慢地在心里发了酵,引起我要探知过去历史隐秘的兴味。二是我们的军史本身蕴含丰富,地位重要,也可说是多半部党史,前半部国史。而且,在这一领域里集中了那么多民族精英、中华英才,他们联袂铸就了中国传奇又神奇的现代历史,内中诱人又引人的魅力,显然也是多方面的。

一般说来,我对军史、党史类图书的选择阅读,史料甚于史著,自传甚于评传。但有两个作者撰写的此类作品,我却情有独钟,这就是王波、王树增。我以为,二王都以军史写作见长,但却各有强项。简单地说,战略战术看王波,战争战役看王树增。

王波的作品,此前看过他的《毛泽东的艰难决策中共中央发起解放战争的决策过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读来引人入胜,读后收益良多。这部作品以解放战争为场景,通过毛泽东在错综复杂又艰难危急的时势与军情下的审时度势,以及由争夺东北数省到亲赴重庆谈判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既写出了“决策”的结果之英明,又写出了“决策”过程之艰难,这种反差与因果,既构成了叙述上的跌宕,又形成了艺术上的张力。毛泽东作为一个现代军事战略家的杰出才情与非凡风采,作者写得异常淋漓畅快,读者读来也倍感淋漓痛快。

眼下这部《毛泽东出兵山西》,以抗战前后为背景,写毛泽东在长征之后、抗战之初,为党和红军的求存图强大力施展的一系列战略战术。看过书稿之后,感到作品既有大势与大略上的钩玄提要,又有小局与小谋上的爬梳剔抉,在史料之详切、内蕴之丰盈诸方面,依然延续了《毛泽东的艰难决策》的精彩,甚至不少方面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出兵山西,看起来就是过条黄河,并不很难,实际上在当时诸事绊羁,极其不易。过了河就离开了根据地,进入了敢占区。前方与后方相互疏离之后,前方战事未卜,后方又缺少拱卫,两边都充满未知的巨大风险。但毛泽东却运筹帷幄,出奇制胜,两次出兵山西,都挥戈反日,大获全胜。第一次东征山西,打击了敌人,扩大了影响,筹措了粮饷,壮大了队伍,换取的是陕甘宁根据地与劫后余存的红军在艰危之中的屹然自立。第二次出兵山西,也是险棋一着,五分之四的军队毅然开拔,五分之一的军队留守边区。但走了这一步,则全盘皆活。概要地说,这一着险棋,有三个方面的要义:一是走上了抗日前线,起到了以参战促抗战的巨大作用;Z-是通过在山西各地的战略展开,建立相互联系的抗战根据地,使八路军在生存中求得发展;三是经由与日军、伪军的各种斗争,演练了队伍,培养了人才,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为日后的解放战争赢得了宝贵的实力与重要的经验。所以,在抗战胜利之后,由八路军、新四军组成的120万解放军,以人数、装备上的明显劣势,能与国民党的800多万精锐之师的显著优势,相持对峙并最终取得胜利,出兵山西及八年抗战,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蓄精养锐的过程与过渡。

《毛泽东出兵山西》,正是围绕这一个个重要的军事决策和战略部署,以丰富的史实为依托,以大量的史料为佐证,真实而生动地描述了毛泽东和以他为首的中央军委高层,一次次的计出万全,险中求胜,一场场的用兵如神,指挥若定。此外,如何运用谈判、合作的政治手段,如何争取生存、自立的自身利益,作品也在以战略谋划为主的大叙事中,有着许多精彩纷呈的小穿插,这既使作品具有了极大的丰富性与生动性,又在更大的背景上复原和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情景,感觉既好读又好看。

我还很欣赏王波的语言。他把所有的史料自我消化之后,融会贯通在自己的叙述之中,而叙述文字本身也简洁而洗练,自然、质朴中自含一种精到与准确。如此要言不烦的文字,与其所表现的高屋建瓴的内容,称得上是桴鼓相应,相得益彰。

今年是建国六十周年的重要年份,在这个重要时段阅读王波的《毛泽东出兵山西》,无疑既是对辉煌的军史的一个最好温习,也是对英明的领袖的一个最好纪念。在这个意义上,这是一本适逢其时和值得关注的好书。

2009年8月20日于北京朝内

后记

最近几年对毛泽东究竟是怎样领导党和军队夺取了全国政权,颇感兴趣。

我在想,他取得这样的成功,像下围棋一样,究竟走了关键的哪几步?

这个事情不仅我感兴趣,恐怕很多人会感兴趣。世界上研究毛泽东的著作已有三千多种。

1935年,毛泽东率领红军到陕北后,面临的形势是:蒋介石150个团数十万精锐部队向陕北集结,逐渐缩小包围态势;陕北根据地人口稀少,粮食奇缺,扩兵困难,红军的人吃马喂都成了现实问题,生存和发展受到极大的威胁。

毛泽东面临巨大考验。历史考验着他的意志和信心,考验他驾驭危局的能力,也考验他的智慧和学识。他在陕北的窑洞里,开出的药方就是红军过黄河,向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山西出兵抗日。

这一次,因被蒋介石和阎锡山三面围攻,红军被迫回转,再过黄河,又回到了陕北。红军怎么办?东征未成,毛泽东发现蒋军和杂牌军都被调动到了黄河两岸,甘肃东南部十分空虚,立即做出决策,红军突然迅速西征,扩大西部苏区,积蓄力量,然后准备夺取宁夏,打通与苏联的道路。但党内又遇到了严重问题,张国焘到达甘肃南部后,第二次与党中央闹分裂,拥兵自重,“分而不合”,破坏毛泽东计划的“静会战役”和“海打战《左权军事文选》,王政柱《烽火关山》,《怀念贺龙同志》,《红四方面军战史资料汇编》,《129师在涉县》,《五台山武装斗争史》等。

本书写作过程中,曾经得到原延安军委作战局杨迪参谋(解放后沈阳军区参谋长,大区正职)的关心指导,原八路军司令部机要科罗捷参谋(总部作战科王政柱科长夫人)提供历史资料,山西吕梁山籍著名作家孟伟哉提宝贵意见,刘太行将军与作者一块到太行山实地考察有关细节,山西著名企业家李玉政、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大维、总政治部军事监察院检察长石吉洲将军给作者提供调查方便,军事科学院战略军史专家岳思平研究员审阅书稿,战略和装备问题研究专家张召忠将军、文学评论家白烨教授在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在此一并表示深切谢意!

内容摘要:

  本书以丰富的史实为依托,以大量的史料为佐证,真实而生动地描述了毛泽东和以他为首的中央军委高层,一次次的计出万全,险中求胜,一场场的用兵如神,指挥若定。  作品在以战略谋划为主的大叙事中,有着许多精彩纷呈的小穿插,这既使作品具有了极大的丰富性与生动性,又在更大的背景上复原和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情景。  1935年,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作战部队只有几千人,陕北地瘠民贫,加上蒋介石几十万大兵围追堵截,红军面临“困死饿死冻死”的险境.毛泽东怎么办?他又是怎样决策怎样挽救红军的?  政治局内意见分歧,毛泽东是怎样说服张闻天、彭德怀的?怎样说服政治局多数同志同意他东征山西的?  1936年2月,毛泽东和政治局领导是怎样冒着极大的风险率领红军东征山西的?在吕梁山区,毛泽东是如何亲自指挥红军与阎锡山、陈诚指挥的部队作战的?然后,他又是怎么样决策过黄河回师甘肃南部进行西征的?  毛泽东是怎样鼓励林育英利用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做通张国焘工作同意北上的?张国焘是怎样打算会而不合,到青海弄一块地方另立门户的?  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毛泽东是怎样运用统一战线战略逼蒋合作的?抗战前蒋介石是如何同产党单线秘密接触的?周恩来在庐山是如何同蒋介石谈判的?  红军是如何第二次渡过黄河进入山西的?  八路军区区3万多人进入兵凶战危的抗日战场,如何保存自己?如何抗战?毛泽东为此确定了什么样的战略方针和战役战术?  八路军出兵山西后,毛泽东下了怎样一着怪棋?毛泽东把大山称为地老爷,他的四大块”地老爷战略“是如何逐渐明确的?毛泽东运用什么韬略使八路军在战火中生存发展壮大的?  本书揭示的正是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内幕。【作者简介】  王波,河北涉县籍,正师,大校,曾在总后勤部政治部、总后勤部司令部、中央军委办公厅工作。著有长篇小说《将军浮沉录》、《女秘书去毛家湾》、《爱神与邪魔》,长篇军事报告文学《彭德怀入朝作战纪实》:中篇小说《飞轮》,中篇报告文学《越狱大王》和《机遇、事业、壮丁》,散文、杂文150余篇。长篇军事报告文学有《毛泽东的艰难决策之一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决策过程》、《毛泽东的艰难决策之二中共中央发起解放战争的决策过程》(之一、之二均为新闻出版总署重点推荐书目)。另著有《洪学智抗美援朝战争回忆》(获国家优秀图书奖)和《洪学智回忆录》(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一稿)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毛泽东出兵山西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6557931
《毛泽东出兵山西》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解放军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9.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7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毛泽东出兵山西是解放军出版社于2009.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E297.2 的主题关于 中国工农红军-史料-山西省 的书籍。